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惩戒 chéng jiè

    chéngjiè

    1.拿以前的过失警戒自己。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2.责罚以示警戒。如:『公务员违法、失职时,应受惩戒。』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反]奖励 【查看详细解释
  • 懿戒 yì jiè

    jiè

    诗经大雅的篇名。根据诗序乃卫武公刺厉王以自警。即今诗经大雅抑篇。国语˙楚语上:『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戒严 jiè yán

    jièyán

    在战时或非常时期,所采取的军事管制措施。唐˙李商隐˙隋宫诗:『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江西宁王反乱,各路戒严。』[反]解严 【查看详细解释
  • 戒书 jiè shū

    jiè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2.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汉˙蔡邕˙独断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亦称为『戒敕』。 【查看详细解释
  • 戒体 jiè tǐ

    jiè

    佛教用语。指受戒者接受戒法之后,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下:『戒体者,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唐˙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具 jiè jù

    jiè

    1.古代祭祀、朝觐、会同、应接宾客等事应备的陈设器具。周礼˙天官˙小宰:『以掌祭祀、朝觐、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2.监所管理人员或警察,用以防止人犯脱逃、自杀、施暴或其他扰乱秩序行为的工具。依监狱行刑法第二十二条二项规定,戒具以脚镣、手梏、联锁、捕绳四种为限。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刀 jiè dāo

    jièdāo

    旧时僧人所佩的刀。董西厢˙卷二:『腰间戒刀,是旧时斩虎诛龙剑,一从杀害的众生厌,挂在壁上,久不曾拈。』西游记˙第二十二回:『悟空,取戒刀来,与他落发。』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勉 jiè miǎn

    jièmiǎn

    告诫勉励。如:『王老伯戒勉我们的话相当严正,令人动容。』[似]饬厉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口 jiè kǒu

    jièkǒu

    1.慎言。如:『言多必失,还是戒口为妙。』2.禁食。如:『肠胃有病,必须戒口一日。』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坛 jiè tán

    jiètán

    佛教用语。僧徒传戒之所。唐˙白居易˙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徐泗濠三州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序:『乃升讲座,乃登戒坛。』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备 jiè bèi

    jièbèi

    警戒防备,以防突袭或扰乱。国语˙晋语三:『内谋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习,戒备毕矣。』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宁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似]防备、警戒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尺 jiè chǐ

    jièchǐ

    1.旧日塾师惩责学生所用的镇尺。亦称为『戒方』。2.戒坛上和尚说戒时的法器,为两块小木,一俯一仰,可相击使鸣。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律 jiè lǜ

    jiè

    宗教徒所守的法规。唐˙杨?˙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恨深负米,荣暨击钟。爰持戒律,思答慈容。』亦称为『戒条』。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心 jiè xīn

    jièxīn

    戒备、警惕之心。槌˙君臣下:『戒心形于内,则容貌动于外矣。』唐˙元结˙元谟:『吾其颂昌人之道,为戒心之宝。』 【查看详细解释
  • 戒忌 jiè jì

    jiè

    1.禁忌。如:『入境问俗,才不会犯了当地人的戒忌。』2.对忌讳的事情心存警戒。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