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道经邦 lùn dào jīng bāng

    lùndàojīngbāng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查看详细解释
  • 坐而论道 zuò ér lùn dào

    zuòérlùndào

    本指大臣随侍帝王讲论政事。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抱朴子˙内篇˙明本:『又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国之有道,贫贱者耻焉。』后指空谈大道理而不实践。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带白,坐而论道者,又充路盈寝,黄幄玉阶之内,饱其尺牍矣。』 【查看详细解释
  • 三公 sān gōng

    sān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个官位:(1)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2)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上:『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职官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马为三公。』亦称为『三司』。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或称为『三师』。 【查看详细解释
  • 经邦 jīng bāng

    jīngbāng

    治理国家。书经˙周官:『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理。』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吾观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 【查看详细解释
  • 论道经邦 lùn dào jīng bāng

    lùndàojīngbāng

    文事、武功两件治理国家的大事。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维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唐˙韩愈˙上宰相书:『幸今天下无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职;钱谷甲兵之问,不至于庙堂;论道经邦之暇,舍此宜无大者焉。』 【查看详细解释
  • 燮理阴阳 xiè lǐ yīn yáng

    xièyīnyáng

    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查看详细解释
  • 燮理阴阳 xiè lǐ yīn yáng

    xièyīnyáng

    燮理,调治。阴阳,相对立的事。燮理阴阳指调和治理国家大事。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俺为官的,则要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沁园春(寿共大卿恕斋治易) 【宋朝】 【词】 刘仙伦

    周易一书,更三圣人,深切著明。凡变通动静,有形有象,盈虚消息,时止时行。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来今无两心。褰帷暇,手韦编不置,聊以娱情。如今祝寿殷勤。请得以推评理致新。看九重有命,晋侯锡马,三公论道,鼎足承君。同厥震男,拔乎泰茹,玉笋班中联步什。贤奋建,定丰亨豫大,扬夬王庭。

  • 经邦论道 jīng bāng lùn dào

    jīngbānglùndào

    治理国家,谈论道理。隋书˙卷三十七˙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群音类选˙官腔类˙卷八˙四德记˙三元报捷:『今朝喜得登廊庙,佐明君经邦论道,这都是辛苦中博来荣耀。』 【查看详细解释
  • 论道 lùn dào

    lùndào

    辩析思考精奥的道理。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吾观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何不让有才德者主之?』 【查看详细解释
  • 台阶 tái jiē

    táijiē

    1.本指三台星,古人以为有三公之象,因用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辅重臣。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传:『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章怀太子˙注:『言三公上象天之台阶,下与人君同体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内谟帷幄,外曜台阶。远无不肃,迩无不怀。』2.敬称他人的居处。如:『请问台阶何处?』3.砖石砌成,可供上下的阶梯。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忽上了台阶,进入屋内,只见榻上有一个人卧着。』4.比喻事情有转圜的余地或机会。如:『只要你给他一个台阶下,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了 。』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槐 sān huái

    sānhuái

    周代宫庭外植有三棵槐木,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周礼˙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后用以比喻三公。晋书˙卷七十五˙荀崧传:『生有三槐之望,没无鼎足之名,宠不增于前秩,荣不副于本望,此一时愚智所慷慨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尚书》

    《尚书》 - 周书·周官 【先秦】 【文】 先秦诸子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冢宰掌邦治,统百…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待漏院记 【宋朝】 【文】 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

  • 司徒 sī tú

    1.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大司徒,为六卿之一,掌理教化。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改为司徒,主管教化,与大司马、大司空并为三公。魏沿用,但三公仅为虚衔,不涉朝政。隋唐以后三公参议政事。历代沿用,至明代而废。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2.复姓。如唐代有司徒映。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gǔn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uceu

    【基本释义】衮gǔn古代君王等的礼服:衮服。衮衣。衮冕。华衮(色彩绚丽的官服)。笔画数:10;部首:衣;笔顺编号:4134543534
  • 台槐 tái huái

    táihuái

    台,古代以三台星象征三公。见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传˙章怀太子˙注引春秋元命包。槐,周时在宫廷之外,种有槐树三棵,做为三公朝见天子时所立之位。见周礼˙秋官˙朝士。后以台槐称三公等宰辅重臣。晋书˙卷四十四˙郑袤传˙史臣曰:『此数公者,或以雅望处台槐,或以高名居保傅,自非一时之秀,亦曷能至于斯。』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槐九棘 sān huái jiǔ jí

    sānhuáijiǔ

    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槐九棘 sān huái jiǔ jí

    sānhuáijiǔ

    周代宫庭外植有槐树和棘树,天子会见群臣时,三公面向三槐而立,群臣立于左右九棘之下。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后用以比喻三公九卿。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诚恐陛下日月之明有所不照,四聪之听有所不闻,乞下臣章,咨之群贤,使三槐九棘议臣罪戾。』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 【唐朝】 【诗】 李隆基

    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