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保太监 sān bǎo tài jiàn

    sānbǎotàijiàn

    明成祖太监郑和,小字三保,故称为『三保太监』。见『郑和』条。 【查看详细解释
  • 郑和 zhèng hé

    zhèng

    人名。(公元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明云南人。成祖时为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查看详细解释
  • 五鬼闹判 wǔ guǐ nào pàn

    guǐnàopàn

    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查看详细解释
  • 施谋设计 shī móu shè jì

    shīmóushè

    运用智慧,策划计谋。孤本元明杂剧˙云台门˙头折:『则要您运机筹于家为国,仗英雄施谋设计。』孤本元明杂剧˙下西洋˙第四折:『谁想太监三保,施谋设计,乘舟骗海,取了许多宝物。』亦作『施谋用计』、『施谋用智』。 【查看详细解释
  • 航海节 háng hǎi jié

    hánghǎijié

    民国四十四年,我国航海人士,为纪念明朝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所开创海洋事业的伟迹,特呈准定郑和首次出航日七月十一日为航海节。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刘大夏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天顺中,朝廷好宝玩。中贵言,宣德中尝遣太监王三保使西洋①,获奇珍无算。帝乃命中贵至兵部,查王三保至西洋水程。时刘大夏为郎,项尚书公忠令都吏检故牒,刘先检得,匿之。都吏检不得,复令他吏检。项诘都吏曰:“署中牍焉得失?”刘微笑曰:“昔下西洋,费钱谷数十万,军民死者亦万计。此一时弊政,牍即存,尚宜毁之,以拔其根,犹追究其有无耶?”项耸然,再揖而谢,指其位曰:“公达国体,此不久属公矣②。” 又,安南黎灏侵占城池,西略诸土夷,败于老挝。中贵人汪直欲乘间讨之,使索英公下安南牍。大夏匿弗予。尚书为榜…

  • 鼻烟 bí yān

    yān

    用鼻子吸入的粉状烟末。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气味,可装在鼻烟壶里随身携带。鼻烟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明朝永乐年间三保太监下南洋时带回,或说是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开始传入我国。红楼梦˙第五十二回:『王太医又来诊视,另加减汤剂。虽然稍减了烧,仍是头疼。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他嗅些,痛打几个喷嚏就痛快了。』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yān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udjn

    【基本释义】阉(閹)yān割去男人的或雄性动物的生殖器:阉鸡。阉割。太监,封建时代的宦官:阉人。阉党。阉竖。阉寺(指宦官)。阉宦。笔画数:11;部首:门;笔顺编号:42513425115
  • 罗雀掘鼠 luó què jué shǔ

    luóquèjuéshǔ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查看详细解释
  • 漠不相关 mò bù xiāng guān

    xiāngguān

    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查看详细解释
  • 凤凰山 fèng huáng shān

    fènghuángshān

    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叙述唐将马三保随军征东,奉命探查凤凰山,被守将盖贤谟擒住,劝降不从,遂被剁去四肢。后幸被尉迟恭所救,但终因伤重自杀而亡。 【查看详细解释
  • 黄门 huáng mén

    huángmén

    1.黄色的宫门。唐˙杜佑˙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侍中:『凡禁门黄闼,故号黄门。』2.职官名:(1) 秦汉时均置,晋以后称门下省,唐开元中一度更名为黄门省。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颜师古˙注:『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亦称为『门下省』。(2) 散骑之官,因隶属门下省,称为『『黄门侍郎』,简称为『黄门』。如晋朝潘岳官散骑侍郎,后世称为『潘黄门』。3.太监。东汉时黄门令、中黄门等官均太监所任,故称太监为『黄门』。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丕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水浒传˙第二回:『殿下在庭心里和小黄门踢气球,你自过?黄门鼓吹 【查看详细解释
  • 刑臣 xíng chén

    xíngchén

    宦官、太监。因太监须割除生殖器官,如同受刑一般,故称为『刑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行者甚众,岂唯刑臣。』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上:『刑臣石显用事。』 【查看详细解释
  • 中官 zhōng guān

    zhōngguān

    宦官、太监。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官结党,今日可乘势尽诛之。』[似]太监 【查看详细解释
  • 司礼 sī lǐ

    职官名:(1)南北朝尚书省有祠部尚书,隋改为礼部,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礼部为司礼,礼部尚书为司礼太常伯,咸亨元年恢复旧称。(2) 明宦官有司礼监,置提照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等,负责宫廷礼仪,内外奏章,中叶以后权任甚重,势陵宰相。 【查看详细解释
  • 寺人 sì rén

    rén

    古称宫内供使令的小臣。即后世所称的宦官、太监。诗经˙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内押班张迪者,帝所亲幸之寺人也。』[似]太监、宦官 【查看详细解释
  • 腐人 fǔ rén

    rén

    太监的别名。见『太监』条。 【查看详细解释
  • 阉宦 yān huàn

    yānhuàn

    太监。三国演义˙第二回:『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大祸。』幼学琼林˙卷一˙文臣扬『太监掌阉门之禁令,故曰阉宦。』亦作『奄宦』。 【查看详细解释
  • 宦官 huàn guān

    huànguān

    1.太监。旧时宫中侍奉君王及其家属的官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传˙郑众传:『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或称为『宦者』、『宦侍』。2.官吏的通称。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谁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似]1.太监、寺人、阉人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huàn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pahh

    【基本释义】宦huàn官,做官:官宦。仕宦。宦海。宦游。阉人,太监:宦官。姓。笔画数:9;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25125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