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气 shēng qì

    shēng

    1.声音和气息。易经˙干卦˙文言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句下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后用以比喻朋友间志趣相投合。2.声音、言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滴珠生来在父母身边,如珠似玉,何曾听得这般声气?』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这好一会我们没进去,不知他作什么呢,一些声气也听不见。』[似]声息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菩萨蛮(集句) 【宋朝】 【词】 王安石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李山人还 【唐朝】 【诗】 皇甫冉

    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 和韵 hé yùn

    yùn

    为文作诗,讲求句中音调或句末韵脚和谐,称为『和韵』。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又:ㄏㄜˋㄩㄣˋ 【查看详细解释
  • 香车宝马 xiāng chē bǎo mǎ

    xiāngchēbǎo

    装饰华丽的车马。明˙无名氏˙金雀记˙第三出:『香车宝马争驰竞,调丝品竹声相应。』亦作『宝马香车』。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满江红(滕王阁) 【宋朝】 【词】 袁去华

    画栋珠帘,临无地、沧波万顷。云尽敛、西山横翠,半江沉影。斜日明边回白鸟,晚烟深处迷渔艇。听棹歌、游女采莲归,声相应。愁似织,人谁省。情纵在,欢难更。满身香犹是,旧时荀令。宦海归来尘扑帽,酒徒散尽霜侵鬓。最愁处、独立咏苍茫,西风劲。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水调歌头(江上作) 【宋朝】 【词】 李流谦

    江涨解网雨,衣润熟梅天。高人何事,乘兴来寄五湖船。才听冬冬叠奏,呕轧橹声齐发,几别故州山。转盼青楼杪,已在碧云端。渡头月,临晚霁,泊清湾。水空天静,高下相应总团圞。遥想吾家更好,尽唤儿曹泛扫,欣赏共婵娟。应念思归客,对此不成眠。

  • 韵 yùn

    yùn

    1.声韵学将汉字音节分为前后两部分,开头部分为声,声之后即为韵。最复杂的韵包括韵首、韵腹、韵尾三部分。见『韵母』条。2.诗赋文学中的韵脚,或押韵之字,诗韵只考虑韵腹、韵尾是否相同。如东、公同属一韵。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唐˙王勃˙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3.和谐的声音。如:『琴韵悠扬』。汉˙蔡邕˙琴赋:『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4.神态﹑风度﹑情趣。如:『风韵犹存』﹑『神韵』。晋˙陶渊明˙归田园居诗五首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风雅﹑风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醒世恒言˙卷二十五˙独孤生归途闹梦:『却恁般凄楚,忒煞不韵!该罚!该罚!』 【查看详细解释
  • 相应 xiāng yìng

    xiāngyìng

    1.互相呼应、照应。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皆先帝所亲诵,今上所考视,其为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内外相应,岂苟而已哉?』三国演义˙第五回:『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2.相宜﹑合适。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卖了他一个,就讨得五六个。若凑巧撞得着相应的,十来个也讨得的。』3.契合。为梵语瑜伽的义译。如:『上师相应法。』4.舒服﹑满意。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交付与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快活相应了。』5.帮忙。西游记˙第十六回:『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又:ㄒ|ㄤ|ㄥ16.[似]1.响应 【查看详细解释
  • 同声相应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tóngshēngxiāngyìng

    原指声音相应和。语出易经˙干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应和。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等传˙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唐˙杨?˙晦日药园诗序:『凡我良友,同声相应。』或作『同声之应』。[似]同气相求 【查看详细解释
  • 表里相合 biǎo lǐ xiāng hé

    biǎoxiāng

    内外互相应合。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九˙兵十二˙按地形知胜负引周书˙阴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两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亦作『表里相应』。[似]表里相应 【查看详细解释
  • 表里相应 biǎo lǐ xiāng yìng

    biǎoxiāngyìng

    1.内外互相应合。如:『这次举义成功,不正是同志们表里相应的结果吗?』亦作『表里相合』。2.形容修养到家,言行一致。如:『他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相应的人。』[似]表里相合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sebg

    【基本释义】桴fú房屋的次栋,即二栋。击鼓的槌:桴鼓相应。小竹筏或小木筏。笔画数:11;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443521
  • 表里相应 biǎo lǐ xiāng yìng

    biǎoxiāngyìng

    内外互相应合。 【查看详细解释
  • 同气相求 tóng qì xiāng qiú

    tóngxiāngqiú

    具有相同性质的事物互相感应。语出易经˙干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比喻志趣相同的人很投合,自然结合在一起。明˙朱权˙荆钗记˙第五出:『解绶归来为至友,果然同气相求。』亦作『同类相呼』、『同类相求』。[似]同声相应查看详细解释
  • 心手相应 xīn shǒu xiāng yìng

    xīnshǒuxiāngyìng

    本指书写书法时,心与手配合得很好。后泛指技艺的得心应手。南史˙卷四十二˙齐高帝诸子传上˙豫章文献王嶷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按谱征歌,都学得心手相应。』[似]得心应手 【查看详细解释
  • 声应气求 shēng yìng qì qiú

    shēngyìngqiú

    声相应,同气相求。语本易经˙干卦˙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用以比喻彼此志趣、意气相投。明˙李贽˙富莫富于常知足:『朋来四方,声应气求,达之至也。』亦作『声求气应』。 【查看详细解释
  • 首尾相应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shǒuwěixiāngyìng

    原指作战部队紧密配合,互相接应。后亦指诗文头尾相互呼应、配合。宋˙洪迈˙容斋五笔˙卷十˙绝句诗不贯穿:『永嘉士人薛韶喜论诗,尝立一说云:「老杜近体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明史˙卷二二○˙刘应节传:『如其不然,集兵三十万,分屯列戍,使首尾相应,此百年之利也。』亦作『首尾相赴』。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 声律 【南北朝】 【文】 刘勰

    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合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故知器写人声,声非学器者也。故言语者,文章关键,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征。夫宫商响高,徵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今操琴不调,必知改张,?文乖张,而不识所调。响在彼弦,乃得克谐,声萌我心,更失和律,其故何哉?良由外听易为察,内听难为聪也。故外听之易,弦以手定,内听之难,声与心纷;可以数求,难以辞逐。 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迭韵杂句而必睽;……

  • 五位百法 wǔ wèi bǎi fǎ

    wèibǎi

    佛教用语。佛教瑜伽行派将轮回和解脱的一切分成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谓之五位。心法是指能生起认识分别作用的心,共有八种;心所有法是指由认识作用而引发的心理作用,共五十一种;色法是指物质性现象,分成十一种;心不相应行法是既不属心也不属于物质的有二十四种;无为法,非生灭或不再轮回的现象,共有六种。合计一百。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