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鸣钟 míng zhōng

    míngzhōng

    敲钟。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诸行出入皆鸣钟,皆作乐。』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关公甚喜,同上马过了沂水关,到镇国寺前下马。众僧鸣钟出迎。』 【查看详细解释
  • 黜华 chù huá

    chùhuá

    排除奢华、不尚荣华。旧唐书˙卷二十六˙礼仪志六:『当圣上严禋敬事之时,会相公尚古黜华之日,脱国之祀典,有乖礼文。』 【查看详细解释
  • 龙首 lóng shǒu

    lóngshǒu

    1.龙的头部。续汉书志˙第六˙礼仪志下:『载饰以盖,龙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2.状元。称谓录˙卷二十四:『宋朝状元入相者,吕蒙正、王曾、李迪、宋庠,石扬休诗云:「皇朝四十三龙首,身列黄扉止四人。」』 【查看详细解释
  • 文笔 wén bǐ

    wén

    1.六朝称文章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晋书˙卷七十七˙蔡谟传:『谟博学,于礼仪宗庙制度多所议定,文笔议论,有集行于世。』2.文章﹑文辞。晋书˙卷八十二˙习凿齿传:『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 。』南史˙卷六十八˙刘师知传:『博涉书传,工文笔,善仪体。』 【查看详细解释
  • 三礼 sān lǐ

    sān

    1.汉以后通称周礼、仪礼、礼记为『三礼』。2.祭祀天神、地祇、人鬼之礼。书经˙舜典:『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孔安国˙传:『三礼,天地人之礼。』隋书˙卷六˙礼仪志一:『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书云命伯夷典朕三礼。』 【查看详细解释
  • 上不得台盘 shàng bù dé tái pán

    shàngtáipán

    不懂礼仪、不善应酬,不宜在公开场合露面。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得台盘,只好在厨房里或女儿房里,帮着量白布、称肉,乱窜。』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这老三还是这么毛脚鸡是的。我说你上不得台盘!──赵姨娘平时也该教导教导他。』亦作『上不了台面』。 【查看详细解释
  • 立身处世 lì shēn chǔ shì

    shēnchǔshì

    立身:做人;处世:在社会上活动,与人交往。指人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 【查看详细解释
  • 乘车戴笠 chéng chē dài lì

    chéngchēdài

    古时越人性率朴,与人结交有礼仪,封土坛,祭以鸡犬,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见晋˙周处˙风土记。比喻情谊深笃,不因贵贱而改变。唐˙元稹˙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启:『昔楚人始交,必有乘车戴笠不忘相揖之誓,诚以为富贵不相忘之难也。』 【查看详细解释
  • 上公 shàng gōng

    shànggōng

    1.周制,三公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2.汉时太保太傅的尊称。后汉书˙卷十八˙吴汉传˙论曰:『吴汉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3.公爵。亦泛指高官显爵。唐˙李华˙寄赵七侍御诗:『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查看详细解释
  • 左袒 zuǒ tǎn

    zuǒtǎn

    本为古代丧礼中脱下左袖,露出左臂的礼仪。仪礼˙士丧礼:『主人出,南面,左袒。』后指帮助、偏护某一方。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二出:『内阁高弘图、姜日广,左袒逆党,俱已罢职了。』[似]偏袒 【查看详细解释
  • 登遐 dēng xiá

    dēngxiá

    1.帝王崩逝。续汉书志˙第六˙礼仪志下:『疾病,公卿复如礼。登遐,皇后诏三公典丧事。』2.臣子之死亦可称为『登遐』。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八˙谅闇登遐:『晋人如山涛居母丧,诏曰,山太常居谅闇,情在难夺,盖当时未甚避忌故尔,又如登遐二字,晋人臣下亦多称之。』 【查看详细解释
  • 礼不下庶人 lǐ bù xià shù rén

    xiàshùrén

    古代社会的一种执礼观念,不要求平民百姓讲究礼仪。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句下孔颖达˙正义:『庶人贫无物为礼,又分地是务,不服燕饮,故此礼不下与庶人行也。』孔子家语˙卷七˙五刑解:『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备礼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yào

    部首:

    笔画:14画

    五笔:

    【基本释义】靿yào靴或袜子的筒儿:高靿儿靴子。高靿儿袜子。笔画数:14;部首:革;笔顺编号:12212511255453
  • 非驴非马 fēi lǘ fēi mǎ

    fēifēi

    汉代西域有一个小国龟兹,其国王多次至汉朝觐见宣帝,且留住一年,回国之后,修筑宫室、礼仪制度等全都模仿汉朝,被邻国讥讽为不伦不颜见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下˙渠犁传。后即以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事物。亦作『非鸦非凤』。[似]不伦不额不三不四[反]有声有色 【查看详细解释
  • 讲师 jiǎng shī

    jiǎngshī

    1.泛指传授学识或技艺的人。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养三老、五更之仪,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也。』2.讲授武术、军事知识。文选˙张协˙七命:『将因气以效杀,临金郊而讲师。』3.今大专教师职等的第三级,在助教之上,副教授之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金史》

    《金史》 - 第十二 【元朝】 【文】 脱脱

    礼四 ○奏告仪 皇帝恭谢仪 皇后恭谢仪 皇太子恭谢仪 荐新 功臣配享 宝玉 杂仪 奏告仪 皇帝即位、加元服、受尊号、纳后、册命、巡狩、征伐、封祀、请谥、营修庙寝,凡国有大事皆告。或一室,或遍告及原庙,并一献礼,用祝币。皇统以后,凡皇帝受尊号、册皇后太子、??、升?、奉安、奉迁等事皆告,郊祀则告配帝之室。大定十四年三月十七日,诏更御名,命左丞相良弼告天地,平章守道告太庙,左丞石琚告昭德皇后庙,礼部尚书张景仁告社稷,及遣官祭告五岳。前期二日,太庙令扫除庙内外,设告官以下次所。前一日,行事官赴祀所清……

  • 轓 fān

    fān

    1.古代车箱两旁的障蔽物。汉书˙卷五˙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颜师古˙注:『轓,应劭曰:「车耳反出,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续汉书志˙第六˙礼仪志下:『车皆去辅轓,疏布恶轮。』2.借指车。南朝齐˙谢脁˙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华轓徒驾,长缨未饰。』 【查看详细解释
  •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yánjiǔdǐng

    鼎,古代礼仪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九州岛。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歧路灯˙第五回:『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分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二位老师,一言九鼎。」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似]出言如山[反]人微言轻 【查看详细解释
  • 省事 xǐng shì

    xǐngshì

    1.懂事,明白事理。唐˙韩愈˙与崔群书:『自省事以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宋˙费唐臣˙贬黄州˙第二折:『这小的虽小,倒也省事。你既问我,你听我与你说。』2.视事,处理政务。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择吉辰而后省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又:ㄕㄥˇㄕˋ 【查看详细解释
  • 视学 shì xué

    shìxué

    1.天子亲往国学,行释奠养老的礼仪。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2.视察学校,考虑学业。礼记˙学记:『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清˙方苞˙左忠毅公轶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3.职官名。清置,考察学务的官员。现已改为督学,由教育行政机关设置。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