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元朝】 脱脱阿鲁图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
脱脱,阿鲁图等《宋史》
《宋史》 【元朝】 脱脱,阿鲁图等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修撰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

《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

《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

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有很好的条件著述。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

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担;王安石变法改革官制后,主要由秘书省负责。官修的当代史有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记载宰相、执政议事及与皇帝问对的时政记,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月日编的日历,详细记载典章制度的会要,还有编年体的“实录”和纪传体的“国史”。

元末修撰的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旧有宋朝国史编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

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三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例如,从《宋史·食货志》中,不仅可以看到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和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还可以看到宋代高度发展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许多天文气象资料、科学数据以及关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丰富史料。

除官修的当代史外,私撰述的历史著作也不少,像南宋初年史学家李焘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一代史实;南宋孝宗时的史学家徐梦莘修撰的《三朝北盟会编》,专记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和战的关系。

因此元朝修《宋史》时,拥有足够的资料。以志来说,《宋史》共十五志,一百六十二卷,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仅次于列传。其例目之多,分量之大,也是二十五史所仅见。其中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还包括职官的食邑、荫补、俸禄等,从中可以看出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此外,《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编得也比较好。《宋史》的志书基本上能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查看该书籍完整介绍

目录分页

  • 《宋史》 志 ▪ 志·卷七十四

    ◎礼二十四(军礼)○祃祭阅武受降献俘田猎打球救日伐鼓祃,师祭也,宜居军礼之首。讲武次之,受降、献俘又次之。田猎以下,亦各以类附焉。军前大旗曰牙,师出必祭,谓之祃。后魏出师,又建纛头旗上。太宗征河东,...

  • 《宋史》 志 ▪ 志·卷七十五

    ◎礼二十五(凶礼一)○山陵山陵、谥祔、服纪、葬仪与士庶之丧制为凶礼。其上陵忌日,汉仪如吉祭。宋制,是日禁屠杀,设素馔,辍乐举哭,素服行事,因以类附焉。太祖建国,号僖祖曰钦陵,顺祖曰康陵,翼祖曰定陵,...

  • 《宋史》 志 ▪ 志·卷七十六

    ◎礼二十六(凶礼二)○园陵濮安懿王园庙秀安僖王园庙庄文景献二太子欑所上陵忌日皇后园陵。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皇太后杜氏崩于滋德殿。三日,百官入临。明日大敛,欑于滋福宫,百官成服,中书、门下、文武百僚...

  • 《宋史》 志 ▪ 志·卷七十七

    ◎礼二十七(凶礼三)○外国丧礼及入吊仪诸臣丧葬等仪凡外国丧,告哀使至,有司择日设次于内东门之北隅,命官摄太常卿及博士赞礼。俟太常卿奏请,即向其国而哭之,五举音而止。皇帝未释素服,人使朝见,不宣班,不...

  • 《宋史》 志 ▪ 志·卷七十八

    ◎礼二十八(凶礼四)○士庶人丧礼服纪士庶人丧礼。开宝三年十月,诏开封府:禁丧葬之家不得用道、释威仪及装束异色人物前引。太平兴国七年正月,命翰林学士李昉等重定士庶丧葬制度。昉等奏议曰:"唐大历七年,诏...

  • 《宋史》 志 ▪ 志·卷七十九

    ◎乐一有宋之乐,自建隆讫崇宁,凡六改作。始,太祖以雅乐声高,不合中和,乃诏和岘以王朴律准较洛阳铜望臬石尺为新度,以定律吕,故建隆以来有和岘乐。仁宗留意音律,判太常燕萧言器久不谐,复以朴准考正。时李照...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

    ◎乐二景祐三年七月,冯元等上新修《景祐广乐记》八十一卷,诏翰林学士丁度、知制诰胥偃、直史馆高若讷、直集贤院韩琦取邓保信、阮逸、胡瑗等钟律,详定得失可否以闻。九月,阮逸言:"臣等所造钟磬皆本于冯元、宋...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一

    ◎乐三元丰三年五月,诏秘书监致仕刘几赴详定所议乐,以礼部侍郎致仕范镇与几参考得失。而几亦请命杨杰同议,且请如景祐故事,择人修制大乐。诏可。初,言大乐七失:一曰歌不永言,声不依永,律不和声。盖金声舂容...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二

    ◎乐四崇宁四年七月,铸帝鼐、八鼎成。八月,大司乐刘昺言:"大朝会宫架旧用十二熊罴按,金錞、箫、鼓、觱篥等与大乐合奏。今所造大乐,远稽古制,不应杂以郑、卫。"诏罢之。又依昺改定二舞,各九成,每三成为一...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三

    ◎乐五高宗南渡,经营多难,其于稽古饰治之事,时靡遑暇。建炎元年,首诏有司曰:"朕承祖宗遗泽,获托臣民之上,扶颠持危,夙夜痛悼。况于闻乐以自为乐,实增感于朕心。"二年,复下诏曰:"朕方日极忧念,屏远声...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四

    ◎乐六光宗受禅,崇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暨寿圣皇太后尊号,寿皇乐用《乾安》,寿圣、寿成乐用《坤安》,三殿庆礼,在当时侈为盛仪。寻以礼部、太常寺言:"国朝岁飨上帝,太祖肇造王业,则配冬飨于圜丘;太宗混一...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五

    ◎乐七(乐章一)○郊祀祈谷雩祀五方帝感生帝建隆郊祀八曲降神,《高安》在国南方,时维就阳。以祈帝祉,式致民康。豆笾鼎俎,金石丝簧。礼行乐奏,皇祚无疆。皇帝升降,《隆安》步武舒迟,升坛肃祗。其容允若,于...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六

    ◎乐八(乐章二)○明堂大飨皇地祇神州地祇朝日夕月高禖九宫贵神景祐大享明堂二首真宗配位奠币,《诚安》思文圣考,对越在天。侑神作主,奉币申虔。酌献,《德安》偃革兴文,封峦考瑞。威烈巍巍,允膺宗祀。皇祐亲...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七

    ◎乐九(乐章三)○太庙常享禘袷加上徽号郊前朝享皇后别庙建隆以来祀享太庙一十六首迎神,《礼安》肃肃清庙,奉祠来诣。格思之灵,如在之祭。克谨威仪,载严容卫。降福孔皆,以克永世。皇帝行,《隆安》工祝升阶,...

  • 《宋史》 志 ▪ 志·卷八十九

    ◎乐十一(乐章五)○祀岳镇海渎祀大火祀大辰大中祥符五岳加帝号祭告八首迎神,《静安》钟石既作,俎豆在前。云旗飞扬,神光肃然。当驾飚欻,来乎青圆。言备缛礼,享兹吉蠲。册入门,《正安》节彼乔岳,神明之府。...

热门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