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犀首立五王 【汉朝】 【文】 刘向

    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齐谓赵、魏曰:“寡人羞与中山并为主,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中山闻之,大恐。召张登而告之曰:“寡人且王,齐谓赵、魏曰,羞与寡人并为王,而欲伐寡人。恐亡其国,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登对曰:“君为臣多车重币,臣请见田婴。”中山之君遣之齐。见婴子曰:“臣闻君欲废中山之王,将与赵、魏伐之,过矣。以中山之小,而三国伐之,中山虽益废王,犹且听也。且中山恐,必为赵、魏废其王而务附焉。是君为赵、魏驱羊也,非齐之利也。岂若中山废其王而事齐哉?” 田婴曰:“奈何?”张登曰:“今君召中山…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中山与燕赵为王 【汉朝】 【文】 刘向

    中山与燕、赵为王,齐闭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曰:“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欲割平邑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蓝诸君患之。张登谓蓝诸君曰:“公何患于齐?”蓝诸君曰:“齐强,万乘之国,耻与中山侔名,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燕、赵好位而贪地,吾恐其不吾据也。大者危国,次者废王,奈何吾弗患也?”张登曰:“请令燕、赵固辅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公欲之乎?”蓝诸君曰:“此所欲也。”曰:“请以公为齐王而登试说公。可,乃行之。”蓝诸君曰:“愿闻其说。” 登曰:“王之所以不惮割地以赂燕…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中山君飨都士 【汉朝】 【文】 刘向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飡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飡得士二人。”…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富丁欲以赵合齐魏 【汉朝】 【文】 刘向

    富丁欲以赵合齐魏,楼缓欲以赵合秦楚。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楚也。 司马浅为富丁谓主父曰:“不如以顺齐。今我不顺齐伐秦,秦、楚必合而攻韩、魏。韩、魏告急于齐,齐不欲伐秦,必以赵为辞,则伐秦者赵也,韩、魏必怨赵。齐之兵不西,韩必听秦违齐。违齐而亲,兵必归于赵矣。今我顺而齐不西,韩、魏必绝齐,绝齐则皆事我。且我顺齐,齐无而西。日者楼缓坐魏三月,不能散齐、魏之交。今我顺而齐、魏果西,是罢齐敝秦也,赵必为天下重国。”主父曰:“我与三国攻秦,是俱敝也。”曰:“不然。我约三国而告之秦,以未构中山也。三国欲…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汉朝】 【文】 刘向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司马憙谓阴姬公曰:“事成,则有土子民;不成,则恐无身。欲成之,何不见臣乎?”阴姬公稽首曰:“诚如君言,事何可豫道者。”司马憙即奏书中山王曰:“臣闻弱赵强中山。”中山王悦而见之曰:“愿闻弱赵强中山之说。”司马憙曰:“臣愿之赵,观其地形险阻,人民贫富,君臣贤不肖,商敌为资,未可豫陈也。”中山王遣之。 见赵王曰:“臣闻赵,天下善为音,佳丽人之所出也。今者臣来至境,入都邑,观人民谣俗,容貌颜色,殊无佳丽好美者。以臣所行多矣,周流无所不通,未尝见人如中山阴姬者也。不知者,特以为神,力言不…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魏文侯欲残中山 【汉朝】 【文】 刘向

    魏文侯欲残中山。常庄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公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汉朝】 【文】 刘向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盃。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 【汉朝】 【文】 刘向

    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赵侯将不许。赵利曰:“过矣。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则魏必罢,罢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君不如许之,许之大劝,彼将知矣利之也,必辍。君不如借之道,而示之不得已。”…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三国攻秦赵攻中山 【汉朝】 【文】 刘向

    三国攻秦,赵攻中山,取扶柳,五年以擅呼(?)。齐人戎郭、宋突谓仇郝曰:“不如尽归中山之新地。中山案此言于齐曰,四国将假道于卫,以过章子之路。齐闻此,必效鼓。”…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乐羊为魏将 【汉朝】 【文】 刘向

    乐羊为魏将,攻中山。其子时在中山,中山君烹之,作羹致于乐羊。乐羊食之。古今称之:乐羊食子以自信,明害父以求法。…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主父欲伐中山 【汉朝】 【文】 刘向

    主父欲伐中山,使李疵观之。李疵曰:“可伐也。君弗攻,恐后天下。”主父曰:“何以?”对曰:“中山之君,所倾盖与车而朝穷闾隘巷之士者,七十家。”主父出:“是贤君也,安可伐?”李疵曰:“不然。举士,则民务名不存本;朝贤,则耕者惰而战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司马憙使赵 【汉朝】 【文】 刘向

    司马憙使赵,为己求相中山。公孙弘阴知之。中山君出,司马憙御,公孙弘参乘。弘曰:“为人臣,招大国之威,以为己求相,于君何如?”君曰:“吾食其肉,不以分人。”司马憙顿首于轼曰:“臣自知死至矣!”君曰:“何也?”“臣抵罪。”君曰:“行,吾知之矣。”居顷之,赵使来,为司马憙求相。中山君大疑公孙弘,公孙弘走出。…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孙”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孙」源出有三,?姓,芈姓,田姓。 一 ; 春秋时卫武公的儿子惠孙任卫国上卿,他的儿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 二 ; 楚国有贤臣为敖,字孙叔,其支庶(宗族旁支)以祖字为氏。 三 ; 齐国卿士书(敬仲的五世孙,字子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他到乐安,赐姓孙氏。 家族名人 孙武 (生卒不详) 兵圣,是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着兵法「十三章」。孙子被推崇为兵法的鼻祖,「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学圣典。 孙权 (182-252) 孙中山 (1866-1925) 字逸仙,别号中山樵,世称中山先生…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张咏 徐达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者三。乖崖亦下马,东北望而三呼,复揽辔而行。众不敢讙。(边批:石敬瑭斩三十余人犹不止,泳乃不劳而定。) 上尝召徐中山王饮,迨夜,强之醉。醉甚,命内侍送旧内宿焉。旧内,上为吴王时所居也。中夜,王酒醒,问宿何地,内侍曰:“旧内也。”即起,趋丹陛下,北面再拜,三叩头乃出。上闻之,大说。 〔评〕乖崖三呼,而军哗顿息;中山三叩头,而主信益坚。仓卒间乃有许大主张,非特恪谨而已!…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曲游春 【宋朝】 【词】 周密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八年谓魏王 【汉朝】 【文】 刘向

    八年,(阙文)谓魏王曰:“昔曹恃齐而轻晋,齐伐釐、莒而晋人亡曹。缯恃齐以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郑恃魏以轻韩,伐榆关而韩氏亡郑。原恃秦、翟以轻晋,秦、翟年谷大凶而晋人亡原。中山恃齐、魏以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此五国所以亡者,皆其所恃也。非独此五国为然而已也,天下之亡国皆然矣。夫国之所以不可恃者多,其变不可胜数也。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登,稸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于利,比于患。臣以此知国之不可必恃也。今王恃楚之强,而信春中君之言,以…

  • 国学名著《反经》

    《反经》 - 忠疑 【唐朝】 【文】 赵蕤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即听必悖矣(尤,过。)。何以知其然耶? 《吕氏春秋》云:“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颜色、言语、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窃掘其谷而得其斧(谷,坑也。),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也。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之。变之者无他,有所尤矣。 邾之故,为甲裳以帛(以帛缀甲),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若以组。”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

  • 国学名著《水经注》

    《水经注》 - 卷十一 【魏晋】 【文】 郦道元

    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乡西山,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径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谭,不从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即此。《岳赞》云:五王在中,庞葛连续者也。易水又东,左与子庄溪水合,水北出子庄关,南流径五公城西,屈径其城南。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憙侯,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秀才为唐侯。所谓中山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城并广一里许,俱在冈阜之上,上斜而下方。其水东南入于易水。易水又东,右会女思谷水,水出西南女思涧,东北流…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甄”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甄」源出: 一、以技为氏。古代的甄工,就是制作陶器的工匠。因以为氏。《通志·氏族略》载,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又《元和姓纂》云:皋陶次子仲甄之后。但关于舜及皋陶的传说皆为附会之辞,不是信史。 二、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郁都甄氏,进入中原后改为甄氏。 家族名人 甄济 自孟成,唐代定州无极人。少孤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服其仁,环山樵夫不敢伐木。官至侍御史。 甄彬 梁代中山人。有操行,乡里称善。曾以苎麻抵押于人,赎苎麻时,从中得金五两…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蔺”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以地名命姓。春秋时,晋献公的少子成师被封于韩(现在陕西省韩城县),他建立了韩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称韩姓。传到韩厥(即韩献子)时,他的玄孙叫韩康,在赵国为官,得到蔺(今山西柳林县北,一说在陕西渭南县西北)作为封邑,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名为姓,称蔺姓。 家族名人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名相。初以完壁归赵驰名,后以将相和,廉颇负荆请罪著称于海内。他即是韩康的后裔。 蔺从善:明代学士。洪武时中举人,永乐时授翰林院编修。 蔺芳:明代工部主事。事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