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婆 tí pó

    人名。梵语DeVa的音译,意译作天,又称圣天。印度佛教中观派的创始人龙树的弟子。斯里兰卡人,约生存于公元三世纪。以智辨著称,常与外道辩论,后遭外道暗杀而死。有百论、四百论、百字论等流传下来,都是中观派的重要作品。 【查看详细解释
  • 回邪入正 huí xié rù zhèng

    huíxiézhèng

    犹言改邪归正。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门论 shí èr mén lùn

    shíèrménlùn

    佛教典籍。鸠摩罗什译,一卷。内容分十二门解释大乘空观。中国佛教三论宗,将它和中论、百论合称『三论』。是三论宗主要依据的论典。在中国和日本颇受重视。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论宗 sān lùn zōng

    sānlùn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要以研习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百论而得名。源于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师徒讲习,至隋吉藏集大成,是中国佛教诸宗中最接近印度中观思想的一派,至唐代渐趋没落。 【查看详细解释
  • 百论 bǎi lùn

    bǎilùn

    书名。提婆着,天亲释,鸠摩罗什译。梵本二十三品,品五偈,合有百偈,故称为『百论』。该书以空的哲理来批判异论,后成为三论宗所依据的三部主要论书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大智度论 dà zhì dù lùn

    zhìlùn

    佛教典籍。一百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注释本。古来传说作者为龙树。据说全书约合汉文千余卷,鸠摩罗什以秦人好简,故节译成百卷。书中引述资料丰富,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观派的重要著作。三论宗将它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为『四论』。或称为『大论』、『智度论』、『智论』。 【查看详细解释
  • 吉藏 jí zàng

    zàng

    人名。隋、唐高僧(549~623)。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创始人。先世是西域安息人,后移居交广(今越南、广西),又迁居金陵。七岁时从法朗出家,十九岁开始为大众复述,即受称誉。陈末天下大乱,吉藏和一些同学前往各寺,搜集佛教文疏,所以他涉猎的典籍非常广泛。隋朝统一后,移住会稽(今浙江绍兴)秦望山嘉祥寺,弘传佛法,从他学法者多达千余人,世称『嘉祥大师』。后受隋炀帝之请,住长安日严寺,完成三论注疏。唐初,高祖在长安设立十大德统领僧众,吉藏也名列其中。晚年住延兴寺,武德六年圆寂。着有三论玄义一卷、中观论疏十卷、百论疏三卷、法华经玄论十卷等传世。 【查看详细解释
  • 鸠摩罗什 jiū mó luó shí

    jiūluóshí

    人名。生卒年不详。为梵语16.的音译,义为童寿。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父籍天竺,而鸠摩罗什则生于西域的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七岁随母亲出家。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秦弘始三年姚兴派人迎入长安,翻译佛典。共译出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成实论等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成就,不仅在于系统的介绍般若、中观之学,在翻译上更一改过去滞文格义的现象,辞理圆通,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开辟后来宗派的义海。弟子多达三千人,著名者数十人,其中以僧肇、僧叡、道融、道生最着,称『什门四圣』。著作不多且多亡佚,有十喻诗、通三世论等传世。简称为『罗』、『什』。 【查看详细解释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