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石笋行 【唐朝】 【诗】 杜甫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渔父词 【宋朝】 【词】 蒲寿宬

    野缆闲移石笋江。旁人争看老眉庞。铺月席,展风窗。飞来何处白鸥双。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诣徐卿觅果栽 【唐朝】 【诗】 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忆游天台寄道流 【唐朝】 【诗】 张佐

    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云龙出水风声急,海鹤鸣皋日色清。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涧拂衣轻。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长安县后亭看画 【唐朝】 【诗】 王建

    水冻横桥雪满池,新排石笋绕巴篱。县门斜掩无人吏,看画双飞白鹭鸶。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题李山人幽居 【唐朝】 【诗】 张籍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五粒小松歌 【唐朝】 【诗】 李贺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问江南物 【唐朝】 【诗】 白居易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 【唐朝】 【诗】 白居易

    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已遣平治行药径,兼教扫拂钓鱼船。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只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忆游天台寄道流 【唐朝】 【诗】 张祜

    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河亭 【唐朝】 【诗】 朱庆馀

    孤亭临绝岸,猿鸟识幽蹊。花落曾谁到,诗成独未题。潮痕经雨在,石笋与杉齐。谢守便登陟,秋来屐齿低。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高阳台(寄题荪壁山房) 【宋朝】 【词】 李彭老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尽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游黄山日记 【明朝】 【文】 徐弘祖

    初二日 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duō拾取。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满布一溪,涉之甚难。二里,宿高桥。 初三日 随樵者行,久之,越岭二重。下而复上,又越一重。两岭俱峻,曰双岭。共十五里,过江村。二十里,抵汤口,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折而入山,沿溪渐上,雪且没趾。五里,抵祥符寺。汤泉即黄山温泉,又名朱砂泉在…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 【唐朝】 【诗】 皮日休

    高蹈为时背,幽怀是事兼。神仙君可致,江海我能淹。共守庚申夜,同看乙巳占。药囊除紫蠹,丹灶拂红盐。与物深无竞,于生亦太廉。鸿灾因足警,鱼祸为稀潜。笔砚秋光洗,衣巾夏藓沾。酒甔香竹院,鱼笼挂茅檐。琴忘因抛谱,诗存为致签。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鹤共心情慢,乌同面色黔。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取岭为山障,将泉作水帘。溪晴多晚鹭,池废足秋蟾。破衲虽云补,闲斋未办苫。共君还有役,竟夕得厌厌。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游天台山日记后 【明朝】 【文】 徐弘祖

    壬申(1632年)三月十四日 自宁海发骑骑马出发,四十五里,宿岔路口。其东南十五里为桑洲驿,乃台郡道也;西南十里松门岭,为入天台道。 十五日 渡水母溪,登松门岭,过玉爱山,共三十里,饭于筋竹岭庵,其地为宁海、天台界。陟山冈三十余里,寂无人烟,昔弥陀庵亦废。下一岭,丛山杳冥中,得村家,瀹茗yuè煮饮石上。又十余里,逾岭而入天封寺。寺在华顶峰下,为天台幽绝处。却骑下马,同僧无馀上华顶寺,宿净因房,月色明莹。其地去顶尚三里,余乘月独上,误登东峰之望海尖,西转,始得路至华顶。归寺已更余矣。 十六日 五鼓…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游黄山日记后 【明朝】 【文】 徐弘祖

    戊午(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游雁宕山日记 【明朝】 【文】 徐弘祖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aò。 十一日 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游天台山日记 【明朝】 【文】 徐弘祖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天为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 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粤西游日记三十四 【明朝】 【文】 徐弘祖

    十四日晨起,阴云四布,即索骑游东岩。岩在东石峰之麓,由独山入隘,度土山一重,共三里抵其下。有石笋一圆,傍石峰西麓,岩在石笋之上。 〔遥见当峰半,一门西向高悬,则西洞后穿别窍。〕由南麓上跻,有两门并列,暗洞在东,明岩在西,二门俱南向。先入明岩,中高敞平豁,后一石蕊中悬。穿蕊而入,〔下坠小穴,上则垂乳窈窕,围成龛,极玲珑纤幻。龛中圆且峻,贮水一池,沉映崖壁,光影上照,绀gàn黑红色碧夺目。〕转门而西,又开一门,西向,亦明豁高爽,下临绝壁,〔即前从坞中遥见高悬者。〕其内与南门转接处,石柱或耸而为台,或…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游九鲤湖日记 【明朝】 【文】 徐弘祖

    浙、闽之游旧矣。余志在蜀之峨眉、粤之桂林,至太华、恒岳诸山;若罗浮广东东樵山、衡岳,次也。至越即浙江省之五泄,闽之九漈闽方言瀑布,又次也。然蜀、广、关中,母老道远,未能卒游;衡湘可以假道,不必专游。计其近者,莫若由江郎三石抵九漈,遂以庚申(泰昌元年,1620年)午节端午节后一日,期约芳若叔父启行,正枫亭荔枝新熟时也。 二十三日 始过江山之青湖。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问之,即江郎山也。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