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经 shū jīng

    shūjīng

    书名。相传由孔子所授,记三代以上的典谟训诰。原本百篇,亡于秦火,其后有今文、古文二种。今文尚书系汉初伏生口授于错,凡二十九篇;古文尚书系汉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在壁中所得的竹简尚书,科斗文,共四十六卷。汉孔安国曾献古文尚书于武帝,而未得立于学官,后遂亡失;至东晋时,梅赜所献之古文尚书五十八篇,其中二十五篇宋以来即疑其伪,然自孔颖达作五经正义,即用梅本,至今仍为一般所诵习。亦称为『尚书』。 【查看详细解释
  • 今文 jīn wén

    jīnwén

    汉代经学家指当时流行的隶书,称为『今文』。相对于籀书的『古文』而言。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表、笺、状、策……今文赞铭,凡二百九十一篇。』 【查看详细解释
  • 今文尚书 jīn wén shàng shū

    jīnwénshàngshū

    书名。汉初伏生所传,口授错以汉隶书写。二十九篇。古尚书因遭秦焚书而亡佚,而错以汉隶所写成的尚书,因有别于古尚书,故称为『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查看详细解释
  • 伏胜 fú shèng

    shèng

    人名。字子贱,生卒年不详,汉初济南人。秦时曾为博士。汉文帝欲求其治尚书,因年已九十余岁,年迈不能行,遂遣错往受,得伏胜口授尚书二十九篇,是为今文尚书。或称为『伏生』。 【查看详细解释
  • 欧阳生 ōu yáng shēng

    ōuyángshēng

    人名。字和伯,汉千乘(今山东省高苑县治)人。为西汉经学家。事伏生,受尚书。授儿宽,宽授生子,世代相传,八世为博士,以传业显名,由是尚书世有欧阳氏之学,与大、小夏侯氏三家并立于学官。即今文尚书中之齐学。 【查看详细解释
  • 逸书 yì shū

    shū

    1.久经散逸的古书。2.汉武帝末,鲁恭王整修孔子故居时于复壁里所发现的尚书篇章。较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多出十六篇,号称古文尚书。 【查看详细解释
  • 今古学派 jīn gǔ xué pài

    jīnxuépài

    研究经学的两大学派。秦朝时,始皇焚书,使许多经书亡佚。西汉初年,官方乃请遗老、长者口授经书,而以当时所使用的隶书记录成书,称为『今文』。后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皆以古籀文书写,称为『古文』。又河间献王亦称其得古文经传。当时经师多不信古文。东汉末,服虔、马融、郑玄皆尊习古文,古文经学遂昌盛。今所传十三经注疏,多取古文学派之说;西汉今文学说,仅存公羊传的何休注。 【查看详细解释
  • 古文经 gǔ wén jīng

    wénjīng

    先秦古文所写就的经籍,不同于用汉隶书写的今文经。如古文尚书。 【查看详细解释
  • 孔安国 kǒng ān guó

    kǒngānguó

    人名。(公元前156?~前74?)孔子十二世孙,西汉大儒。治古文尚书,以今文读之,又作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查看详细解释
  • 皮锡瑞 pí xī ruì

    ruì

    人名。(公元1850~1908)字鹿门,一字麓云,称所居为师伏堂,学者称师伏先生,湖南善化人,为清代的经学家。历主湖南龙潭书院﹑江西经训书院讲席,早年工诗及骈文,晚岁博贯群经,创通大义。着有今文尚书考证﹑王制笺﹑六艺论疏证等数十种。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夏侯”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春秋时建立杞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 家族名人 夏侯婴:西汉沛县人,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 夏侯玄:三国魏人。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曹爽辅政,玄为爽姑子,任魏征西将军,掌管雍凉州军事。司马懿杀爽,玄亦被废黜。后与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谋杀司马师,事泄被杀,夷三族。玄规格局度,负…

  • 拼音: shàng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imkf

    【基本释义】尚shàng还(h俰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尊崇,注重:尚武。尚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时尚。矜夸,自负:自尚其功。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庶几,差不多: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姓。笔画数:8;部首:小;笔顺编号:24325251
  • 今文经 jīn wén jīng

    jīnwénjīng

    汉朝时,由年老的经师口授,其弟子用当代通用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称为『今文经』。如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公羊、谷梁传的春秋经等皆是属于今文经。 【查看详细解释
  • 保残守缺 bǎo cán shǒu quē

    bǎocánshǒuquē

    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查看详细解释
  • 仪礼 yí lǐ

    书名。十三经之一。汉儒称为『礼经』,或单称『礼』。汉代已残阙,当时所传有三本:戴德本、戴圣本、刘向别录本。今通行本为郑玄注、贾公彦疏之刘向别录本,十七篇。论述冠、婚、射、丧、饮、祭等礼之仪节。其经文亦有今古文之别,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为今文,鲁恭王得自孔宅者为古文,五十六篇,其十七篇与今文同,而字多异,十七篇外,则为逸礼。郑玄注参用今古文二本。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或称为『礼经』、『士礼』。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公羊”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以祖上名字为氏。据《尚友录》上指出,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得姓。春秋时,鲁国有位才学出众的人物,叫做公孙羊孺,他的后代子孙便取祖上名字中公羊二字为姓,称公羊氏。 家族名人 公羊高:战国时候的著名学者,齐国人,承继发扬孔子的儒学,为卜子夏高徒,他讲学有《春秋传》一书,也叫《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到汉初,他玄孙公羊寿,邀集了研究公羊高的学者,辑录成《春秋公羊传》。何休又作《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

  • 骐骥一毛 qí jì yī máo

    máo

    比喻珍品的极小部分。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偷诗 【唐朝】 【诗】 孟郊

    饿犬齰枯骨,自吃馋饥涎。今文与古文,各各称可怜。亦如婴儿食,饧桃口旋旋。唯有一点味,岂见逃景延。绳床独坐翁,默览有所传。终当罢文字,别著逍遥篇。从来文字净,君子不以贤。

  • 古文旧书 gǔ wén jiù shū

    wénjiùshū

    先秦古文所写的典籍,有别于今文。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 【查看详细解释
  • 三家诗 sān jiā shī

    sānjiāshī

    汉时传授诗经的三家:鲁人申培所传为鲁诗、齐人辕固所传为齐诗、燕人韩婴所传为韩诗,均属今文经,立于学官,合称为『三家诗』。今仅存其遗说,独韩诗外传犹存。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