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村居卧病三首 【唐朝】 【诗】 白居易

    戚戚抱羸病,悠悠度朝暮。夏木才结阴,秋兰已含露。前日巢中卵,化作雏飞去。昨日穴中虫,蜕为蝉上树。四时未尝歇,一物不暂住。唯有病客心,沉然独如故。西风吹白露,野绿秋仍早。草木犹未伤,先伤我怀抱。朱颜与玄鬓,强健几时好。况为忧病侵,不得依年老。望黍作冬酒,留薤为春菜。荒村百物无,待此养衰瘵。葺庐备阴雨,补褐防寒岁。病身知几时,且作明年计。

  • 注 zhù

    zhù

    1.灌入、倾泻。如:『灌注』、『大雨如注』。2.心神凝聚集中。如:『专注』、『全神贯注』。3.用文字解释文义。通『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及景纯注雅,动植必赞,义兼美恶。』唐˙韩愈˙读鹖冠子:『余三读其词,而悲之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注十有二字。』1.解释或说明的文字。通『注』。如北魏郦道元有水经注、清代段玉裁有说文解字注 。2.赌博时所下的财物。如:『赌注』、『下注』、『孤注一掷』。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将苑》

    《将苑》 - 知人性 【魏晋】 【文】 诸葛亮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 淫滥 yín làn

    yínlàn

    1.过度、踰越。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故赏不僭溢,刑不淫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至如畋狩军旅,燕享刑罚,因民之性,不可卒除,就为之节,使不淫滥尔。』2.淫乱、淫污。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于逐方巷廿四厢集民女子拣选出城,父母号泣,声动天地。其女子往往为金人恣行淫滥。』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看见人家有些 颜色的妇人,便思勾搭上场,不上手不休,亦且淫滥之性,不论美恶,都要到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张伯英草书歌 【唐朝】 【诗】 皎然

    伯英死后生伯高,朝看手把山中毫。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须臾变态皆自我,象形类物无不可。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张生奇绝难再遇,草罢临风展轻素。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黄公酒垆兴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顾。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唐朝】 【诗】 独孤及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

  • 好好先生 hǎo hǎo xiān shēng

    hǎohǎoxiānshēng

    后汉司马徽不道人短,与人交谈,不论美恶皆言好,今人称『好好先生』本于此。见通俗编˙品目。后称为人平和,不议论别人是非的人。如:『老陈为人随和,凡事不和别人计较,是大家公认的好好先生。』亦称不分是非,到处讨好但求相安无事的人。多含贬义。金瓶梅˙第二十回:『今后姐姐,他行的事,你休要拦他,料姐夫他也不肯差了,落得你不做好好先生,纔显出你贤德来。』儒林外史˙第六回:『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超然台记 【宋朝】 【文】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

  • 辨 biàn

    biàn

    1.分别﹑判别。如:『辨别』﹑『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唐˙杜甫˙秋雨叹三首之二:『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2.争论是非曲直。通『辩』。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晋˙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之五:『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文体名。如唐代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亦作『辩』。??辨﹑辩﹑辫﹑办四字形近易混。辨中刀,所以有『分别』义;辩中言,所以有 『辩论』义;辫中纟,所以有『发辫』义;办中力,所以有『办事』义;四字各有义界,古书虽见互通,今则分别使用较妥。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唐朝】 【诗】 皎然

    一见西山云,使人情意远。凭高发咏何超遥,道妙如君有舒卷。萦空叠景多丽容,众峰峰上自为峰。洁白不由阴雨积,高明肯共杂烟重。万物有形皆有著,白云有形无系缚。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污不著。或逢天上或人间,人自营营云自闲。忽尔飞来暂为侣,忽然飞去莫能攀。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白云遇物无偏颇,自是人心见同异。阊阖天门宜曙看,为缨作盖拥千官。从龙合沓临清暑,就日逶迤绕露寒。谁怜西山云,亭亭处幽绝。

  •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修身篇·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 【文】 曾国藩

    沅弟左右:弟读邵尹诗,领得恬淡冲融之趣,此是襟怀长进处。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自李白韩退之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冲淡处多。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邵尧夫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全。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去年所讲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哨遍(用前韵) 【宋朝】 【词】 辛弃疾

    一壑自专,五柳笑人,晚乃归田里。问谁知、几者动之微。望飞鸿、冥冥天际。论妙理。浊醪正堪长醉。从今自酿躬耕米。嗟美恶难齐,盈虚如代,天耶何必人知。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夔乃怜蚿,谷亦亡羊,算来何异。嘻。物讳穷时。丰狐文豹罪因皮。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正万籁都沉,月明中夜,心弥万里清如水。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看一时鱼鸟忘情喜。会我已忘机更忘己。又何曾物我相视。非会濠梁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一·天人解·脏腑生成 【文】 黄元御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齿落辞 【唐朝】 【诗】 白居易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龂齶。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馀年。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辅车龂齶,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卼臲,曾何足以少安。嘻,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发

  • 奇 qí

    1.特别﹑不寻常。如:『奇文』、『奇人奇事』、『稀奇古怪』、『奇货可居』。文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唐˙杜荀鹤˙投李大夫诗:『自小癖于诗,篇篇恨不奇。』2.出人意表﹑难以揣测。如:『奇计』、『奇谋怪略』。3.善﹑美好。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惊异、视为特殊。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 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文静素奇其人,一旦闻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极﹑甚。镜花缘˙第十二回:『小吃上完,方及正肴,菜既奇丰,碗亦奇大。』特殊或奇险的事物。如:『出奇制胜』。老子˙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明˙袁宏道˙袁中郎游记˙灵隐:『撮奇搜胜,物无遁形。』又:ㄐ|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biàn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UYTU

    【基本释义】1.区别;分析:明~是非。 2.古又同“辩”。
  • 国学名著《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 - 指物论 【先秦】 【文】 公孙龙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 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部为指。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以“指者天下之所无”。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 【唐朝】 【诗】 储光羲

    自初宾上国,乃到邹人乡。曾点与曾子,俱升阙里堂。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三居清宪台,两拜文昌阁。为道既贞信,处名犹謇谔。铁柱励风威,锦轴含光辉。夜闻持简立,朝看伏奏归。洞门清佩响,广路玉珂飞。骧首入丹掖,抟空趋太微。丝纶逢圣主,出入飘华组。愔愔宿帝梧,侃侃居文府。海内语三独,朝端谋六户。善计在弘羊,清严归仲举。侍郎跨方朔,中丞蔑周处。天眷择循良,惟贤降宠章。分符指聊摄,为政本农桑。籍籍歌五袴,祁祁

  • 国学名著《龙城录》

    《龙城录》 - 尹知章梦持巨凿破其腹 【文】 柳宗元

    尹知章字文叔绛州翼城人,少时性懵,梦一赤衣人持巨凿破其腹,若内草茹于心中,痛甚惊寤,自后聪敏为流辈所尊。开元中张说表诸朝,上召见延英上,问曹植幽思赋何为远取景物为句意旨安在,知章对以植所谓赋作不徒然若倚高台之曲嵎望且重也;处幽僻之间深位至卑也;望翔云之悠悠,嗟朝霁而夕阴,以为物无止定之意,而上多为改易也;顾秋华之零落岁将暮也;感岁暮而伤心年将易也;观跃鱼于南沼使智者居于明非得志也;聆鸣鹤于北林怨…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狱中上梁王书 【汉朝】 【文】 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