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王 tài wáng

    tàiwáng

    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亶父。初居豳,为戎狄所侵,迁于岐山之下,定国号为周,及武王有天下,追尊为『太王』。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以至于太王,为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或作『大王』。 【查看详细解释
  • 泰伯 tài bó

    tài

    人名。周太王长子,有弟仲雍﹑季历。泰伯知太王欲立季历,以传其子昌,遂与仲雍奔荆蛮,以让季历。泰伯自号句吴,为春秋吴国的始祖。 【查看详细解释
  • 王季 wáng jì

    wáng

    人名。名季历,生卒年不详,周文王的父亲。兄泰伯、虞仲出奔荆蛮,让位于季。太王卒,立为公季,修太王之业,传位文王,武王时追尊为王季。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中庸》

    《中庸》 - 第十八章 【先秦】 【文】 孔伋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琴操十首·岐山操 【唐朝】 【诗】 韩愈

    (周公为太王作。本词云:狄戎侵兮,土地迁移。邦邑适于岐山,烝民不忧兮谁者知。嗟嗟奈何兮,予命遭斯)我家于豳,自我先公。伊我承序,敢有不同。今狄之人,将土我疆。民为我战,谁使死伤。彼岐有岨,我往独处。尔莫余追,无思我悲。

  • 古公亶父 gǔ gōng dǎn fǔ

    gōngdǎn

    人名。文王的祖父。初居邠,为避狄人侵扰,迁于岐山之下,邠人皆追随,乃于其地立国,国号周。武王时,尊称为太王。 【查看详细解释
  • 仲雍 zhòng yōng

    zhòngyōng

    人名。周太王的次子,泰伯之弟。因欲让位其弟季历,与兄泰伯偕赴荆蛮。后泰伯为吴君,泰伯卒,无子,仲雍继立为君。亦称为『虞仲』。 【查看详细解释
  • 吴国 wú guó

    guó

    国名:(1)周代太王长子泰伯受封于吴地,在今江苏省吴锡县。传至夫差,为越王句践所灭。(2) 三国时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国号吴,都建业,后为晋所灭。(3) 五代时杨行密所建的国家。都江都,在今淮南一带。后为徐知诰所篡。 【查看详细解释
  • 周原 zhōu yuán

    zhōuyuán

    地名。位于岐山南(今陕西省歧山县),为周朝的发祥地。史记˙卷四˙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 【查看详细解释
  • 虞仲 yú zhòng

    zhòng

    人名。周太王的次子,泰伯之弟。见『仲雍』条。 【查看详细解释
  • 绵绵瓜瓞 mián mián guā dié

    miánmiánguādié

    绵绵,连续不断。瓞,小瓜。绵绵瓜瓞指周朝开国的历史如瓜瓞般岁岁相继不绝,至太王迁岐地,才奠定了王业。语出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后用来祝颂子孙繁衍昌盛。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夏殷既袭,宗周继祀,绵绵瓜瓞,六国互峙。』 【查看详细解释
  • 圭 guī

    guī

    1.古代诸侯在大典时所持的一种玉器。说文解字:『圭,瑞玉也,上圜下方。』段玉裁˙注:『圭之制,上不正圜。以对下方言之,故曰上圜。』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2.古代测日影的器具。如:『日圭』、『圭表』、『圭臬』。3.姓。如春秋时郑国有圭妫。 【查看详细解释
  • 不忍 bù rěn

    rěn

    1.不能忍耐﹑不能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尧舜之道.不忍桀纣之性。』2.不忍心。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以至于太王,为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 【查看详细解释
  • 追赠 zhuī zèng

    zhuīzèng

    1.死后赠官。后汉书˙卷十三˙公孙述传:『初,常少、张隆劝述降,不从,并以忧死。帝下诏追赠少为太常,隆为光禄勋,以礼改葬之。』2.子孙上尊称于其父祖辈。此制始于周武王。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二˙崇奉褒册部˙追赠:『自武王克商,追王太王王季,故后代有追谥追尊之典,两汉逮今,人臣亦有追赠之制。』 【查看详细解释
  • 植 zhí

    zhí

    1.门外用来加锁的直木。尔雅˙释宫:『植谓之传,传谓之突。』2.花草树木的总称。如:『植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傍及万品,动植皆文。』1.放置﹑排放。书经˙金縢:『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2.栽种﹑培育。如:『种植』﹑『培植』。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3.周礼˙夏官˙田仆:『令获者植旌及献比禽。』郑玄˙注:『植,树也。』4.倚靠。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何晏˙集解:『孔曰:「植,倚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zuǎn

    部首:

    笔画:19画

    五笔:xtfm

    【基本释义】缵(纘)zuǎn继承:“载缵武功”。笔画数:19;部首:纟;笔顺编号:5513121353121352534
  • 绵 mián

    mián

    1.连续不断。如:『绵延』﹑『连绵』。2.如:『绵密』。1.精细的丝絮。如:『丝绵』。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秋绢二百匹,绵二百斤 。』2.形状﹑质地像绵的物体。如:『海绵』。宋˙陆游˙醉中怀眉山旧游诗:『想见东郊携手日,海棠如雪柳飞绵。』3.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九章。根据诗序:『绵,文王之兴,本由大王也。』指美太王 及文王之诗。首章二句为:『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绵绵,连续不绝貌。瓞,小 瓜也。民,指周人。初生,谓周之始祖公刘。4.姓。如晋朝有绵思。微薄﹑微弱。如:『绵薄之力』。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且越人绵力薄材, 不能陆战。』新唐书˙卷一五四˙李晟传:『淮南兵绵弱,郓人素易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古”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后代子孙,以古为氏。据《风俗通》上记载,认为古氏是古公亶父之后。而这个古姓家族的始祖,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在武王得天下时,被追尊为太王,所以,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其后代子孙以古为氏,称古姓。 2、出自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以邑名为氏。据《潜夫论》上有关于“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的记载,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其后人以讹音古成为氏,以后去成单姓古,称古氏。 3、出自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吐奚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指出,后魏吐奚氏改为…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养”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是古公禀父(周太王)的后代,以邑名为氏。太王之子秦入吴,其后建立吴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佘、烛庸叛吴逃到楚国,楚王把他们封在养邑(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这两个公子的后代遂在养邑定居,以封地名“养”为姓,称养姓。 2、源于春秋,是神射手养由基的后代。周代有养国,后来被楚国灭掉,春秋时为楚大夫神射手养由基的封邑。他的后代子孙有养氏和养由氏。养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左眼被晋将魏锜射中,共王叫来养由基,给他两支利箭,命他复…

  • 国学名著《尚书》

    《尚书》 - 周书·金滕 【先秦】 【文】 先秦诸子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