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宣 dào xuān

    dàoxuān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钱,长城(今浙江省长兴)人(一说丹徒人)。幼年出家。除从慧頵和智首修学外,三十岁之前更多方广学。三十岁以后便开始从事著述,并曾参加玄奘译场,负责润文。而他最主要的成就则在律学和佛教史的贡献。他是唐代律宗三派之一的南山宗开创者,撰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四分律删补随羯磨疏二卷等。在史学的著作以续高僧传三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大唐内典录十卷最有名。弟子千余人,世称『南山律师』。 【查看详细解释
  • 相部宗 xiàng bù zōng

    xiàngzōng

    中国佛教律宗的三派之一。唐法砺创立。相部宗虽传四分律,但认为四分律是小乘律。主张戒不兼定﹑慧二学。依据成实论认为戒体非色非心。因传法的中心在相州,故称为『相部宗』。或称为『相部律宗』。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僧归漳州 【唐朝】 【诗】 吕温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闽僧 【唐朝】 【诗】 张籍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谿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 僧伽蓝 sēng qié lán

    sēngqiélán

    胡语音译。谓佛教僧团所住的林苑。一般指佛教寺院。四分律˙卷十九:『舍夷城中诸妇女俱梨诸女人,持饮食至僧伽蓝中供养。』或作『伽蓝』﹑『僧蓝』﹑『僧伽蓝摩』﹑『僧伽蓝磨』。 【查看详细解释
  • 僧残 sēng cán

    sēngcán

    梵語Sa?gh16.vaea的音義合譯。佛教戒律中罪科名,是僅次於被擯除僧團的罪。犯者須於僧眾中懺悔,才能除罪。四分律˙卷三十三:『復次,弟子若犯僧殘,和尚當如法料理。』 【查看详细解释
  • 具足戒 jù zú jiè

    jiè

    佛教戒律之一。指比丘戒和比丘尼戒。四分律˙卷三十四:『世尊告阿难:「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具足戒。」』简称为『具戒』。 【查看详细解释
  • 作持戒 zuò chí jiè

    zuòchíjiè

    佛教戒律中属于修善应行的戒,如说戒、安居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以行成故名为「作持」;望境不起名「止持」。』 【查看详细解释
  • 单提 dān tí

    dān

    佛教用语:(1)佛教戒律,为四分律五篇之一、七聚之一。(2) 情佛经所云一种轻罪,犯者经忏悔可除罪,不然死后将堕地狱等处。 【查看详细解释
  • 四分律 sì fēn lǜ

    fēn

    佛教典籍。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六十卷,属印度佛教法藏部的律典。内容记载僧团戒律规范和制戒因缘,主要分成四部分,故称为『四分律』。唐代律宗所依据的基本律典,唐代以后并成为中国僧团共同奉行的律典。 【查看详细解释
  • 戒法 jiè fǎ

    jiè

    佛教用语。佛陀所制定的各种戒,如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在家五戒、八关斋戒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戒法,此即体,通出离之道。』 【查看详细解释
  • 戒行 jiè xíng

    jièxíng

    佛教用语。指随顺戒体,在身、语、意三方面都能遵守戒律的行为。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中:『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言摋。』唐˙李邕˙大照禅师塔铭:『心源久寂,戒行弥高。』 【查看详细解释
  • 戒体 jiè tǐ

    jiè

    佛教用语。指受戒者接受戒法之后,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下:『戒体者,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唐˙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 【查看详细解释
  • 止持戒 zhǐ chí jiè

    zhǐchíjiè

    佛教戒律中属于防非止恶,行之则犯的戒,如五戒或比丘戒之类。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 【查看详细解释
  • 法砺 fǎ lì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李,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为律宗相部宗创始人。初为灵裕法师弟子。后从静洪、洪渊研究律学。在邺(今河北临漳境内)讲律四十余遍。着有四分律疏十卷、羯磨疏三卷等。弟子有明导﹑昙光﹑道成等。 【查看详细解释
  • 阿阇梨 ā shé lí

    āshé

    佛教上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纠正弟子行为,并为其模范的人。为梵语16.16.的音译,意译为轨范师。四分律˙卷三十四:『阿阇梨于弟子,当如儿想;弟子于阿阇梨如父想。』或译作『阿遮利那』。简称为『阇黎』。 【查看详细解释
  • 泠然 líng rán

    língrán

    1.轻妙的样子。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2.领会、体悟的样子。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四分律˙注:『许叔重曰:「泠然解悟之意也。」』3.清凉的样子。唐˙常建˙西山诗:『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4.形容声音清脆悦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试敲一下,其声泠然。』 【查看详细解释
  • 波罗夷 bō luó yí

    luó

    修行者所遵守的根本戒律。为梵语16.16.的音译。在大乘菩萨戒律中,犯戒者要被逐出僧团,且不能成为菩萨。四分律˙卷一:『云何名波罗夷?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法者不复成比,故名波罗夷。』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若菩萨为利养故自赞毁他,是名菩萨波罗夷。』 【查看详细解释
  • 怀素 huái sù

    怀huái

    人名:(1)唐代名僧(725~785)。俗姓钱,字藏真。长沙(今属湖南)人。为书法家,精擅狂草,存世书迹有自叙、苦笋等帖。(2)唐代高僧(624~697)。俗姓范,祖籍南阳,后迁京兆。出家后专攻律学,为律宗东塔宗的创始人。曾从道宣、法砺习四分律,因不满师说,决自撰新疏。对于前人的著作能舍短取长,主张曾轰动一时。与相部宗、南山宗鼎足而三。弟子以法慎最有名。 【查看详细解释
  • 南山宗 nán shān zōng

    nánshānzōng

    中国佛教律宗的一派。唐终南山道宣律师所创,故称为『南山宗』。和东塔宗、相部宗并称为『律宗三家』。此宗以心法种子为戒体。将律分成防恶的止持和行善的作持二门,认为该宗的根本律典──四分律,形式上虽属小乘,但从内容看,当属大乘。相部、东塔二宗衰微后,本宗传承独盛,绵延不绝。道宣门下弘景的弟子鉴真,更将律法传到日本,为日本律宗之始。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