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 卷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五 【文】 张仲景

    (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一首)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西江月 【宋朝】 【词】 向子諲

    (山谷作酴醿诗,极工,所谓“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取古人语以况此花,称为著题。余三十年前,与晁之道、狄端叔诸公醉皇建院东武襄家,酴醿甚盛,各赋长短句。独记余浣溪沙一首云:“翠羽衣裳白玉人。不将朱粉污天真。清风为伴月为邻。枕上解随良夜梦,壶中别是一家春。同心小绾更尖新。”真成梦事。此垞此花不殊,而心情老懒,无复当时矣,勉强作是词云)红退小园桃杏,绿生芳草池塘。谁教芍药殿春光。不似酴醿官样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 【唐朝】 【诗】 刘禹锡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惬心同笑语,入耳胜笙簧。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麟角看成就,龙驹见抑扬。彀中飞一箭,云际落双鶬。甸邑叨前列,天台愧后行。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书殿连鳷鹊,神池接凤凰。追游蒙尚齿,惠好结中肠。铩翮方抬举,危根易损伤。一麾怜弃置,五字借恩光。汝海崆峒秀,溱流芍药芳。风行能偃草,境静不争桑。转旆趋关右,颁条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白薇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 气味 (根)苦、咸、平、无毒。 主治 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妇女遗尿(不拘胎前产后)。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血淋、热淋。治法同上。 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每服五钱,加水二碗煮成一碗,温服。此方名“白薇汤”。 刀伤。用白薇研末敷伤口。 妇女产中…

  • 国学名著《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 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二 【文】 张仲景

    (论一首脉证五十四条方十六首)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十·妇人解·胎妊解 【文】 黄元御

    胎妊者,土气所长养也。两精相抟,二气妙凝,清升浊降,阴阳肇基。血以濡之,化其神魂,气以煦之,化其精魄。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之根,总原于土。土者,所以滋生气血,培养胎妊之本也。木火以生长之,金水以收成之,土气充周,四维寄旺,涵养而变化之,五气皆足,十月而生矣。土衰而四维失灌,藏气不厚,则木不能生,生气不厚,则火不能长,长气不厚,则金不能收,收气不厚,则水不能成。生长之气薄,则胎不发育,收成之…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山石榴寄元九 【唐朝】 【诗】 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劚得厅前栽。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泪痕裛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李长史歌 【唐朝】 【诗】 吴融

    危栏压溪溪澹碧,翠袅红飘莺寂寂。此日长亭怆别离,座中忽遇吹芦客。双攘轻袖当高轩,含商吐羽凌非烟。初疑一百尺瀑布,八九月落香炉巅。又似鲛人为客罢,迸泪成珠玉盘泻。碧珊瑚碎震泽中,金锒铛撼龟山下。铿訇揭调初惊人,幽咽细声还感神。紫凤将雏叫山月,玄兔丧子啼江春。咨嗟长史出人艺,如何值此艰难际。可中长似承平基,肯将此为闲人吹。不是东城射雉处,即应南苑斗鸡时。白樱桃熟每先赏,红芍药开长有诗。卖珠曾被武皇问,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牡丹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 (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 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附方 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丹参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赤参、山参、郗蝉草、木羊乳、逐马 、奔马草。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月经不调,产前胎动,产后恶血不下,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等症。用丹参洗净,切片,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称“丹参散”。 小科下血。用丹参十二两,加酒五升,煮成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不能饮酒者,可用水煎服。 寒疝腹痛(小腹和阴部牵引痛)。用丹参一两,研细。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小儿惊 发热。用丹参、雷丸各半两,与猪油二两,同煎几次,去渣,取汁收存。用时,摩汁在儿身。此方称“丹参摩膏”。 …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附子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 辛、温、有大毒。 主治 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 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 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长,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此方名“麻典附子细辛汤。” 少阴下利(下得清谷,里寒外热,手…

  • 国学名著《白牡丹》

    《白牡丹》 - 第四十回 【文】 洪琮

    扬州店看诗忆梦新庄银出世朝君却说正德天子,自王家庄治妖后,遂赶向江南扬州。一路上雇车税马,趱了路程。非止一口,到了扬州。心思:“这扬州乃天下第一佳丽之区,繁华之地,古人有品题其佳丽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况经隋炀帝游幸江都,把一座城池装点的十分锦绣。不过真所谓神仙到此,也当自迷也。朕今到此游耍,不枉了出京辛苦一番。”随进入城,去游无数亭台楼阁,观不尽珠翠花红。不觉日色已西斜,即寻店歇宿,且按住慢表…

  • 国学名著《伤寒论》

    《伤寒论》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汉朝】 【文】 张仲景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称)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阿魏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阿虞、薰渠、哈昔尼。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疝疼痛(败精恶血,结在阴囊,并非一般的偏坠)用阿魏二两,裹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火上煨熟;另用大槟榔二枚,钻孔, 乳行填满,也裹在荞面中煨熟;另用硇砂末一钱,赤芍药一两,各药一起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酒送下。 脾积结块,用鸡蛋五个、职权魏五分、黄蜡一两,同煎化,分十次空心服,水送下。诸物不忌,腹痛无妨。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愈。 腹内一般痞块。用阿魏五钱、五灵脂(炒令烟尽)五钱,共研为末,调狗胆汁和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六·杂病解中·淋沥根原 【文】 黄元御

    淋沥者,乙木之陷于壬水也。膀胱为太阳寒水之府,少阳相火随太阳而下行,络膀胱而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相火在下,逢水则藏,遇木则泄。癸水藏之,故泄而不至于遗溺;乙木泄之,故藏而不至于闭癃,此水道所以调也。水之能藏,赖戊土之降,降则气聚也;木之能泄,赖己土之升,升则气达也。胃逆而水不能藏,是以遗溺;脾陷而木不能泄,是以闭癃。淋者,藏不能藏,既病遗溺,泄不能泄,又苦闭癃。水欲藏而木泄之,故频数而不…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王瓜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土瓜、钩 、老鸦瓜、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师姑草、公公须。 气味 (根)苦、寒、无毒。(子)酸、苦、平、无毒。 主治 小儿发黄。用王瓜根生捣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见效。 黄疸变黑。用王瓜根捣汁,清晨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从小便排出。如未排出,可再次服药。 小便不通。用王瓜根捣汁,稍加水,以竹筒海外侨胞药入尿道。 大便不通。用上方吹入肛门内。 乳汁不下。用王瓜根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乳汁不下。用王瓜根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月经不利(小腹胀痛、带下或一月两次月…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四·劳伤解·气滞 【文】 黄元御

    肺主藏气,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家之所播宣也。气以清降为性,以心火右转,则化肺气,肺气方化,而已胎阴魄,故其性清肃而降敛。实则顺降,虚则逆升,降则冲虚,升则窒塞。君相之火,下根癸水,肺气敛之也。肺气上逆,收令不行,君相升泄,而刑辛金,则生上热。凡痞闷嗳喘,吐衄痰嗽之证,皆缘肺气不降。而肺气不降之原,则在于胃,胃土逆升,浊气填塞,故肺无下降之路。肺胃不降,君相升炎,火不根水,必生下寒。气滞之证,其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术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山蓟、杨 、 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术有白术、苍术两种。“古方二术通用,后人始有苍、白之分”。一般用“术”字,则指白术。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胸膈烦闷。用白术研细,每取一茶匙,白水送下。 五饮(一、留饮,水在胸部;二、癖饮,水在两胁下;三、痰饮,水在胃中;四、溢饮,水在五脏间;五、流饮,水在肠间。这些都是因为饮食胃寒,或饮茶过多所致)。用白术一斤、干姜(炮)半斤、桂心一斤,共研为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送下。此方名“倍术丸”。 四肢肿满。用白术三两,…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蜀葵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戎葵、吴葵。 气味 (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主治 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吴茱萸 【明朝】 【文】 李时珍

    气味 辛、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