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五十四回 【文】 吴元泰

    龙王表奏天庭却说四王来至南海,只见东海龙王闷闷无言,流泪不止。敖闰寻思半晌,从容谓曰:“大王勿忧,吾用一计,已致八仙无地矣。”东海龙王忙起问曰:“吾弟既有奇计,何不令我知之?”敖闰曰:“以吾等之见,八仙已有四罪。”王同曰:“何谓四罪!”敖闰曰:“擅杀命子,焚烧龙宫,妄移泰山,筑塞东海。凡此四者,有犯天条,罪所不容。王今息甲休兵,惟以正理奏之天庭,玉帝必怒,怒则必遣将征讨,吾以精兵继之攻进,彼时杀…

  • 国学名著《东游记》

    《东游记》 - 第五十一回 【文】 吴元泰

    龙王奔投南海却说南海龙王敖闰升殿,问左右曰:“东海何故烟腾尘起?”有巡海水官奏曰:“东海龙王与八仙交战,所以如此。”龙王曰:“彼既有事,何不通知?”急令点兵看守南洋,又令哨军打探东海消息。言未了,忽殿门外鼎沸,左右报道:“东海龙王带妻子来投。”敖闰大惊,急令接入殿中问故。东海龙王大哭曰:“近因八仙过海,有蓝采和脚踏玉板,光照宫殿,长子摩揭不合夺彼玉板,致令吕纯阳统兵来取,长子与死战焉。次子率兵往…

  • 国学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 - 志·郡国三 【南北朝】 【文】 范晔

    陈留 东郡 东平 任城 泰山 济北 山阳 济阴 —— 兗州 东海 琅邪 彭城 广陵 下邳 —— 徐州 ◎ 陈留郡武帝置。雒阳东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万九千四百三十三。 〖陈留〗有鸣雁亭。 〖浚仪〗本大梁。 〖尉氏〗 〖雍丘〗本F56B国。 〖襄邑〗有滑亭。有承匡城。 〖外黄〗有葵丘聚,齐桓公会此,城中有曲棘里。有繁阳城。 〖小黄〗 〖东昬〗 〖济阳〗 〖平丘〗有临济亭,田儋死此。有匡。有黄池亭。 〖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虫牢。 〖酸枣〗 〖长垣〗侯国。有匡城。有蒲城…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卢嵩 【唐朝】 【诗】 韦应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严延年母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严延年守河南,酷烈好杀,号曰“屠伯”。其母从东海来,适见报囚,大惊,便止都亭,不肯入府。因责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归,扫除墓地。”遂去归郡。后岁余,果败诛。东海莫不贤智其母。…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戚”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戚」源出; 一 ; 以邑名为氏。据《姓谱》所载,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食采邑于戚邑 ( 河南濮阳市 ) ,其后有戚氏。国亡后,子孙逃往东海。 家族名人 戚夫人 生卒年不详。汉高祖的宠姬,生赵王如意。高祖屡欲立为储君,不果。高祖崩,,吕后酖赵王;杀戚夫人,去其耳目手足,置于厕所中,称为「人彘」。 戚继光 (1528~1585?) 明代定远人,一说蓬莱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历官浙江参将、福建总兵官等,平倭寇,功最着,总理苏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节制严明,边备修饬,…

  • 国学名著《山海经》

    《山海经》 - 海经·大荒东经 【明朝】 【文】 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有小人国,名靖人。 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犂。 有潏山,杨水出焉。 有蒍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有司幽之国。…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汲”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汲」源出: 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魏宣公太子曾居于汲邑(在今河南省卫辉市)时称太子汲。其支孙遂以"汲"为氏。 家族名人 汲黯(公元前?-前112年) 字长儒,西汉濮阳人。好游侠,有气节。任东海太守,安抚百姓,东海大治。后召为主爵都尉。敢于面折廷诤,为武帝敬重。 汲固 北魏梁城人。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时任兖州从事。兖州刺史李式因事入狱,时式子宪刚满月,式谓众曰:"今无程婴、许臼此类人也?"固曰:"古今岂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于”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于」源出 ; 一 ;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广韵》所载,周武王第三子受封于邘国,称为邘叔,其后去邑旁为于,有于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路氏》所载,东海于公裔孙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于」氏。 三﹕唐代淳于氏为避唐宪宗李纯之名讳(淳,纯同音)改为于氏。 家族名人 于譧(1398-1457) 字廷益,明代浙江钱塘人。历任官监察御史,兵部尚书等。正统十四年,土木桥之变,瓦刺首领也先侵扰大同,明英宗被俘,于譧反对放弃北京,拥立英宗弟为景帝,主君…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关”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一是源自颛顼帝的后裔关龙氏。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有圣德,为五帝之一。帝舜时,颛顼的后裔董父为舜养龙,被赐为豢龙氏。上古时豢与关二字互相通用,所以豢龙氏又写作关龙氏。到夏朝末年夏桀在位时期,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大夫关龙逢苦苦劝谏,反被杀害。后来关龙逢的后人把姓简化为关氏,并尊关龙逢为关姓的始祖。夏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河南、山西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夏朝的国都曾设于安邑,亦即现在的山西省夏县北方。据说,关氏的始祖关龙逢,便是当时的安邑人。换言之,关氏家族的发源地也就在这里。 二是春秋时期关尹喜的…

  • 国学名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 辨证二 【宋朝】 【文】 沈括

    司马相如《上林赋》叙上林诸水曰:丹水,紫渊,灞、浐、泾、谓,“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灏溔潢漾……东注太湖。”八川自入大河,大河去太湖数千里,中间隔太山及淮、济、大江,何缘与太湖相涉?郭璞《江赋》云:“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墨子》曰:“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东流注之五湖。”孔安国曰:“自彭蠡,江分为三,入于震泽后,为北江而入于海。”此皆未尝详考地理。江、汉至五湖自隔山,其末乃绕出五湖之下流径入于海,何缘入于五湖?淮、汝径自徐州入海,全无交涉。《禹贡》云:“彭蠡既潴,阳鸟攸居。…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朝中措(帅生日) 【宋朝】 【词】 洪适

    斗南楼阁舞祥云。为寿几多人。有酒恰如东海,年年为满金尊。无双治行,儿童咏德,草木沾仁。只把空虚三院,亦须笑傲千春。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蝶恋花 【宋朝】 【词】 张抡

    莫笑一瓢门户隘。任意游行,出入俱无碍。玉殿珠宫都不爱。别藏大地非尘界。东海扬尘瓢不坏。寒暑□移,瑞日何曾改。一住如今知几载。主人不老长春在。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水调歌头 【宋朝】 【词】 甄龙友

    西风新叶堕,南国九秋初。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片云无。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横载洞庭湖。一叶放流去,人在浑仪图。满虚空,张宝盖,缀明珠。玻璃为地,游戏乾象驾坤舆。烂醉蓬莱方丈,遍入华严法界,试问夜何如。北斗转魁柄,东海欲飞乌。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好事近 【宋朝】 【词】 陆游

    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春风归从紫皇游,东海宴旸谷。进罢碧桃花赋,赐玉尘千斛。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满江红(寿壑相) 【宋朝】 【词】 张榘

    玉垒澄秋,又还近、桂华如璧。算六载、筹边整暇,几多功绩。铁壁连云东海重,惊波截断狂鲵翼。把向来、捣颍旧规模,平淮北。经济妙,谁知得。都总是,诗书力。有召公家法,范公胸臆。赫赫勋名俱向上,绵绵福寿宜无极。著莱衣、辉映衮衣荣,恢霖泽。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最高楼 【宋朝】 【词】 伍梅城

    知君久,勘破利名关。未老得先闲。今年最喜吟身健,生朝更觉酒肠宽。且随宜,将秫种,买花看。门外吏、催科无一迹。窗下客、谈诗常经日。儿玉树,弟金兰号友兰。华堂举案齐眉乐,锦天歌客笑声欢。问何如,福东海,寿南山。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唐朝】 【诗】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相和歌辞·猛虎行 【唐朝】 【诗】 李贺

    长戈莫舂,强弩莫烹。乳孙哺子,教得生狞。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道逢驺虞,牛哀不平。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杂曲歌辞·饮酒乐 【唐朝】 【诗】 聂夷中

    日月似有事,一夜行一周。草木犹须老,人生得无愁。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白发欺贫贱,不入醉人头。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