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鹦鹉猫儿篇 【唐朝】 【诗】 阎朝隐

    霹雳引,丰隆鸣,猛兽噫气蛇吼声。鹦鹉鸟,同资造化兮殊粹精。鹔鹴毛,翡翠翼。鹓雏延颈,鹍鸡弄色。鹦鹉鸟,同禀阴阳兮异埏埴。彼何为兮,隐隐振振;此何为兮,绿衣翠襟。彼何为兮,窘窘蠢蠢;此何为兮,好貌好音。彷彷兮徉徉,似妖姬躧步兮动罗裳;趋趋兮跄跄,若处子回眸兮登玉堂。爰有兽也,安其忍,觜其胁,距其胸,与之放旷浪浪兮,从从容容。钩爪锯牙也,宵行昼伏无以当。遇之兮忘味,抟击腾掷也,朝飞暮噪无以拒,逢之兮屏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般若·第一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般若·第二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护法·第一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请迎,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僧法和 【唐朝】 【诗】 戎昱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僧院花 【唐朝】 【诗】 白居易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题盛令新亭 【唐朝】 【诗】 方干

    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偶尝嘉果求枝去,因问名花寄种来。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 【唐朝】 【诗】 欧阳詹

    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山。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

  • 国学名著《道德经》

    《道德经》 - 第十八章 【先秦】 【文】 李耳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国学名著《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 第七三则 【清朝】 【文】 王永彬

    济世虽乏赀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 【唐朝】 【诗】 白居易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忏悔·第三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行由·第四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林”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林」源出 ; 一 ; 出自「子」姓。殷商王朝的太师「比干」因谏商纣而死,其子坚逃与长林,周武王克商后,赐姓「林」,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国等地。 二 ;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 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此以林为氏。 家族名人 林则徐 (1785~1850) 林语堂 (1895~1976) 福建龙溪人,为二十世纪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及作家。学识渊博,精通英文,才智杰出,著作等身,望重士林,誉满国际。着有《开明英文文法》、《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中国与印度的智…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自觉二首 【唐朝】 【诗】 白居易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斗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回念发弘愿,愿此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行由·第三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 "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唐朝】 【诗】 白居易

    穷阴苍苍雪雰雰,雪深没胫泥埋轮。东家典钱归碍夜,南家贳米出凌晨。我独何者无此弊,复帐重衾暖若春。怕寒放懒不肯动,日高眠足方频伸。瓶中有酒炉有炭,瓮中有饭庖有薪。奴温婢饱身晏起,致兹快活良有因。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下无巢父许由箕颍操,又不能食薇饮水自苦辛。君不见南山悠悠多白云,又不见西京浩浩唯红尘。红尘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三年侥幸忝洛尹,两任优稳为商宾。非贤非愚非智

  • 国学名著《周易》

    《周易》 - 否(卦十二) 【先秦】 【文】 周文王

    提防物极必反的忧患意识 【原文】 (坤下乾上)[否]①:否之匪人(2),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六二:包承③,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④。 九四:有命⑤,无咎。畴离祉(6)。 九五:休否(7),大人吉。其亡其亡(8),系于苞桑(9)。 上九:倾否(10)。先否,后喜。【注释】 ①本卦的标题是否(PT)。原经文卦象后无“否”字。否的意思是闭塞, 不好,与“泰”的意思相反。卦象是表示天的“乾”和表示地的“坤”相叠 加,以示阴阳阻塞,不相通畅。全卦内容仍然是讲对……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行由·第六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感春四首 【唐朝】 【诗】 韩愈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白日坐上倾天维。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