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 sī mǎ

    1.职官名:(1)见『大司马』条。(2) 郡佐之属。魏晋时为刺史属官,理军事。隋唐节度使之下皆置行军司马之官,为佐吏之属,具参谋性质。又每州置州司马一人,多以贬斥之官员任之,徒具虚衔无实际职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称『司马』,其实不同。2.星名。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3.复姓。如汉代有司马迁、三国魏有司马懿。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光 sī mǎ guāng

    guāng

    人名。(公元1019~1086)字君实,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哲宗初,入朝为相,罢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卒赠温国公,谥文正,世称为『涑水先生』。着有资治通鉴、稽古录、涑水纪闻等。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懿 sī mǎ yì

    人名。(公元179~251)字仲达,三国魏温县人。有雄才,多权变,文帝甚亲重之,屡出师与蜀相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于中原,后以丞相执国政。其孙司马炎终篡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宣帝。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昭 sī mǎ zhāo

    zhāo

    人名。(公元211~265)字子上,三国魏温县人。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师之弟。曹髦在位时,继其兄司马师之后为大将军,专擅国政,自为丞相,后封为晋公,加九锡。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文帝。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zhāozhīxīn

    (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法 sī mǎ fǎ

    1.书名。战国时齐威王命诸臣集古代兵法而成的一部兵书,一卷。因附司马穰苴所著的兵法,故称为『司马法』。2.周时司马穰苴的兵法。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炎 sī mǎ yán

    yán

    人名。(公元236~290)字子安,司马昭之子。篡魏称帝,建立西晋,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在位二十六年。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牛 sī mǎ niú

    niú

    人名。名耕,一名犁,字子牛,生卒年不详,春秋宋人。孔子弟子,向魋之弟,个性多言而急躁,曾问仁及君子于孔子。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相如 sī mǎ xiāng rú

    xiāng

    人名。(公元前179~前117)字长卿,汉蜀郡成都人。为人口吃而善著书,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称病免官。复以子虚赋得武帝赏识,又作上林赋以献,拜为郎。后奉使西南,转迁孝文园令。相如之赋,词藻瑰丽,气韵排宕,为汉赋辞宗,影响当代及后世甚巨。亦称为『马相如』。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谈 sī mǎ tán

    tán

    人名。(?~公元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司马迁之父。习道家之言,建元、元封间仕为太史令,愍学者不达各家精义,乃论六家要旨。后武帝行封禅于泰山,谈以掌天官而未能参与其事,遂愤而卒。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迁 sī mǎ qiān

    qiān

    人名。(公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后以四十二岁之龄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著述。后因李陵降匈奴事,迁为之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以刑后余生完成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言,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记又为正史之宗,故后世称司马迁为『史迁』。又汉书艺文志载有所著之赋八篇,今仅见悲士不遇赋。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门 sī mǎ mén

    mén

    王宫的外门。因司马主武事,宫门有士兵守卫,故称为『司马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青衫 sī mǎ qīng shān

    qīngshān

    司马,职官名。青衫,指卑微的官服。唐朝诗人白居易自述贬官江州司马期间,一日于江边送客,听闻邻船上歌女诉说身世,感动得将衣衫哭湿了。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以司马青衫指白居易,亦用来比喻极为悲伤哀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