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金刚经》

    《金刚经》 - 不受不贪 【汉朝】 【文】 佚名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 地藏菩萨 dì zàng pú sà

    zàng

    佛教菩萨。四大菩萨之一。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说法,他原是婆罗门子,曾祈求释迦牟尼帮他邪恶的母亲脱离地狱。后誓度尽地狱中一切众生。他被认为是菩萨大愿的代表。虽然地藏菩萨本愿经可能是中国人撰写的,但不会因此影响中国佛教徒对他的信仰。传说他曾化身投生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肉身不坏,因此九华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的像多作比丘相,有光环,两眉间蓄发一簇,手持法杖。亦作『地藏』、『地藏王』、『地藏王菩萨』。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金刚经》

    《金刚经》 - 妙行无住 【汉朝】 【文】 佚名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 国学名著《地藏经》

    《地藏经》 - 见闻利益 【文】 佚名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绿毫相光、大绿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庆云毫相光、大庆云毫相光、千轮毫光、大千轮毫光、宝轮毫光、大宝轮毫光、日轮毫光、大日轮毫光、月轮毫光、大月轮毫光、宫殿毫光、大宫殿毫光、海云毫光、大海云毫光。 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

  • 四大名山 sì dà míng shān

    míngshān

    中国佛教传说山西五台山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故将此四山视为佛教胜地,合称为『四大名山』。 【查看详细解释
  • 泥菩萨过江 ní pú sà guò jiāng

    guòjiāng

    (歇后语)自身难保。因泥塑的菩萨一落入水中就溶化了,所以无法保佑他人。比喻自顾不暇,更谈不上要去帮助别人。如:『这件事你求我有什么用,现在我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或作『土菩萨过江』、『泥菩萨落水』、『泥菩萨过河』。 【查看详细解释
  • 菩萨戒 pú sà jiè

    jiè

    修学大乘菩萨应受持的戒律。但有关菩萨戒的内容,诸经律论的说法,互有差别。流传中国的是梵网和地持瑜伽两种,其中以梵网为主流,中国比丘除受比丘戒外,一般也受菩萨戒。或称为『大乘菩萨戒』﹑『大乘戒』。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地藏经》

    《地藏经》 - 如来赞叹 【文】 佚名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尔时世尊告普广…

  • 波罗夷 bō luó yí

    luó

    修行者所遵守的根本戒律。为梵语16.16.的音译。在大乘菩萨戒律中,犯戒者要被逐出僧团,且不能成为菩萨。四分律˙卷一:『云何名波罗夷?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法者不复成比,故名波罗夷。』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若菩萨为利养故自赞毁他,是名菩萨波罗夷。』 【查看详细解释
  • 观世音菩萨 guān shì yīn pú sà

    guānshìyīn

    佛教菩萨名。为阿弥陀佛的左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征,当众生有苦难时,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即可获得解脱苦厄。他还会就众生的因缘,化作种种不同的身分度化之。因此又有各种别称,如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马郎妇观音等,合计中日关于观世音的别称,共有三十三。又名三十三身。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经典作男子,唐以后常作女相。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萨。观世音或译作『观自在』,古译作光世音,略称为『观音』。亦称为『『大士』、『观世音』、『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观音妈』、『观音大士』。 【查看详细解释
  • 大悲咒 dà bēi zhòu

    bēizhòu

    佛教咒语之一。代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之内证功德的真言。载于菩提流志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金刚智译的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不空译的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及其他译家所翻译的密续中。但咒文各经互异。现在通行的大悲咒,系出自伽楚达磨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此咒是汉地佛教徒最常持念的咒语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 - 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明朝】 【文】 吴承恩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心中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至如今我归正道,他还是邪魔。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好行者,躲离了六个小妖,展开翅,飞向前边,离小妖有十数里远近,摇身一变,变作个牛魔王,拔下几根毫毛,叫“变!”即变作几个小妖。在那山凹里,驾鹰牵犬,搭驽张弓,充作打围的样子,等候那六健将。那一伙厮拖厮扯,正行时,忽然看见牛魔王坐在中间,慌得兴烘掀、掀烘兴扑的跪……

  • 国学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 -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明朝】 【文】 吴承恩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防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暨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沓。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这一篇词,名《苏武慢》。话表我佛如来,辞别了玉帝,回至雷音宝刹,但见那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无边菩萨,一个个都执着幢幡宝盖,异宝仙花,摆列在灵山仙境.婆罗双林之下接迎。如来驾住祥云,对众道:“我以甚深般苦,遍现三界……

  • 国学名著《地藏经》

    《地藏经》 - 地神护法 【文】 佚名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尚有毕竟。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

  • 天女散花 tiān nǚ sàn huā

    tiānsànhuā

    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金刚经》

    《金刚经》 - 善现启请 【汉朝】 【文】 佚名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 国学名著《金刚经》

    《金刚经》 - 究竟无我 【汉朝】 【文】 佚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 普门品 pǔ mén pǐn

    ménpǐn

    书名。为妙法莲华经中的一品,全名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内容主要叙述佛陀解释观世音菩萨名称的缘由,宣说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能除一切苦恼的不可思议力量,及观世音菩萨如何以三十二种形相,为众生方便说法等事。自晋竺法护汉译以来,即普受信仰,成为中国佛教徒最常课诵的经典之一。现在一般流通的本子,皆取鸠摩罗什翻译的长行及隋阇那崛多的偈文合并刊行。亦称为『观音经』。 【查看详细解释
  • 菩萨 pú sà

    1.佛教用语。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全名为『菩提萨埵』,意译作觉有情。其义有二:一、专指成佛前的悉达多太子。修行本起经˙卷下:『菩萨见此众生品韹展转相吞,慈心愍伤,即于树下得第一禅。』二、指具备自利、利他的大愿,追求无上觉悟境界,并且已证得性空之理的众生。菩萨所觉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罗汉之上。佛说十地经˙卷二:『菩萨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舍意乐已,为欲救拔一切有情,转更访求世出世间诸利益事。』初刻拍惊案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使夫妻得相见。』2.尊称乐善好施的好人。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小的送他到广东家里,他家亲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谢了老爷的恩典;又都磕小的头,叫小的是「菩萨」。』 【查看详细解释
  • 大士 dà shì

    shì

    1.佛教对菩萨的通称。见『观世音菩萨』条。2.特指观世音菩萨。清˙佚名˙小青传:『吾闻东方佛无量,而世多专礼大士者何?』 【查看详细解释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