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 nā

    姓。如明代有那鉴。又:ㄋㄚˋ(02930)ㄋㄟˋ(02953)ㄋㄚˇ(02920)ㄋㄟˇ(02949)ㄋㄨㄛˊ(03131) 【查看详细解释
  • 那 nà

    指示词。指比较远的人﹑事﹑物。相对于『这』。如:『我很喜欢那个人。』﹑『那件东西你要不要?』宋˙辛弃疾˙丑奴儿˙千峰云起词:『山那畔,别有人间。』表承接﹑转折的语气。如:『你要是没空,那我找别人陪我去。』又:ㄋㄟˋ(02953)ㄋㄚˇ(02920)ㄋㄟˇ(02949)ㄋㄚ16.(02916)ㄋ... 【查看详细解释
  • 那 nǎ

    表示疑问。如:『他去那里了?』唐˙王建˙寒食行:『纸钱那得到黄泉?』怎。宋˙辛弃疾˙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词:『那堪愁上更添愁。』又:ㄋㄚˋ(02930)ㄋㄟˋ(02953)ㄋㄟˇ(02949)ㄋㄚ16.(02916)ㄋㄨㄛˊ(03131) 【查看详细解释
  • 那 nuó

    nuó

    移动。同『挪』。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新人那步过高堂。』1.多。诗经˙小雅˙桑扈:『受福不那。』郑玄˙笺:『那,多也。』2.安定。诗经˙小雅˙鱼藻:『有那其居。』郑玄˙笺:『那,安貌。』如何﹑奈何。左传˙宣公二年:『弃甲则那?』杜预˙注:『那犹何也。』唐˙杜甫˙夜归诗:『白头老罢舞复歌,... 【查看详细解释
  • 那 nǎ

    表示疑问。通『述。为『那(ㄋㄚˇ)一』合音成ㄋㄞˇ,再转成ㄋㄟˇ。如:『王维是那朝代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县里人那个不晓得?』又:ㄋㄚˋㄋㄟˋㄋㄚˇㄋㄚ16.ㄋㄨㄛˊ 【查看详细解释
  • 那 nà

    指示词。单数用法,指比较远的人﹑事﹑物。为『那(ㄋㄚˋ)一』合音成ㄋㄞˋ,再转成ㄋㄟˋ。如:『我很欣赏那个人。』又:ㄋㄚˋㄋㄚˇㄋㄟˇㄋㄚ16.ㄋㄨㄛˊ 【查看详细解释
  • 么那 me nà

    me

    表疑问的语助词。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同知见正末科云:「父亲!这几日怎生不见你来家吃茶?」正末云:「我可是敢来么那!」』明˙高明˙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贴云:「相公!你弹错了。」生云:「呀!我弹个思归引出来。」贴云:「怎地害风么那?」』 【查看详细解释
  • 兀那 wù nà

    1.那、那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圣驾到来,急忙迎接者。』水浒传˙第四回:『兀那汉子,你那桶里甚么东西?』2.语助词,无意义。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垓心里手着枪,杀场上硬睁着眼,哥也!敢战兀那三千合我也不倦惮。』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我可敢一直... 【查看详细解释
  • 剎那 chà nà

    chà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 【查看详细解释
  • 掇那 duō nuó

    duōnuó

    借贷。醉醒石˙第十四回:『本日缺用,某家可以掇那。』 【查看详细解释
  • 支那 zhī nà

    zhī

    中国。梵语的音译。原见于汉译佛典,系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日本尚沿用之。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三:『震旦,或曰支那,亦云真丹,此翻为思惟,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计诈,故以为名,即今此汉国是也。』或译作『真丹』、『真旦』、『振旦』、『震旦』、『神丹』。 【查看详细解释
  • 无那 wú nuó

    nuó

    无可如何。唐˙杜甫˙奉寄高常侍诗:『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宋˙柳永˙定风波˙自春来词:『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亦作『无奈』。 【查看详细解释
  • 末那 mò nà

    大乘佛教瑜伽派八识中的第七种识。梵语manas的音译。意为意或思量。它是一切轮回的根源,因为它恒缘第八识以为自我,构成众生意识或潜意识上的我执。同时它也是第六识的根。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查看详细解释
  • 檀那 tán nà

    tán

    1.布施。为梵语16.的音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顾阿秀喜舍檀那物,崔俊臣巧会芙蓉屏。』2.施主。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三˙武平灵怪录:『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赋咏来诸郎。』 【查看详细解释
  • 痴那 chī nà

    chī

    出家人自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家中有一钴,可令痴那入内坐上,将三十斤铁盖盖定,下面烧起猛火烧煮,岂愁不死?』或作『痴衲』。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