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淀 diàn

    diàn

    1.沉积的渣滓、淤泥。宋史˙卷九十二˙河渠志:『今第见水即以杷浚之,水当随杷改趋直河,苟置数千杷,则诸河浅淀,皆非所患。』2.蓝色染料。用蓝叶浸水调和石灰沉淀而制成。元˙周德清˙塞鸿秋˙长江万里白如练曲:『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淤积、沉浸。如:『沉淀』。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杂志:『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岁岁堙淀。』清˙徐珂˙清稗类钞˙诙谐类˙回汤豆腐干:『豆腐,以黄豆为之。造法:水浸磨浆,滤去滓,煎成,淀以盐卤汁,就釜收之。』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adcu

    【基本释义】茇bá草木的根。在草舍住宿:“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拔除。古同“跋”。姓。笔画数:8;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3544
  • 拼音: gài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ivcq

    【基本释义】溉gài浇灌:灌溉。洗涤。笔画数:12;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11541535
  • 新文 xīn wén

    xīnwén

    1.新近撰写的文章。南朝宋˙刘庆义˙世说新语˙雅量:『殷甚以为有才,语王恭:「适见新文,甚可观。」』唐˙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诗:『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2.创新的文章或文体。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人事一:『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时体为之一变,欧阳之功也。』3.新花样。程乙本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4.新闻,最近听到的事。程乙本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且说平儿见香菱去了,就拉宝钗悄悄说道:「姑娘可听见我们的新文没有?」』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měng

    部首:

    笔画:18画

    五笔:nalh

    【基本释义】懵měng一时的心乱迷糊。无知。欺骗。笔画数:18;部首:忄;笔顺编号:442122252214525111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沈”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沈」源出 ; 一 ;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 。周朝初,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受封于「沈」(今河南省平舆县北 ) , 因以国名为氏。 二 ; 出自「姒」姓,周朝时又有侯国,沈国,其地在安徽省。此地为另一沈国。 家族名人 沈括 (1029~1093) 字存中,宋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县)。博学多才,兼通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算数等。尝出使契丹。着有梦溪笔谈、长兴集等书。 沈周 (1427~1509) 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明长洲人(今江苏省吴县)。少从陈孟贤学,…

  • 拼音: jiàn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iujg

    【基本释义】涧(澗)jiàn山间流水的沟:溪涧。山涧。笔画数:10;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252511
  • 岿

    拼音: kuī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mjvf

    【基本释义】岿(巋)kuī高大屹立的样子:岿巍。岿然不动。小山丛列。笔画数:8;部首:山;笔顺编号:25223511
  • 拼音: kàn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hnbt

    【基本释义】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俯视:鸟瞰。窥看。远望:“东瞰目尽”。笔画数:16;部首:目;笔顺编号:2511151221113134
  • 拼音: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lffg

    【基本释义】畦qí田园中分成的小区:畦田。菜畦。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笔画数:11;部首:田;笔顺编号:25121121121
  • 障 zhàng

    zhàng

    1.阻塞﹑阻隔。吕氏春秋˙贵直论˙贵直:『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二上˙江右游日记:『垄北一岗,横障溪前,若为当关。』2.遮蔽﹑遮挡。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张节可怜忠国死,一拳怎障泰山高!』3.保护﹑防卫。如:『保障』。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宋˙文天祥˙赠秘书王监丞诗:『人生晚节良不易,颓波直下谁障东?』1.堤防。文选˙马融˙长笛赋:『于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溃。』2.古代在边塞险要处所筑的城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筑亭障以逐戎人。』3.类似屏风的帷幕或物品。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张景仁传:『每送步障,为遮风寒。』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二˙谬误:『有笔工善画水,召使画便厅掩障。』4.缺点﹑毛病。如:『机器发生故障。』1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záo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ogub

    【基本释义】凿(鑿)záo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穿孔,挖掘:凿孔。凿井。凿通。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明确,真实:凿凿。证据确凿。笔画数:12;部首:凵;笔顺编号:224314311252
  • 拼音: niè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thsu

    【基本释义】臬niè箭靶子。古代测日影的标杆。标准,法式:圭臬。笔画数:10;部首:自;笔顺编号:3251111234
  • 课 kè

    1.考核、考试。说文解字:『课,试也。』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序:『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2.征收、征调。如:『课税』。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徐豁传:『武吏年满十六 ,便课米六十斛。』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权智:『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3.督促、督率。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聊斋志异˙卷十一˙黄英:『黄英课仆种菊,一如陶。』1.赋税。晋书˙卷三˙武帝纪:『雨雹伤秋嫁,减天下户课三分之一。』2.有一定进度计划的学习过程。如:『下课』、『上课』。3.学业、学科。如:『功课』、『我这学期总共修了五门课。』4.量词。计算课数的单位词。如:『这本书有十八课,今天要上第三课。』5.机关中分别治事的行政单位。如:『出纳课』、『总务课』。6.关于求神问卜的事情。如:『卜课』。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fán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otol

    【基本释义】燔fán焚烧:“燔诗书而明法度”。烤肉使熟:燔肉。笔画数:16;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343123425121
  • 论 lùn

    lùn

    1.分析﹑研议。如:『谈论』、『议论』﹑『讨论』。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评定﹑推断。如:『论罪』﹑『以小论大』。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3.叙述﹑陈述。如:『一概而论』﹑『相提并论』。淮南子˙修务:『书传之微者,唯圣人能论之。』4.依据﹑按照。如:『论理』﹑『论件计酬』。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汉 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5.比作、视同、处理。如:『以弃权论』、『以作废论』、『告诉乃论』。6.顾及﹑考虑。如:『不论是非』﹑『无论如何』。唐˙李贺˙公莫舞诗:『汉王今 日颁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1.主张、学说。如:『进化论』、『相对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药议:『世俗似此之论甚多,皆谬说。』2.文体名。主要以对人或事的议论为内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精研一理者也。』又:ㄌㄨㄣˊ(03849)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yáng yàng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onrt

    【基本释义】炀(煬)yáng熔化金属。火旺。烘干,烤火。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笔画数:7;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533
  • 拼音: zhē shì

    部首:

    笔画:17画

    五笔:

    【基本释义】螫shì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螫zhē义同(一),用于口语。笔画数:17;部首:虫;笔顺编号:12132343134251214
  • 国学名著《棠阴比事》

    《棠阴比事》 - 虔效思贤 【宋朝】 【文】 桂万荣

    沈括笔谈云:江南人好讼,有一书名邓思贤者,作伪词状法也,始教以侮文。侮文不可得,则欺诬以取之。欺诬不可得,则求其罪以劾之。邓思贤,人名也,始传此术,遂名其书。村校中往往授生徒。韩琚通判虔州,民有伪作冤状,悲愤叫呼,似若可信。琚摄郡究其风俗,考其枉直,莫之能欺。民皆以为不冤。琚,魏公之兄,终于转运使。按虔州今之贑州府也,括熙宁中任知制诰,去今四百年矣。世道日漓,刁民伪为冤状以陷人者,在在有焉。贫弱…

  • 去 qù

    1.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2.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十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3.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4.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 壁。』5.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6.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7.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8.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1.平上去入四声之一。见『去声』条。2.姓。如汉代有去卑。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