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房 sī fáng

    fáng

    1.刑房,州县衙门里负责记录口供、管理案卷的部门。元˙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正在司房里攒文书哩,一应闲杂人等,都不放过去。』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更着你大欢喜哩,张千,司房中唤出那张秉彝来者。』2.管刑狱的官吏。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取官绵纸一张,着司房责下口词,等他夫妻两个画了准伏,当堂判个斩字。』 【查看详细解释
  • 刘天华 liú tiān huá

    liútiānhuá

    人名。(公元1895~1932)江苏省江阴县人,为近代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及音乐教育家,为文学家刘复之弟。曾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州学习二胡、琵琶,并和民间艺人学习多种民间乐器,记录民间乐谱,从事音乐创作,名曲甚多,如二胡独奏曲病中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等。后因赴北京天桥收集锣鼓谱时,染猩红热而病故,享年三十八岁。 【查看详细解释
  • 意识流 yì shì liú

    shìliú

    1.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称人类的精神现象。其以为精神作用虽常变动,其现象则相续而起,无时或断,诸精神现象实皆溶成一片,犹如水滴相连,故称为『意识流』。2.二十世纪新兴的一种小说手法。运用心理学知识,无限制的或只选择有意识的,记录一个人心理意识的发展经验。由于人的意识非理性控制,而似流水般到处自由流窜,因而称为『意识流』。 【查看详细解释
  • 维吾尔文 wéi wú ěr wén

    wéiěrwén

    用以记录维吾尔语的文字。六世纪起,先用突厥鲁尼文,八世纪起改用回鹘文。因宗教信仰关系,十世纪末始用阿拉伯字母,至今日。迄本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曾试图以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此举至八十年代已告失败。前苏联境内的维吾尔人亦受政治影响,三十年代曾用拉丁字母;至四十年代,又改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查看详细解释
  • 巴利语 bā lì yǔ

    一种综合性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为上座部佛教专用。约公元前三世纪从印度传至斯里兰卡的佛教三藏,以巴利语口诵,至公元前三十多年,首次用文字记载。巴利语随上座部佛教的宏扬,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并藉当地惯用的文字记录。公元一八八一年在英国创立巴利佛教圣典学会,推动巴利语释典拉丁文字校勘本的出版和英译。 【查看详细解释
  • 掣肘 chè zhǒu

    chèzhǒu

    宓子贱治理亶父,恐鲁君听信醺,使己无法依其理想施政。因而借着鲁君派在他身旁的二吏书写记录,又从旁摇晃他们的手肘,使他们无法写字,再据此将他们辞退,借此来向鲁君进谏。见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比喻为难、牵制。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若谓志气足任,方略可施,则当要之于终,不宜掣肘于其间也。』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那知鄂抚缺苦,又系督抚同城,事事掣肘,所以万帅不愿意。』 【查看详细解释
  • 文字 wén zì

    wén

    1.人类用来表示观念、记录语言的符号。2.文书。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您去攻破宋州,为我夺取张节使归娘。才得,便发文字来报我。』警世通言˙卷十三˙三现身包龙图断胃『有甚事烦恼?想是县里有甚文字不了。』3.文章﹑书籍。董西厢˙卷三:『早收拾琴囊,打迭文字。』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青邱文字,虽其中并无毁谤朝廷的言语,既然太祖恶其为人,且现在又是禁书,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罢。』[似]1.笔墨、翰墨 【查看详细解释
  • 疏 shū

    shū

    1.阐明经义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义疏』。唐˙柳冕˙与权德舆书:『其有明圣人之道,尽六经之意,而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2.古代臣下进呈君王的奏章。如:『上疏』。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刘向传经心事违。』3.书信。唐˙杜甫˙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诗:『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分条陈述﹑记录。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ㄕㄨ 【查看详细解释
  • 五度制调值表示法 wǔ dù zhì diào zhí biāo jì fǎ

    zhìdiàozhíbiāo

    一种记录汉语声调的方法。由赵元任发明。先画一个纵坐标,表示音高,后从最低到最高分成五个音高标准点。每点为一度,自下而上分别用『1、2、3、4、5』标记。各点名称依次为『低、次低、中、次高、高』五等。最低的音记 1度,次低音记 2度,次高音记 4度,最高音记 5度。声调如是直线型,只须记起点与终点的度数,如是曲线型,须加记曲折起落的度数。如国音的四声调值就是:阴平:55;阳平:35;上声: 214;去声:51。 【查看详细解释
  • 今古学派 jīn gǔ xué pài

    jīnxuépài

    研究经学的两大学派。秦朝时,始皇焚书,使许多经书亡佚。西汉初年,官方乃请遗老、长者口授经书,而以当时所使用的隶书记录成书,称为『今文』。后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皆以古籀文书写,称为『古文』。又河间献王亦称其得古文经传。当时经师多不信古文。东汉末,服虔、马融、郑玄皆尊习古文,古文经学遂昌盛。今所传十三经注疏,多取古文学派之说;西汉今文学说,仅存公羊传的何休注。 【查看详细解释
  • 疏头 shū tóu

    shūtóu

    1.和尚、道士在诵经前向神前焚化的祷词。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次日,取出中天竺、下天竺两个疏头换过。』或作『疏辞』。2.僧道化缘的记录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四折:『甚么天书?敢是化缘的疏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我明儿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3.说明缘由的文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县令批准建造,又自取库中公费银十两,开了疏头,用了印信,就中给与老成耆民收贮了讫。』(之又音)ㄙㄨˋ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ibln

    【基本释义】泐lè石头被水冲激而成的纹理。石头依其纹理而裂开。凝合的样子。同“勒1”④。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253
  • 谍 dié

    dié

    1.刺探敌人消息与内情的人。如:『间谍』。左传˙宣公八年:『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资治通鉴˙卷二六三˙唐纪七十九˙昭宗天复二年:『募有能入城为谍者,骑士马景请行。』2.官府的记录文件。即谱谍。通『旸。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齐房产草,九茎连叶,宫童效异,披图案谍。』秘密打探军政等情报。左传˙桓公十二年:『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之。』新唐书˙卷一三三˙王忠嗣传:『乃营木剌、兰山,谍虚实。』多言。通『喋』。见『谍谍』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录 lù

    1.抄写﹑誊写。明˙张自烈˙正字通˙金部:『录,誊写曰录。』如:『誊录』。2.记载。如:『记录』﹑『登录』。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遂进军幸寿春,录诸将功,封赏各有差。』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3.采纳﹑采取。如:『录用』。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1.记载事物的书籍﹑簿册。如:『笔录』﹑『言行录』﹑『备忘录』。清˙黄宗羲˙陈定生先生墓志铭:『是时有百官图﹑邪党录﹑天鉴录﹑同志录﹑点将录,依之以 尽杀朝廷之士。』2.姓。如上古? 【查看详细解释
  • 彤管 tóng guǎn

    tóngguǎn

    1.一种红管的笔。古代皇宫内的女史,以此记录后妃的事迹。以红色表赤心公正。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态彤管有,说怿女美。』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上˙序:『女史彤态记功书过。』2.汉代尚书丞、尚书郎每月所赐的赤管大笔。后指在朝任官。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入阊阖,蹑丹墀,染彤态吐洪,干当世之务,触人主之威,有效矣!』醉醒石˙第十四回:『徒然殒遘渎,彤管愧莫收。』3.画笔。明˙唐寅˙题牡丹画诗:『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ttfn

    【基本释义】笔(筆)bǐ写字、画图的工具: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笔画。笔顺。笔形。笔道。用笔写,写作的: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像笔一样直:笔直。笔挺。笔陡。量词,指钱款:一笔钱。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笔画数:10;部首:毛;笔顺编号:3143143115
  • 志 zhì

    zhì

    1.记住﹑记忆。如:『永志不忘』。新唐书˙卷一○二˙褚亮传:『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2.记录﹑记载。列子˙杨朱:『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聊斋志异˙卷九˙邵临淄:『邑有贤宰,里无悍妇矣。志之,以补循吏传之所不及者。』3.表示。如:『志哀』﹑『志庆』。1.文体名。一种记事文。如:『碑志』﹑『读书志』。2.标识﹑记号。南齐书˙卷五十五˙孝义传˙韩系伯传:『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3.皮肤上所生的微凸小点。通『痣』。南齐书˙卷四十二˙江佑传:『高宗胛上有赤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玉格:『额三理,腹三志。』 【查看详细解释
  • 载 zài

    zài

    1.乘坐。说文解字:『载,乘也。』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唐˙孟郊˙感兴诗:『吾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2.装运。如:『载人』﹑『载货』。唐˙李白˙怀仙歌:『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3.记录。如:『记载』﹑『刊载』﹑『转载』。4.承受。易经˙坤卦˙象曰:『君子以厚德载物。』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王基传:『臣闻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5.充满。如:『怨声载道』。唐˙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颂声载路,丰碑是刊。』且﹑又。同时做两个动作。如:『载歌载舞』。诗经˙墉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又:ㄗㄞˇ(09482)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biǎo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geu

    【基本释义】表(⑤錶)biǎo外部,外面,外貌: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显示: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表汗。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表册。表格。表报。调查表。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表。手表。怀表。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表。标志,榜样:表率(shu刬 )。为(w唅 )人师表。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表亲。表兄弟。测量的标尺:表尺。圭表(古代测日影的器具)。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表章。诸葛亮《出师表》。树梢:林表。里笔画数:8;部首:衣;笔顺编号:11213534
  • 拼音: shǐ

    部首:

    笔画:5画

    五笔:kqi

    【基本释义】史sh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古代官职:刺史。御史。姓。笔画数:5;部首:口;笔顺编号:25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