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méng máng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

    【基本释义】尨lóng古同“龙”。尨máng多毛的狗。杂色:“衣之尨服。”尨méng〔尨茸〕蓬乱的样子,如“孤裘尨尨。”尨páng古通“庞”,高大:“虎见之,尨然大物也。”姓。笔画数:7;部首:尢;笔顺编号:1353334
  • 拼音:

    部首:

    笔画:6画

    五笔:pybh

    【基本释义】祁qí盛大:祁寒(严寒,极冷)。〔祁祁〕a.舒缓的样子;b.众多的样子。姓。笔画数:6;部首:礻;笔顺编号:452452
  • 左 zuǒ

    zuǒ

    1.辅佐。说文解字:『手相左也。』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2.违背。如:『意见相左』。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1.表示方向、位置。与『右』相对。如:『向左转』、『前后左右』。2.东方。如:『江左』﹑『山左』。诗经˙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3.姓。如晋代有左思。1.左手这边的。相对于『右』。如:『左方』﹑『左面』。2.急进的﹑偏激的。如:『左派』﹑『左性子』。3.不正当的。如:『旁门左道』。1.见『左计』条。2.见『左迁』条。3.偏、差错。如:『你想左了。』、『他说左了。』 【查看详细解释
  • 判 pàn

    pàn

    1.分﹑分开。唐˙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2.区别﹑分辨。庄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3.分明﹑辨明。如:『存亡未判』。宋˙苏洵˙六国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决断是非曲直。如:『审判』﹑『判刑』﹑『判案』。5.古称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如唐代宰相判六军十二卫事,宋以宰相判枢密院。 宋史˙卷三一二˙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1.审判诉讼的判决文书。新唐书˙卷一二六˙李元纮传:『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2.断语。红楼梦˙第五回:『后面便是一座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独坐看经。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3.文体的一种。仿判狱的文词,可见其推理﹑辩驳的能力。科举取士,亦以试判。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判:『今世理官断狱,例有参词,而设科取士,亦试以 【查看详细解释
  • 深衣 【先秦】 【文】 孔子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

  • 国学名著《礼记》

    《礼记》 - 深衣 【先秦】 【文】 七十子后学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 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

  • 国学名著《农桑辑要》

    《农桑辑要》 - 典训·农功起本 【元朝】 【文】 佚名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典语》:“神农尝草别谷,烝民乃粒食。” 《世本》:“倕作耒耜。倕,神农之臣也?輥?輯?訛。” 《周本纪》:“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植麻、麦。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之。民皆法之。尧举以为农师。” 《汉·食货志》:“后稷始纍田,以二耜为耦。”纍,畎同,垄也。 《艺文志》:“农九家,百四十一篇。农家者流,盖出农稷之…

  • 作 zuò

    zuò

    1.兴起、振起。说文解字:『作,起也。』如:『兴风作浪』。易经˙干卦˙九五::『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书经˙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3.创作。如:『写作』、『作画』、『作诗』。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4.如:『作战』、『作简报』。5.为、当。如:『认贼作父』。6.假装。如:『装腔作势』、『装模作样』。7.同『做』。如:『作媒』、『作证』、『作事』。8.成为。同『做』。如:『作人』、『作官』。9.制造。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1.事业。如:『工作』。礼记˙缁衣:『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2.诗文书画与艺术品称为『作』。如:『杰作』、『佳作』、『名作』。 2??『作』与『做』于ㄗㄨㄛˋ音,时见混用,但综观二字诸义,仍见区别。二字相混仅于1.『进行某事』、2.『成为』、3.『制造』三义上,如『做事』与『作事』、做工』与『作工』、『做人』与『作人』。今依习惯定字,『做事』、『做人』取『做』,注明通『作』。『工作』、『制作』、『作文』、『创作』、『作战』、『作为』、『当作』等词取『作』。参见诸词目。又:ㄗㄨㄛ (09600)ㄗㄨㄛˊ 【查看详细解释
  • 宜 yí

    1.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2.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3.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2.大概、似乎。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1.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2.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查看详细解释
  • 袭 xí

    1.死者所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说文解字:『袭,左衽袍。』2.量词。计算成套的衣服或被褥的单位。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赐相国衣二袭。』汉书˙卷七˙昭帝纪:『有不幸者,赐衣被一袭。』3.姓。如晋代有袭元之。1.为死者穿衣服。汉˙刘熙˙释名˙释丧制:『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衣之也。』2.加一件外衣。礼记˙内则:『寒不敢袭,痒不敢搔。』3.穿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袭朝服,乘法驾。』宋˙苏轼˙和陶归去来兮 辞:『岂袭裘而念葛,盖得称而丧微。』4.重复、重迭。左传˙哀公十年:『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淮南子˙泛论:『此圣人所以重仁袭恩。』5.因循。如:『沿袭』、『因袭』。史记˙卷二十四˙乐书:『五帝三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文选˙陆机˙文赋:『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6.继承、接受。如:『世袭』。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故袭天禄,子孙赖之。』 【查看详细解释
  • 惟 wéi

    wéi

    1.思考﹑思量。说文解字:『惟,凡思也。』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2.是﹑为。书经˙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3.有。礼记˙缁衣:『自固有终,相亦惟终。』文选˙张衡˙东京赋:『召伯相宅,卜惟洛食。』1.仅﹑独﹑只有。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2.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体仍然虚弱无力。』3.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书˙卷一一五˙郝处俊传:『处俊言可从,惟陛下不疑。』1.发语词,无义。通『唯』﹑『维』。书经˙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无田,则亦不祭。』2.用于句中,无义。书经˙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1.虽然﹑即使。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2.与﹑和。书经˙多方:『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3.则。书经˙吕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以﹑因为。书经˙盘庚中:『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查看详细解释
  • 顿 dùn

    dùn

    1.以头或足叩地。如:『顿首』﹑『顿脚』。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2.暂停﹑停留。如:『停顿』。晋˙郭璞˙游仙诗十九首之四:『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3.安置、放置。如:『安顿』。宋˙杨万里˙城头秋望诗二首之一:『秋光好处顿胡床,旋唤茶瓯浅着汤。』4.整治。如:『整顿』。资治通鉴˙卷二˙周纪˙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5.屯兵、驻扎。通『屯』。韩非子˙五蠹:『万乘之国,莫敢自顿于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裁其弊也。』1.疲倦。如:『困顿』、『委顿』。孙子˙谋攻:『必以全争干天,故兵不顿而利可丘』2.钝、不锋利。汉˙贾谊˙治安策:『屠牛坦一朝解十二年,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3.倾倒、毁坏。资治通鉴˙第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舟船战具,顿废不修。』1.量词。计算吃饭、斥责等行为次数的单位。如:『吃一顿饭』、『痛打一顿』。2.姓。如汉代有顿琦。立刻、突然。如:『顿悟』、『茅塞顿开』。红楼梦˙第五回:『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又:ㄉㄨˊ2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sǒng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ugki

    【基本释义】竦sǒng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竦立。恭敬,肃敬:“竦然异之”。同“悚”。笔画数:12;部首:立;笔顺编号:414311251234
  • 国学名著《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 声容部·治服第三 【文】 李渔

    古云:“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俗云:“三代为宦,着衣吃饭。”古语今词,不谋而合,可见衣食二事之难也。饮食载于他卷,兹不具论,请言被服一事。寒贱之家,自羞褴褛,动以无钱置服为词,谓一朝发迹,男可翩翩裘马,妇则楚楚衣裳。孰知衣衫之附于人身,亦犹人身之附于其地。人与地习,久始相安,以极奢极美之服,而骤加俭朴之躯,则衣衫亦类生人,常有不服水土之患。宽者似窄,短者疑长,手欲出而袖使之藏,项宜伸…

  • 国学名著《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 - 八阵 【秦朝】 【文】 孙膑

    孙子曰: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侍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

  • 拼音: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pund

    【基本释义】裾jū衣服的大襟。衣服的前后部分。笔画数:13;部首:衤;笔顺编号:4523451312251
  • 拼音: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pujr

    【基本释义】裼xī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裼。裼tì婴儿的包被。笔画数:13;部首:衤;笔顺编号:4523425113533
  • 表 biǎo

    biǎo

    1.外衣。说文解字:『表,上衣也。』段玉裁˙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明˙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2.标识。管子˙君臣上:『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尹知章˙注:『表,谓以本为标,有所告示也。』3.事物外在的一面。如:『外表』﹑『江表』﹑『虚有其表』﹑『出人意表』。左传˙僖公五年:『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文选˙潘岳˙西征赋:『或从容 傅会,望表知里。』4.模范﹑榜样。如:『表率』﹑『为人师表』。文选˙班固˙幽通赋:『保身遗名,民之表兮。』5.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奏章。如三国蜀汉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表:『古者献言于君,皆称上书。汉定礼仪,乃有四品,其三曰表,然但用以陈请而已。后世因之,其用寖广。』6.石碑。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千里立表,万里连纪。』7.墓表﹑墓志。如宋代欧阳修的泷冈阡表。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 演习部·脱套第五 【文】 李渔

    戏场恶套,情事多端,不能枚纪。以极鄙极欲之关目,一人作之,千万人效之,以致一定不移,守为成格,殊为怪也。西子捧心,尚不可效,况效东施之颦乎?且戏场关目,全在出奇变相,令人不能悬拟。若人人如是,事事皆然,则彼未演出而我先知之,忧者不觉其可忧,苦者不觉其为苦,即能令人发笑,亦笑其雷同他剧,不出范围,非有新奇莫测之可喜也。扫除恶习,拔去眼钉,亦高人造福之一事耳。○衣冠恶习记予幼时观场,凡遇秀才赶考及谒…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和答诗十首·和阳城驿 【唐朝】 【诗】 白居易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次言阳公道,终日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