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海 guǒ hǎi

    guǒhǎi

    佛教用语。果,指佛果。果海比喻佛果功德的广大。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五:『又表四十位,一一皆彻因门,并该果海故,互举前后,令物不作优劣之解故。』 【查看详细解释
  • 即身成佛 jí shēn chéng fó

    shēnchéng

    佛教金刚乘的主张。认为用金刚乘的修行方法,修行者可以在今生证得佛果。 【查看详细解释
  • 佛因 fó yīn

    yīn

    佛果之因。谓一切的善根功德。 【查看详细解释
  • 佛果 fó guǒ

    guǒ

    佛的果位。隋˙炀帝˙天台设斋愿文:『下度众生,上求佛果。』 【查看详细解释
  • 大圆满法 dà yuán mǎn fǎ

    yuánmǎn

    西藏佛教宁玛派的主要修行方法。宁玛派认为众生心有染﹑净二部分,染部分称为『心』,清净部分称为『了』。修行者在空虚明净中,专注一境,证得佛果,是解脱生死的最上方便。 【查看详细解释
  • 阿罗汉 ā luó hàn

    āluóhàn

    佛教的果位。为梵语arahan的音译。意为杀贼、应供、不生。在早期佛教,阿罗汉是究竟的解境界,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和佛陀的果位。阿育王传˙卷五:『说法已竟,便得阿罗汉。』亦称为『罗汉』。 【查看详细解释
  • 四料简 sì liào jiǎn

    liàojiǎn

    佛教禅宗临济宗启悟弟子的四种方式。即一、夺人不夺境,谓只破我执,不破法执;二、夺境不夺人,谓只破法执,不破我执;三、人境俱夺,谓我执和法执一起破除;四、人境俱不夺,谓不破我执也不破法执。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一:『法眼下谓之箭锋相拄,更不用五位君臣,四料简。』或作『四料拣』。 【查看详细解释
  • 麻木 má mù

    1.医学上称知觉完全丧失,分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种。西游记˙第四十回:『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2.讥人感觉顽钝,不能振作。如:『麻木不仁』。[似]1.麻痹﹑麻醉[反]2. 【查看详细解释
  • 克剥 kè bō

    1.刻薄、苛刻。后汉书˙卷十六˙寇恂传:『严文克剥,痛于霜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老孙自归佛果,保唐师父,一路上也捉了几个妖精,不似这厮克剥。』亦作『刻剥』。2.剥削榨取。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这银两定然是老官儿存日,三兄弟克剥下来的,今日方纔出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故此随你克剥,只是行得去的。』亦作『刻剥』。 【查看详细解释
  • 转语 zhuǎn yǔ

    zhuǎn

    1.2.禅师启悟弟子时所提的问题,有时问题是由弟子提出反问禅师。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十:『请禅客各下一转语。』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堂头大和尚,我有一转语,敢问和尚则个。』亦称为『转话』。3.训诂学上指因时地不同或其它原因而导致语音发生变化的词语。4.书名。清戴震撰,二十章。内容为探寻汉语语源之作。书已失传,戴东原集中收有转语二十章序。 【查看详细解释
  • 十地 shí dì

    shí

    佛教用语:(1)依菩萨证悟的层次而分的十种境界。即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十地经˙卷一:『唯诸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界,彼中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亦称为『菩萨地』。(2)菩萨十地中的第十地,仅次于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观 sān guān

    sānguān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空、假、中三种禅观的合称。当修行者一再思惟、观察一切现象都是由心虚构的,进而便处在很专注的状况,在此之时,不见佛果可求,也不见众生可度,是为空观。在空观的基础上观察一切现象,也能见、闻、觉知、能作种种分别,但在经验上则如幻、如化,这是假观,将空观和假观对立经验统一是中观。隋˙智顗˙观心论:『非踪非疏非五分,三谛三观在其中。』A则上之三官者废矣。』(2)身体食、视、听三要处。淮南子˙诠言:『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后西游记》

    《后西游记》 - 第十一回 后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 【近现代】 【文】 雪花飘

    诗曰: 皮毛只合辨雌雄,真性真修隐在中, 美玉噗开疑怪石,瑶琴景下认焦桐。 有星拱处皆朝北,无水流来不向东; 莫道奇奇还怪怪,从来异异见同同。 话说唐半偈与小行者,棒喝了野狐禅,一路清清净净望西而行。点石又选了一、二十个猛勇僧人赶来护送,就要求他除佛化寺的妖怪,行了三、四日方到得五行余气山脚下。众僧指点道:“转过山嘴,一直上去二、三里,便望得见佛化寺了。”小行者恐怕妖怪惊了师父,就叫众僧在山脚下寻个农户人家,请唐半偈下了马,说道:“师父请在此少坐片时,待我上山去看看是个什么妖怪?好歹结果了他,……

  • 国学名著《地藏经》

    《地藏经》 - 阎浮众生业感 【文】 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

  • 拼音: à ǎ ā ē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bskg

    【基本释义】阿ā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笔画数:7;部首:阝;笔顺编号:5212512
  • 国学名著《后西游记》

    《后西游记》 - 第五回 唐三藏悲世堕邪魔 如来佛欲人得真解 【近现代】 【文】 雪花飘

    诗曰: 大道何曾有曲斜,奈何走得路儿差。 南波北浪称登岸,东客西宾认到家, 盲棒无声焉有喝,皮囊已烂岂昭光; 若教走透真消息,影影风风何处拿? v 话说孙小圣,受孙大圣指点,不觉妄心忽尽,邪念顿消。但招去铁棒,失了护身之宝,未免慌张。又听得孙大圣临行说,原在你耳中。似信不信,急向耳中摸索。只见一个绣花针端然在内;又恐怕不真,取出来迎风一晃,依旧是?条金箍铁棒。喜得个孙小圣满心松快道:“祖大圣神通广大如此,我佛如来又不知如何微妙?我倚着这条铁棒便打到天宫,真取祸之道也。”又思量道:“祖大圣说,不……

  • 国学名著《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 缘起首回 开宗明义闲评儿女英雄 引古证今演说人情天理 【清朝】 【文】 文康

    侠烈英雄本色,温柔儿女家风。两般若说不相同,除是痴人说梦。儿女无非天性,英雄不外人情。最怜儿女最英雄,才是人中龙凤。八句提纲道罢。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种小说,初名《金玉缘》,因所传的是首善京都一桩公案,又名《日下新书》。篇中立旨立言虽然无当于文,却还一洗秽语淫词,不乖于正,因又名《正眼法藏五十三参》。初非释家言也,后经东海吾了翁重订,题曰《儿女英雄传评话》。相传是太平盛世一个燕北闲人所作。据这燕北闲人自己说,他幼年在塾读书,适逢一日先生不在馆里,他读到“宰予昼寝”一章,偶然有些困倦,便把……

  • 国学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 - 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 【明朝】 【文】 吴承恩

    话表祭赛国王谢了唐三藏师徒获宝擒怪之恩,所赠金玉,分毫不受,却命当驾官照依四位常穿的衣服,各做两套,鞋袜各做两双,绦环各做两条,外备干粮烘炒,倒换了通关文牒,大排銮驾,并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约有二十里,先辞了国王。众人又送二十里辞回。伏龙寺僧人送有五六十里不回,有的要同上西天,有的要修行伏侍。行者见都不肯回去,遂弄个手段,把毫毛拔了三四十根,吹口仙气,叫“变!”都变作斑斓猛虎,拦住前路,哮吼踊跃。众僧方惧,不敢前进,大圣才引师父策马而去。少时间,去得远了,众僧……

  • 国学名著《后西游记》

    《后西游记》 - 第二十七回 唐长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骗 【近现代】 【文】 雪花飘

    诗曰: 秦州牛吃草,益州马腹胀; 天下觅医人,炙猪左臀上。 续曰: 哑人偏会说,聋人偏会听; 何况不聋哑,几时得清净? 又曰: 农夫独耕田,天下人吃饭。 民力久已忘,帝力又何憾! 唐长老与小行者、猪一戒、沙弥四人,归并了一心,遂扫除去十恶,一时功业几同于上天之无臭,大家欢欢喜喜,依旧西行。一路上检点程途,早已行过了一半,十分得意,便不觉有餐风宿水之劳。又行了月余,忽望见一座城池。唐长老道:“前面城池高大,想是帝王都会,比不得山野之处,进去须要小心谨慎,先问明他的国名、禁约,好去倒换关文。”大家……

  • 国学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 - 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 【明朝】 【文】 吴承恩

    却说那孙大圣兄弟三人,按下云头,径至朝内,只见那君臣储后,几班儿拜接谢恩。行者将菩萨降魔收怪的那一节,陈诉与他君臣听了,一个个顶礼不尽。正都在贺喜之间,又听得黄门官来奏:“主公,外面又有四个和尚来也。”八戒慌了道: “哥哥,莫是妖精弄法,假捏文殊菩萨哄了我等,却又变作和尚,来与我们斗智哩?”行者道:“岂有此理!”即命宣进来看。众文武传令,着他进来。行者看时,原来是那宝林寺僧人,捧着那冲天冠、碧玉带、赭黄袍、无忧履进得来也。行者大喜道:“来得好!来得好!”且教道人过来,摘下包巾,戴上冲天冠;脱了……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