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三国攻秦入函谷 【汉朝】 【文】 刘向

    三国攻秦,入函谷。秦王谓楼缓曰:“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讲。”对曰:“割河东,大费也;免于国患,大利也。此父兄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池而问焉?” 王召公子池而问焉,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曰:“何也?”对曰:“王割河东而讲,三国虽去,王必曰:‘惜矣!三国且去,吾特以三城从之。’此讲之悔也。王不讲,三国入函谷,咸阳必危,王又曰:‘惜矣!吾爱三城而不讲。’此又不讲之悔也。”王曰:“钧吾悔也,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寡人决讲矣。”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秦取楚汉中 【汉朝】 【文】 刘向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兰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兰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 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臣有功。…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秦韩围梁燕赵救之 【汉朝】 【文】 刘向

    秦、韩围梁,燕、赵救之。谓山阳君曰:“秦战而胜三国,秦必过周、韩而有梁。三国而胜秦,三国之力,虽不足以攻秦,足以拔郑。计者不如构三国攻秦。”…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 【汉朝】 【文】 刘向

    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将以观秦之应赵、宋,败三国三国不败,将兴赵、宋合于东方以孤秦。亦将观韩、魏之于齐也。不固,则将与宋败三国,则卖赵、宋于三国。公何不令人谓韩、魏之王曰:‘欲秦、赵之相卖乎?何不合周最兼相,视之不可离,则秦、赵必相卖以合于王也。”’…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富丁欲以赵合齐魏 【汉朝】 【文】 刘向

    富丁欲以赵合齐魏,楼缓欲以赵合秦楚。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楚也。 司马浅为富丁谓主父曰:“不如以顺齐。今我不顺齐伐秦,秦、楚必合而攻韩、魏。韩、魏告急于齐,齐不欲伐秦,必以赵为辞,则伐秦者赵也,韩、魏必怨赵。齐之兵不西,韩必听秦违齐。违齐而亲,兵必归于赵矣。今我顺而齐不西,韩、魏必绝齐,绝齐则皆事我。且我顺齐,齐无而西。日者楼缓坐魏三月,不能散齐、魏之交。今我顺而齐、魏果西,是罢齐敝秦也,赵必为天下重国。”主父曰:“我与三国攻秦,是俱敝也。”曰:“不然。我约三国而告之秦,以未构中山也。三国欲…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齐王将见燕赵楚之相于卫 【汉朝】 【文】 刘向

    齐王将见燕、赵、楚之相于卫,约外魏。魏王惧,恐其谋伐魏也,告公孙衍。公孙衍曰:“王与臣百金,臣请败之。”王为约车,载百金。犀首期齐王至之曰,先以车五十乘至卫间齐,行以百金以请先见齐王,乃得见。因久坐安,从容谈三国之相怨。 谓齐王曰:“王与三国约外魏,魏使公孙衍来,今久与之谈,是王谋三国也也。”齐王曰:“魏王闻寡人来,使公孙子劳寡人,寡人无与之语也。”三国之不相信齐王之遇,遇事遂败。…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三国攻秦反 【汉朝】 【文】 刘向

    三国攻秦反,西周恐魏之藉道也。为西周谓魏王曰:“楚、宋不利秦之德三国也,彼且攻王之聚以利秦。”魏王惧,令军设舍速东。…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三国隘秦 【汉朝】 【文】 刘向

    三国隘秦,周令其相之秦,以秦之轻也,留其行。有人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如遂见秦王曰:‘请谓王听东方之处’。秦必重公。是公重周,重用以取秦也。齐重故有周,而已取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阮”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阮」源出 ; 以国名爲氏。据《姓谱》及《通志.氏族略》记载,阮氏,爲商代诸侯小国,在岐山,渭水之间(山西泾川县)。子孙以国名「阮」爲氏。 家族名人 阮瑀(?~212) 字符瑜,三国魏陈留人(今河南省陈留县)。善于章表书记,与陈琳齐名,军国书檄,多出自二人之手,爲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 (210~263) 字嗣宗,阮瑀之子,三国时魏尉氏人,爲竹林七贤之一。有隽才,性放诞,好老庄而嗜酒,反名教,旷达不拘礼俗。因遭时多忌,故藉酒自废,以避祸患。官至兵部校尉,人称爲阮步兵。因有贤名,世称爲大阮…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 【汉朝】 【文】 刘向

    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围邯郸。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公子无忌为天下循便计,杀晋鄙,率魏兵以救邯郸之围,使秦弗有而失天下。是齐入于魏而救邯郸之功也。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故三国欲与秦壤界,秦伐魏取安邑,伐赵取晋阳,伐楚取鄢郢矣。福三国之君,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今又劫赵、魏,疏中国,封卫之东野,兼魏之河南,绝赵之东阳,则赵、魏亦危矣。赵、魏危,则非齐之利也。韩、魏、赵、楚之志,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故专兵一志以逆秦。三国之于…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四国伐楚 【汉朝】 【文】 刘向

    四国伐楚,楚令昭雎将以距秦,楚王欲击秦。昭侯不欲。桓臧为昭雎谓楚王口:“雎战胜,三国恶楚之强也,恐秦之变而听楚也,必深攻楚以劲秦。秦王怒于战不胜,必悉起而击楚,是王与秦相罢,而以利二国也。战不胜秦,秦进兵而攻,不如益昭雎之兵,令之示秦必战。秦王恶与楚相弊而令天下,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秦、楚之合,而燕、赵、魏不敢不听。三国可定也。”…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隗”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隗」源出: 为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春秋时,北狄族建立翟国,为隗氏。一说即为殷商时期的鬼方氏。 家族名人 隗相 三国时魏国犍为人,事母至孝,母不喜饮江边水,以为不净,非江心水不喝。相乃划船去江心取水,然水流湍急。忽江中涌出一石,船遂有依靠。时人谓此乃孝心感应所至。 隗禧 字子牙,三国时魏国京兆郡人。少年好学。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三辅地区动乱。禧客居荆州,负经书,整日在屋檐下读书不止。撰有《诸经解》。官至郎中。 地望分布 浙江省境内余杭山一带 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魏谓魏冉 【汉朝】 【文】 刘向

    魏谓魏冉曰:“公闻东方之语乎?”曰:“弗闻也。”曰:“辛、张阳、毋泽说魏王、薛公、公叔也,曰:‘臣战,载主契国以与王约,必无患矣。若有败之者,臣请挈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臣请挈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国依冉也,而事臣之主,此臣之甚患也。’今公东而因言于楚,是令张仪之言为禹,而务败公之事也。公不如反公国,德楚而观薛公之为公也。观三国之所求于秦而不能得者,请以号三国以自信也。观张仪与泽之所不能得于薛公者也,而公请之以自重也。” …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夏侯”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春秋时建立杞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 家族名人 夏侯婴:西汉沛县人,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从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 夏侯玄:三国魏人。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曹爽辅政,玄为爽姑子,任魏征西将军,掌管雍凉州军事。司马懿杀爽,玄亦被废黜。后与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谋杀司马师,事泄被杀,夷三族。玄规格局度,负…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赵”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这八匹骏马西巡狩猎。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池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乐而忘返,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后为赵氏。 「百家姓」编与宋朝,皇帝的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 「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 家族名人 赵武灵王 赵云 ( ?…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霜天晓角(汉阳王守席上) 【宋朝】 【词】 张孝忠

    楚山浮碧。江汉无终极。鄂渚几行云树,天何意、限南北。使君觞醉客。健倒曾何惜。三国英雄谁在,斜阳外、尽陈迹。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满庭芳 【宋朝】 【词】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临皋亭下,扁舟两度经过。江山如画,风月奈愁何。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风流处,竹楼无恙,相对有东坡。登临,还自笑,狂游四海,一向忘家。算天寒路远,早早归呵。明日片帆东下,沧洲上、千里芦花。真堪爱,买鱼沽酒,到处听吴歌。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金陵阻风登延祚阁 【唐朝】 【诗】 许浑

    极目皆陈迹,披图问远公。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云移吴岫雨,潮转楚江风。登阁渐漂梗,停舟忆断蓬。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宿刘温书斋 【唐朝】 【诗】 张乔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宿刘温书斋 【唐朝】 【诗】 周朴

    不掩盈窗日,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潮。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