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guǐ

    部首:

    笔画:17画

    五笔:tvel

    【基本释义】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笔画数:17;部首:皿;笔顺编号:31431451153425221
  • 衽 rèn

    rèn

    1.衣襟。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楚辞˙屈原˙离骚:『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2.衣袖。汉˙刘向˙列女传˙卷一˙鲁季敬姜传:『文伯引衽攘卷而亲馈之。』3.睡觉用的席子。礼记˙曲礼上:『请席何乡,请衽何趾?』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传:『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4.古代用来接合棺身和棺盖的木楔。汉˙刘熙˙释名˙释丧制:『古者棺不钉也。旁际曰小要,其要约小也。又谓之衽。衽,任也。任制祭会使不解也。』1.扣合、整理。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上:『原宪冠桑叶冠,杖藜而应门,正冠则缨绝,衽襟则肘见。』2.睡卧。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功 gōng

    gōng

    1.勋劳。如:『立功』﹑『歌功颂德』。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2.事情﹑工作。如:『功亏一篑』。史记˙卷八十二˙田单传:『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北史˙卷十一˙隋高祖文帝本纪:『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岁役功不过 二十日,不役者收庸。』3.成效。如:『事半功倍』﹑『徒劳无功』。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4.成就﹑事业。如:『丰功伟业』。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5.工夫。如:『用功』﹑『练功』。唐˙韩愈˙答殷侍御书:『一来应举,事随日生,虽欲加功,竟无其暇。』6.一种丧服。见『功服』条。7.物理上称施于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施力方向所移动距离的乘积为『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 论诚信 【唐朝】 【文】 吴兢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 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

  • 国学名著《论衡》

    《论衡》 - 卷二十六·知实篇 【汉朝】 【文】 王充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效实然。何以明之? 孔子问公叔文子於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有诸?”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孔子曰:“岂其然乎?岂其然乎?”天下之人,有如伯夷之廉,不取一芥於人,未有不言、不笑者也。孔子既不能如心揣度,以决然否,心怪不信,又不能达视遥见,以审其实,问公明贾乃知其情。孔子不能先知,一…

  • 匡 kuāng

    kuāng

    1.如:『匡正』、『匡谬』。左传˙襄公十四年:『过则匡之。』史记˙卷六十二˙管晏传:『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2.救济。如:『匡救』。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管子˙五辅:『养长老,……吊祸丧,此谓匡其急。』3.辅佐、帮助。汉书˙卷八˙宣帝纪:『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讳有司。』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上匡天子,则为桓文。』4.料想。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个做经纪本分人儿,那匡你会温存,能软款,知心知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方氏大怒道:「你就匡我养不 出,生起外心来了!」』1.眼眶。通『眶』。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于是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2.姓。如汉代有匡衡,清代有匡辅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八·陶渊明 【宋朝】 【文】 洪迈

    陶渊明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缾无储粟;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穷困之状,可谓至矣。读其《与子俨等疏》云:“恨室无莱妇,抱兹苦心。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管仲、鲍叔,分财无猜,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然则犹有庶子也。《责子》诗云:“雍、端年十三。”此两人必异母尔。渊明在彭泽,悉令公田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其自叙亦云:“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犹望一稔而逝,然仲秋至冬,在官…

  • 国学名著《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 - 致思 【汉朝】 【文】 佚名

    孔子北遊於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孔子四望,喟然而嘆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子路進曰:「由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鍾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于地,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貢復進曰:「賜願使齊楚合戰於漭瀁之野,兩壘相望,塵埃相接,挺刃交兵,賜著縞衣白冠,陳說其間,推論利害,釋國之患,唯賜能之,使夫二子者從我焉.」夫子曰:「辯哉.」顏回退而不對.孔子曰:「回來,汝奚獨無願乎?」顏回對曰:「文武之事,…

  • 国学名著《贾谊新书》

    《贾谊新书》 - 卷十·胎教 【文】 贾谊

    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素成,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故曰素成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之道,王后…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第二 【汉朝】 【文】 司马迁

    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②或封于申,③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注①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按:后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盖牙是字,尚是其名,后武王号为师尚父也。……

  • 拼音: hóng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

    【基本释义】纮(紘)hóng系于颌下的帽带。编磬成组的绳子。维系。网绳。束。形容中间宽阔。古通“宏”,宏大。笔画数:7;部首:纟;笔顺编号:5511354
  • 国学名著《汉书》

    《汉书》 - 表·古今人表 【汉朝】 【文】 班固

    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以上,帝王有号谥。辅佐不可得而称矣,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虖孔氏,然犹著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故博采焉。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传曰:譬如尧、舜,禹、稷、卨与之为善则行,鮌、讠雚兜欲与为恶则诛。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

  • 国学名著《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 音辞篇 【南北朝】 【文】 颜之推

    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化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 “甫”者,男子之美称。古书多假借为“父”字,北人遂无一人呼为“甫”者,亦所未喻。唯管仲、范增之号,须依字读耳。 “邪”者,未定之词。《左传》曰:“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罪於鬼神邪?”《庄子》云:“天邪?地邪?”《汉书》云:“是邪?非邪?”之…

  • 比 bǐ

    1.较量。文选˙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文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2.媲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3.依照﹑仿照。如:『比着葫芦画瓢』。战国策˙齐策四:『食之,比门下客。』4.用手势摹拟动作。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5.打譬喻。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别说多了,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6.表示胜负结果的对比。如:『竞赛结果为五比一。』7.同类的两量相除,求出前量为后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以:或-表示。1.诗经六义之一。即譬喻。诗经˙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2.事例。礼记˙王制:『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郑玄˙注:『已行故事曰比。』3.比利时的简称。 2-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韩非子》

    《韩非子》 - 难三 【先秦】 【文】 韩非

    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这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 或曰:鲁之公室,三世劫于季氏,不亦宜乎?明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其得之一也。故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以奸闻之者,以恶奸同于上者也:此宜赏誉之所及也。不以奸闻,是异于上而下比周于奸者也,此宜毁罚之所及也。今子思不以过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奸闻…

  • 拼音: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fakg

    【基本释义】域yù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域外。异域。区域。地域。领域。疆域。笔画数:11;部首:土;笔顺编号:12112511534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先秦】 【文】 左丘明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徵 通 征)…

  • 拼音: shāng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qetr

    【基本释义】觞(觴)shāng古代酒器:举觞称贺。觞酌。欢饮,进酒:觞饮。觞咏(饮酒赋诗)。笔画数:12;部首:角;笔顺编号:353511231533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汉朝】 【文】 刘向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不下。齐田单以即墨破燕,杀骑劫。初,燕将攻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遣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

  • 国学名著《论衡》

    《论衡》 - 卷四·书虚篇 【汉朝】 【文】 王充

    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於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睹真是之传,与虚妄之书相违,则并谓短书不可信用。夫幽冥之实尚可知,沈隐之情尚可定,显文露书,是非易见,笼总并传,非实事,用精不专,无思於事也。 夫世间传书诸子之语,多欲立奇造异,作惊目之论,以骇世俗之人;为谲诡之书,以著殊异之名。传书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於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