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夷三族 yí sān zú

    sān

    古代对于谋反叛乱等重罪所施的刑罚。一说为父母、兄弟、妻子皆连坐诛灭,一说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汉法最重,「夷三族」,是父党、母党、妻党。』 【查看详细解释
  • 嫪毐 lào ǎi

    làoǎi

    人名。(?~公元前238)战国时秦人,吕不韦门下的舍人,后以宦官身分入宫,与太后私通,始皇九年被诛,并夷三族。 【查看详细解释
  • 发觉 fā jué

    jué

    1.阴谋或罪迹等被察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查本犯未曾发觉之先,自潜迹逃往贵治。』2.举发。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我们只是查不着他的实踪迹,又怕他凶暴,所以不敢发觉。』3.发现。如:『发觉人才』﹑『发觉事实』。[似]1.发现﹑觉察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6画

    五笔:gxwi

    【基本释义】夷yí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弄平:夷为平地。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古代的锄类工具。古同“怡”,喜悦。古同“痍”,创伤。姓。险笔画数:6;部首:大;笔顺编号:151534
  • 约法三章 yuè fǎ sān zhāng

    yuèsānzhāng

    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寄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指汉高祖入咸阳,临时制定三条法律,与民共守。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族 sān zú

    sān

    1.三种有血缘关系的亲属:(1)父母、兄弟、妻子。史记˙卷五˙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2) 父族、母族、妻族。庄子˙徐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也,妻族也。』(3) 父、子、孙。周礼˙春官˙小宗族:『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4) 父之昆弟、己之昆弟、子之昆弟。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郑玄˙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2.泛称亲族。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令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方中幼时,三族无见恤者。』 【查看详细解释
  • 夷 yí

    1.我国古代东部民族之一。殷商时约分布在今山东﹑江苏一带。后泛称东方各族为『夷』。如:『徐夷』﹑『淮夷』。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传˙序:『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2.古代对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称。如:『蛮夷戎狄』。3.同辈。礼记˙曲礼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4.锄草﹑平土的农具。国语˙齐语:『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槌˙小匡:『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木土。』5.创伤。通『痍』。左传˙成公十六年:『子反命军吏,察夷伤。』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6.平易﹑平安。如:『化险为夷』。7.通『彝』。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曰王极之傅言,是夷是训,于帝其顺。』8.姓。如周代有夷诡诸。1.铲平、使平坦。如:『夷为平地』。左传˙成公十六年:『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国语˙晋语六:『夷灶堙井,非退而何?』2.诛除﹑消灭﹑平定。荀子˙君子:『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唐˙柳宗元˙封建论:『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3.铲草﹑割草。周礼˙秋官˙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笔,夏日至而夷之。』4.陈放﹑安置。礼记˙丧大记:『彻帷,男女捧尸夷于堂,降拜。』5.平均。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孔颖 达˙正义:『所以平均下民也。』1.平坦。庄子˙眩箧:『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涂夷而运远,帝初以为疑。』2.愉悦。通『怡』。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3.傲慢无礼。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远, 庸众而野。』 【查看详细解释
  • 倒 dǎo

    dǎo

    1.人或竖立的物体因本身或外来因素而横躺下来。如:『跌倒』、『摔倒』、『卧倒』、『大水冲倒龙王庙』。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2.垮台、失败。如:『倒闭』、『倒台』。三国志˙魏书˙卷九˙曹爽传『夷三族』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卿用读书何为耶!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我们的生意,已经倒了。』3.声音沙哑。如:『听说那位名演员近日嗓子倒了,正在休息当中。』4.北平方言:(1) 指商家把整批货物或全部店里的物品顶让给别人。如:『将铺子倒出去。』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与人。现在有半楼货,值得一千六百两。』(2) 指转移、更换、对调。如:『倒手』、『两张桌子对倒一下。』又:ㄉㄠˋ??倒音ㄉㄠˇ与ㄉㄠˋ,义各不同。但于『后退』与『倾弃』义,二音常混,如:『 倒退』、『倒垃圾』等。实则,倒音ㄉㄠˇ时,为由竖立而横躺下来,诸义由此引申,并无『后退』与『倾弃』的意思。此二义皆当音ㄉㄠˋ,不可相混。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二·田叔 【宋朝】 【文】 洪迈

    贯高谋杀汉祖,事发觉,汉诏赵王,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自髠钳随王,赵王既出,上以叔等为郡守。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舒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虏入云中,孟舒不能坚守,士卒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髠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是乃所以为长者。”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按,田叔、孟舒同随张王,今叔指言舒事,几于自荐矣。叔不自以为嫌,但欲直孟舒之…

  • 死不瞑目 sǐ bù míng mù

    míng

    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寄从叔 【唐朝】 【诗】 杜荀鹤

    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苦吟天与性,直道世将非。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

  • 土金属 tǔ jīn shǔ

    jīnshǔ

    化学周期表第三族的铝族元素,如硼、铝、镓、铟、铊等,其化合物多存于泥土及矿石中,故称为『土金属』。 【查看详细解释
  • 死不瞑目 sǐ bù míng mù

    míng

    语出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指人抱恨而死,心有未甘。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亦作『死不闭目』。[反]心甘情愿 【查看详细解释
  • 河润 hé rùn

    rùn

    施恩泽于人,如河水之润泽土地一般。庄子˙列御寇:『河润九里,泽及三族。』聊斋志异˙卷九˙刘夫人:『生及荆卿常河润之,而终不足供其博赌。』 【查看详细解释
  • 腰斩 yāo zhǎn

    yāozhǎn

    1.一种古代刑法。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传:『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三国演义˙第一○九回:『遂令将三人腰斩于市,灭其三族。』2.比喻将事物从中间割裂。如:『这个计划执行到一半,就被腰斩了。』 【查看详细解释
  • 雅利安 yǎ lì ān

    ān

    白种人三族之一。又分成二部:一为亚细亚部,印度、马太及波斯人属之;一为欧罗巴部,希腊、拉丁、条顿、斯拉夫人属之。 【查看详细解释
  • 五宗 wǔ zōng

    zōng

    1.五服以内的亲属。指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所爱光五宗,所怨灭三族。』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畴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翦焉。』2.同母者为一宗。五宗,一父五母所生的子女。见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 【查看详细解释
  • 绐 dài

    dài

    1.欺诳﹑欺骗。汉书˙卷三十五˙吴王刘濞传:『东越即绐吴王,吴王出劳军,使人鏦杀吴王。』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当绐信入贺,使武士缚信斩之,夷其三族,便是「败也萧何」也。』2.至﹑进到。淮南子˙泛论:『出百死而绐一生,以争天下之权。』高诱˙注:『绐,至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及今 jí jīn

    jīn

    1.趁现今之时。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2.唐˙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序:『往时侍御有无尽费于朋友,及今则又不忍其三族之寒饥。』 【查看详细解释
  • 詈夷为跖 lì yí wéi zhí

    wéizhí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