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仙过海 bā xiān guò hǎi

    xiānguòhǎi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五十六回 【文】 吴元泰

    观音和好朝天却说赵元帅被伤手腕,回至天庭奏曰:“臣某承命巡视山海之中,泰山果倒于海,东海果系填塞,杀人放火,事事皆真。臣率天兵征讨,八仙仍复逞强,杀伤臣手,追迫龙王。伏望再派强将剿除,以肃天威。”是时龙王一面往如来借兵,一面又有告急表至。玉帝大怒,即命关、温二将,统领天兵二十余万,漫空布野,往龙华会来擒捉八仙。又令马、赵二将,统兵二十余万助阵。途中关元帅谓温元帅曰:“此行虽当助力,亦须问明是非…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四十六回 【文】 吴元泰

    八仙求文老子却说男子登仙,光拜金公;女子登仙,先拜金母。一日,何仙姑见诸仙友曰:“往者金公奋诞,众女仙亦往称觞,今金母寿诞在迩,众友亦将往为祝寿乎?”钟离、采和曰:“我辈虽各有所统,然大礼所在,凡在天者,皆言往贺,吾等安可不往。但用无佳物以为敬耳。”张果老曰:“彼居极乐之乡,何物不备?必得名人之文以寿之,亦不落于俗套。”铁拐曰:“此言正是。”洞宾曰:“他人之文不足为奇,若得老君之作方妙。”仙姑曰…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扬州慢 【宋朝】 【词】 赵以夫

    (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比聚八仙大率相类,而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与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友人折赠数枝,云移根自鄱阳之洪氏。赋而感之,其调曰扬州慢)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球。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五十四回 【文】 吴元泰

    龙王表奏天庭却说四王来至南海,只见东海龙王闷闷无言,流泪不止。敖闰寻思半晌,从容谓曰:“大王勿忧,吾用一计,已致八仙无地矣。”东海龙王忙起问曰:“吾弟既有奇计,何不令我知之?”敖闰曰:“以吾等之见,八仙已有四罪。”王同曰:“何谓四罪!”敖闰曰:“擅杀命子,焚烧龙宫,妄移泰山,筑塞东海。凡此四者,有犯天条,罪所不容。王今息甲休兵,惟以正理奏之天庭,玉帝必怒,怒则必遣将征讨,吾以精兵继之攻进,彼时杀…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五十五回 【文】 吴元泰

    八仙天兵大战却说八仙正在龙华会上,同众天仙饮宴,忽门外喊声大起。天兵一字排开,当先一员大将乃赵元帅,立马提刀,高叫:“玉帝有命征讨,八仙可急向前受缚勿迟,不然刀斧无情。”会上众仙听得,并皆失色。铁拐曰:“此必是龙王先奏知玉帝也,然我等未曾奏辨,安得便加受缚。”洞宾曰:“天将既至,我当出与言之,俟明日亦奏玉帝,然后听其论罪。”众仙齐曰:“然。”洞宾乃出阵前言曰:“天将请先回天,待至来日某等亦奏天庭…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五十二回 【文】 吴元泰

    龙王水灌八仙却说八仙烧干东海,夺得龙宫,见其中富贵非常,珍宝满地。入后宫观看,只见所失玉板亦在,众仙得之大喜。各相谓曰:“此畜富贵如此,何不知足,夺此玉板何用?今日国破人亡,果是自作孽,不可活也。”言论之间,不觉天晚。众仙战斗困倦,皆曰:“便在此处一宿。明日早赴龙华。”言罢众仙皆睡。果老终是春秋高大,更兼有事在心,夜卧不寐,醒至四更,听得外面轰轰有炮响,谓众仙曰:“外面人声大作,想有敌兵复来,可…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五十三回 【文】 吴元泰

    八仙推山筑海却说八仙逃至海岸,思量返去,又忍一场恶气。思量再战,龙王羽翼又盛。正无计可应,忽洞宾曰:“一不做二不休,我有一计,可胜百万之兵。”众问其计安在?洞宾曰:“彼能以水溺我,我便以土掩之。方今四海龙王皆在东洋饮宴,不如推倒泰山以填之,此亦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彼兵将虽众,方救之不暇,焉能与我开战乎!此回虽压不死龙王,亦可必然胜矣。”众仙贺曰:“此计甚妙,甚妙。”于是八人竟上泰山,先将余土沙…

  •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qí néng

    xiānguòhǎi,xiǎnnéng

    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查看详细解释
  • 八仙桌 bā xiān zhuō

    xiānzhuō

    可坐八人的方桌。因民间有八仙过海的故事,遂以八仙命名,以赞誉所坐的人,宛若八位神仙。 【查看详细解释
  • 八仙花 bā xiān huā

    xiānhuā

    植物名。八仙花科八仙花属,落叶小灌木。叶对生,倒卵圆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锯齿。六、七月开花,呈淡红、紫色或白色,花瓣卵状长椭圆形,四至五片。果实为蒴果,可供观赏。分布于中国和日本。或称为『粉团』、『绣球花』、『紫绣球』。 【查看详细解释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shén tōng

    xiānguòhǎi,xiǎnshéntōng

    据说汉钟离、张果老等八位仙人各以宝物渡海而过。后比喻为达目的,各自施展本领。如:『为了争取绩效奖金,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设计比赛竞争激烈,参赛者各个绞尽脑汁,力求良好成绩,真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查看详细解释
  • 蟠桃会 pán táo huì

    pántáohuì

    戏曲剧目。叙述王母摆设蟠桃会,八仙过海赴宴,不料,海中鱼精摄去韩湘子,八仙乃求助于天兵,救出韩湘,擒斩鱼精。 【查看详细解释
  • 钟离权 zhōng lí quán

    zhōngquán

    人名。俗传八仙之一。姓钟离,字云房,唐末京兆咸阳(今属陕西省)人。相传与吕洞宾同时,在八仙中居首位,全真道派尊为正阳祖师。民间传说中钟离权被塑造为满脸胡须、背插拂尘、手执仙扇。因曾为五代后汉将军,故亦称为『汉钟离』。 【查看详细解释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shén tōng

    xiānguòhǎi,xiǎnshéntōng

    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四十七回 【文】 吴元泰

    八仙蟠桃大会却说王母者,即龙堂金母也。以西华至妙之气,化大生于伊川,姓猴氏之乡;名回,字婉于,一字太虚。位于西方,与东王公者理二气,调成天地,陶钧高品。凡上天下地,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属焉。居昆仑之山,闻风之易玉枝,王台九属,左带瑶池,右环翠水。有女五人,名华林、媚娴、青娥、瑶姬、王扈。周厉王骑八骏西巡,乃执白圭玄璧谒见西王母,觞母于瑶池之上。王母为之诗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万里悠远,山川间…

  • 八仙 bā xiān

    xiān

    1.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1)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见四游记˙东游记˙第五十五回。(2) 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见明˙杨慎˙升庵外集˙卷十三。或称为『蜀中八仙』。2.唐代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位皆善饮酒 赋诗,称为『八仙』。 【查看详细解释
  • 仙 xiān

    xiān

    1.经修练后长生不老、超脱尘俗的人。如:『神仙』、『八仙过海』、『修道成仙』。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2.性情或行为超凡不俗的人。如:『诗仙』、『剑仙』。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3.姓。如宋代有仙源明。1.神仙的、仙人的。如:『仙宫』、『仙居』、『仙丹』。文选˙张衡˙西京赋:『 含利颬颬,化为仙车。』2.轻飘、轻盈。文选˙何敬祖˙杂诗:『心虚体自轻,飘飖若仙步。』唐˙杜甫˙览镜呈柏中丞诗:『起晚堪从事,行迟更觉仙。』3.超俗不凡。如:『仙容』、『仙品』、『仙才』。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称死的婉辞。如:『仙化』、『仙去』、『仙逝』。1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五十一回 【文】 吴元泰

    龙王奔投南海却说南海龙王敖闰升殿,问左右曰:“东海何故烟腾尘起?”有巡海水官奏曰:“东海龙王与八仙交战,所以如此。”龙王曰:“彼既有事,何不通知?”急令点兵看守南洋,又令哨军打探东海消息。言未了,忽殿门外鼎沸,左右报道:“东海龙王带妻子来投。”敖闰大惊,急令接入殿中问故。东海龙王大哭曰:“近因八仙过海,有蓝采和脚踏玉板,光照宫殿,长子摩揭不合夺彼玉板,致令吕纯阳统兵来取,长子与死战焉。次子率兵往…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望江南 【宋朝】 【词】 韩琦

    维扬好,灵宇有琼花。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玉破香葩。芳艳信难加。如雪貌,绰约最堪夸。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摇曳上云车。来会列仙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