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弊 bì

    1.害处、毛病。如:『有利无弊』、『兴利除弊』。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传:『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宋˙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欺诈蒙骗、奸伪非法的事。如:『作弊』、『营私舞弊』。红楼梦˙第十四回:『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疲困。文选˙诸葛亮˙出师表:『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宋˙苏轼˙留侯论:『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弊。』败、衰败。楚辞˙屈原˙天问:『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查看详细解释
  • 背盟败约 bèi méng bài yuē

    bèiméngbàiyuē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查看详细解释
  • 日削月割 rì xuē yuè gē

    xuēyuè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查看详细解释
  • 如泣草芥 rú qì cǎo jiè

    cǎojiè

    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查看详细解释
  • 尺寸之地 chǐ cùn zhī dì

    chǐcùnzhī

    形容极微小的地方。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查看详细解释
  • 暴 pù

    1.晒。同『曝』。孟子˙滕文公上:『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伏矣。」』2.显露。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又:ㄅㄠˋ 【查看详细解释
  • 椎鲁 zhuī lǔ

    zhuī

    愚钝。宋˙苏轼˙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 【查看详细解释
  • 草芥 cǎo jiè

    cǎojiè

    小草。比喻轻贱不值得重视的东西。孟子˙离娄上:『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宋˙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查看详细解释
  • 蚩蚩 chī chī

    chīchī

    1.敦厚老实的样子。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亦作『嗤嗤』。2.喧扰纷乱的样子。汉˙扬雄˙法言˙重黎:『六国蚩蚩,为嬴弱姬。』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天下蚩蚩,鸟惊雷骇。』亦作『嗤嗤』。 【查看详细解释
  • 洎 jì

    1.往锅里加水。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2.如:『自古洎今』。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洎乎晚节,秽乱 春宫。』宋˙苏洵˙六国论:『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查看详细解释
  • 靡衣玉食 mí yī yù shí

    shí

    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梁书˙卷十六˙王亮传:『亮协固凶党,作威作福,靡衣玉食,女乐盈房,势危事逼,自相吞噬。』宋˙苏轼˙六国论:『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似]锦玉衣食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mtkg

    【基本释义】赂(賂)lù赠送的财物,亦泛指财物:赂之甚厚。“货赂将甚厚”。用财物买通公职人员:贿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笔画数:10;部首:贝;笔顺编号:2534354251
  • 逾 yú

    1.越过、超过。如:『逾墙』、『逾时不候』、『年逾六十』。唐˙柳宗元˙香鏀州凌员外司马诗:『著书逾十年,幽颐靡不推。』宋˙苏辙˙六国论:『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2.经历、经过。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时更七代,数逾千祀。』唐˙柳宗元˙睢阳庙碑:『浩浩列士,不闻济师。兵食歼焉,守逾三时。』更加。淮南子˙原道:『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逾媒』明史˙卷二九五˙忠义传七˙王励精传:『其墨迹久逾新,涤之不灭。』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十·战国自取亡 【宋朝】 【文】 洪迈

    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韩、燕弱小,置不足论。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之为秦所困,国日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闵王承威、宣之后,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遂为燕所屠。虽赖…

  • 拼音: yíng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ynky

    【基本释义】嬴yíng姓。古同“赢”,获胜。古同“赢”,满,有余。笔画数:16;部首:女;笔顺编号:4152513511531354
  • 判 pàn

    pàn

    1.分﹑分开。唐˙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2.区别﹑分辨。庄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3.分明﹑辨明。如:『存亡未判』。宋˙苏洵˙六国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决断是非曲直。如:『审判』﹑『判刑』﹑『判案』。5.古称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如唐代宰相判六军十二卫事,宋以宰相判枢密院。 宋史˙卷三一二˙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1.审判诉讼的判决文书。新唐书˙卷一二六˙李元纮传:『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2.断语。红楼梦˙第五回:『后面便是一座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独坐看经。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3.文体的一种。仿判狱的文词,可见其推理﹑辩驳的能力。科举取士,亦以试判。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判:『今世理官断狱,例有参词,而设科取士,亦试以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 - 六国论 【文】 何去非

    秦得所以并天下之形,而天下遂至于必可并;六国有可以拒秦之势,而秦遂至于不可拒者,岂秦为工于毙六国耶?其祸在乎六国之君,自战其所可亲,而记其所可仇故也。秦之为国一而已矣,而关东之国六焉。计秦之地,居六国五之一;校秦之兵,当六国十之一。以五一之地、十一之兵,而常擅其雄强以制天下之命者,由其据形便之居,俯扼天下之吭,而蹈其膺背于足股之下故也。使六国之君知夫社稷之实祸在秦,而相与致诚缔交,戮力以摈秦,即…

  • 拼音: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ithg

    【基本释义】洎jì到,及:“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自古洎今。洎乎近世。往锅里添水。肉汁。(水)浸润。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25111
  • 劫 jié

    jié

    1.用威吓的手段胁迫。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荆轲传:『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宋˙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如:『打劫』﹑『抢劫』﹑『打家劫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1.梵语音译『劫波』( kalpa)的略称。一个极为长久的时间单位。佛教以世界经历 若干万年即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为『一劫』。如:『大劫』、『小劫』、『贤劫 』。2.灾难、灾祸。如:『浩劫』﹑『劫难』﹑『劫后余生』。聊斋志异˙卷一˙娇娜:『今有雷霆之劫。』3.围棋上指从属未定,可互相牵制的棋眼。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这一盘邹泰来却杀死四五块,陈木南正在暗欢喜,又被他生出一个劫来,打个不清。』1 【查看详细解释
  • 张仪 zhāng yí

    zhāng

    人名。(公元前?~309)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袭,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