•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zhōngchénshìèrjūn,liègēngèr

    (谚语)忠诚的臣子义不降敌,贞节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沈采˙千金记˙第三十七出:『告大王知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岂肯存着异心。』隋唐演义˙第四十九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弒,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亦作『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查看详细解释
  • 缠绵悱恻 chán mián fěi cè

    chánmiánfěi

    悱恻:悲苦的样子。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查看详细解释
  • 求忠出孝 qiú zhōng chū xiào

    qiúzhōngchūxiào

    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赵使姚贾约韩魏 【汉朝】 【文】 刘向

    赵使姚贾约韩、魏,韩、魏以友之。举茅为姚贾谓赵王曰:“贾也,王之忠臣也。韩、魏欲得之,故友之,将使王逐之,而己因受之。今王逐之。是韩、魏之欲得,而王之忠臣有罪也。故王不如勿逐,以明王之贤,而折韩、魏招之。”…

  • 忠臣 zhōng chén

    zhōngchén

    忠君爱国的臣子。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三国演义˙第九回:『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反]奸臣、奸贼 【查看详细解释
  • 忠臣孝子 zhōng chén xiào zǐ

    zhōngchénxiào

    忠君爱国、善事父母的人。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南齐书˙卷二十五˙张敬儿传:『今乃勒兵以窥象馆,长戟以指魏阙,不亦为忠臣孝子之所痛心疾首邪?』 【查看详细解释
  • 忠臣烈士 zhōng chén liè shì

    zhōngchénlièshì

    忠君爱国、舍身取义的人。隋书˙卷五十八˙李文博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镜花缘˙第八十一回:『今日之下,其所以家喻户晓,知他为忠臣烈士、名垂千古者,皆由无心而传。』 【查看详细解释
  • 忠臣义士 zhōng chén yì shì

    zhōngchénshì

    忠义爱国的人。文选˙曹植˙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精忠岳传˙第七十三回:『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乱臣贼子,咸置庙廊之上。』 【查看详细解释
  • 杜邮之戮 dù yóu zhī lù

    yóuzhī

    武安君行至杜邮,秦王赐剑自杀的典故。典出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传。后用以称忠臣见忌无辜被婆后汉书˙卷五十八˙傅燮传:『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 【查看详细解释
  • 板荡识忠臣 bǎn dàng shì zhōng chén

    bǎndàngshìzhōngchén

    板荡,指乱世。板荡识忠臣形容在乱世中才能识得真正忠心的臣子。如:『在安史之乱中,张巡﹑许远仍坚守不屈,所谓「板荡识忠臣」的道理,于此可见。』 【查看详细解释
  • 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

    liègēngèr,zhōngchénshìèrjūn

    (谚语)贞烈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忠烈的臣子绝不侍奉他国君主。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梁辰鱼˙浣纱记˙第四十二出:『臣闻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大王先行,小臣不久也就到了。』亦作『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查看详细解释
  • 藜藿不采 lí huò bù cǎi

    huòcǎi

    人们畏惧猛兽,因而不敢上山采撷野菜。比喻国家有忠臣,奸邪不敢兴风作浪。汉书˙卷七十七˙盖宽饶传:『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 【查看详细解释
  • 贞女 zhēn nǚ

    zhēn

    1.坚守节操的女子。战国策˙秦策五:『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2.从一而终的贞节妇女。史记˙卷八十二˙田单传˙太史公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苏子谓楚王 【汉朝】 【文】 刘向

    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多赂诸侯以王之地,是故退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以国危。臣愿无听群臣之相恶也,慎大臣父兄;用民之所善,节身之嗜欲,以百姓。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数。为主辱易,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无妒而进贤也。贤之事其主也,…

  • 昏乱 hūn luàn

    hūnluàn

    1.神智错乱迷惘。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文选˙扬雄˙甘泉赋:『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乱。』2.昏味暴虐,不明治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昏乱不共命者,率诸侯讨之。』3.时代黑暗,社会混乱。老子˙第十六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庄子˙渔父:『廷无忠臣,国家昏乱。』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汉朝】 【文】 刘向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相吕仓,国人不说也。君有闵闵之心。 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疆,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五代史宦官传序 【宋朝】 【文】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二·汉母后 【宋朝】 【文】 洪迈

    汉母后预政,不必临朝及少主,虽长君亦然,文帝系周勃,薄太后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帝谢曰:“吏方验而出之。”遂赦勃。吴、楚反诛,景帝欲续之,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今乃首乱天下,奈何续其后!”不许吴,许立楚后。郅都害临江王,窦太后怒,会匈奴中都以汉法。帝曰:“都忠臣。”欲释之。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乎?”于是斩都。武帝用王臧、赵绾,太皇窦太后不悦儒术,绾请毋奏事东宫,后大怒,求得二人奸利事以责上,上下绾、臧吏,杀之。窦婴、田蚡廷辩,王太…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第二虚催 【宋朝】 【词】 董颖

    飞云驶。香车故国难回睇。芳心渐摇,迤逦吴都繁丽。忠臣子胥,预知道为邦祟。谏言先启。愿勿容其至。周亡褒姒。商倾妲己。吴王却嫌胥逆耳。才经眼、便深恩爱。东风暗绽娇蕊。彩鸾翻妒伊。得取次、于飞共戏。金屋看承,他宫尽废。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西江月 【宋朝】 【词】 赵桓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奸臣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