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子 hàn zi

    hànzi

    1.古代胡人鄙视汉人的称呼。北齐书˙卷二十三˙魏兰根传:『迁青州长史,固辞不就。杨愔以闻。显祖大怒,谓愔云:「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明日将过,我自共语。」』2.儒林外史˙第一回:『孤是一个粗卤的汉子。今得见先生儒者气像,不觉功利之见顿消。』3.丈夫。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你汉子去了大半年,你想夫妻了,便扯上蕙也有夫妻,好不害羞!』[似]男人、男子 【查看详细解释
  • 鸡黍之约 jī shǔ zhī yuē

    shǔzhīyuē

    汉人范式与张劭相约,于二年后将拜访张劭家乡。到了约定的日期,张劭请他的母亲准备鸡黍,以待范式的来访,但张母认为相约已久,范式不一定会到,然而范式果然守信,远从山阳来到汝南。典出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传˙范式传。后用以指朋友之间互守诚信的邀约。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扬『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 【查看详细解释
  • 五胡乱华 wǔ hú luàn huá

    luànhuá

    汉武帝时曾在边地安置投降的匈奴人,此为塞外部族内徙的开始。东汉末年,天下纷扰,内徙的部族人数增多,由于生活习惯和汉人不同,故常有争端。晋武帝时的郭钦及惠帝初年的江统,曾先后建议将境内的胡人迁往塞外,但均未被采用。惠帝时八王相攻,政权混乱,导致匈奴刘渊首先发难,自立为汉王,此后诸胡纷建政权,晋室被迫南迁,北方尽成胡人天下,史称为『五胡乱华』。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5画

    五笔:afdp

    【基本释义】鞑(韃)dá〔鞑靼(〔鞑子〕旧时称蒙古族人。(韃)d?)〕a.古代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b.独联体民族之一。笔画数:15;部首:革;笔顺编号:122125112134454
  • 篇 piān

    piān

    1.书籍、简册。说文解字:『篇,书也。』段玉裁˙注:『书,箸也,箸于简牍者也,亦谓之篇。古曰篇,汉人亦曰卷。』南朝齐˙谢脁˙酬德赋:『登金华以问道,得石室之名篇。』2.首尾完整的文章。如:『通篇及义』。唐˙韩愈˙送灵师诗:『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3.量词。计算文章或诗作的单位。如:『一篇论文』、『诗三百篇』。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唐˙杜甫˙饮中八僊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1 【查看详细解释
  • 禁 jìn

    jìn

    1.如:『禁烟』、『严禁烟火』、『禁倒垃圾』。2.拘押。如:『拘禁』、『囚禁』。辽史˙卷一一二˙逆臣传˙耶律重元传:『先是 契丹人犯法,例须汉人禁勘,受枉者多。』1.避讳、忌讳的事。如:『入国问禁』、『时禁』。汉˙王充˙论衡˙讥日:『衰世好信禁,不肖君好求福。』2.法律、习俗所不允许的行为。如:『酒禁』、『宵禁』。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高柔传:『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3.古时称天子居住的地方。如:『宫禁』、『紫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又:ㄐ|ㄣ 【查看详细解释
  • 辟邪 bì xié

    xié

    1.驱除邪恶。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2.偏邪不正。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秽﹑暴虐。』或作『僻邪』。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似鹿,尾长,而有两角。汉人佩带雕有辟邪兽的饰物以辟邪。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桃拔一名符呸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者)两角〔者〕或为辟邪。』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金史》

    《金史》 - 第三十八 【元朝】 【文】 脱脱

    百官三 ○内命妇 宫人女职 东宫官属 亲王府属 太后两宫官属 大兴府 诸京留守司 诸京城宫苑提举等职 按察司 诸路总管府 诸府 诸节镇防御刺史县镇等职 诸转运泉谷等职 诸府镇兵马等职 诸猛安部族及群牧等职 内命妇品 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曰九嫔,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贞?后之制,贵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丽……

  • 客家人 kè jiā rén

    jiārén

    东晋五胡乱华之际,原居山西、陕西、河南、安徽一带的居民,因女真人、蒙古人的入侵,集体向南迁移,在开垦江南的过程中,常和土著发生冲突,于是地方政府将原先居住的畬、傜等土著称为『主籍』,从北方迁来的汉人通称为『客籍』,这种主、客的区别,就是现在客家名称的由来。客家人多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交界的地区,以及广西、四川若干县,今台湾屏东、高雄、新竹、苗栗等县居民由广东迁来的,亦称为『客家人』。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的习俗传统,勤劳积极,山歌别具风格,语言中保留大量汉语音韵。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jié

    部首:

    笔画:15画

    五笔:udjn

    【基本释义】羯jié公羊,特指骟过的:羯羊。摩羯。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匈奴的一个分支:羯族。羯鼓。笔画数:15;部首:羊;笔顺编号:431113251135345
  • 拼音: hàn

    部首:

    笔画:5画

    五笔:icy

    【基本释义】汉(漢)hàn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成年男人:汉子。老汉。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汉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中国朝代名:汉代。汉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Chineseman笔画数:5;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4
  • 暗度陈仓 àn dù chén cāng

    ànchéncāng

    汉人韩信登坛拜将后,将出兵攻打项羽,表面上公开派人修筑栈道,暗中却由陈仓出兵,进而平定三秦。典出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后比喻出其不意、从旁突击的战略或暗中进行的活动。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喻世明言˙卷三十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某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今多用以比喻男女的私通。金瓶梅˙第六十九回:『此是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说定了我的事。然后好借重我爹妈,给他做个月下老人,联成一床三放,?暗昧 【查看详细解释
  • 贰 èr

    èr

    1.副座、佐助的人。玉篇˙贝部:『贰,副也。』周礼˙天官˙大宰:『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2.敌手、才力相对等的人。左传˙哀公七年:『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杜预˙ 注:『贰,敌也。』3.二的大写。4.姓。如晋代有贰尘。1.违背、叛离。左传˙昭公二十年:『阿下执事,臣不敢贰。』2.再、重复。如:『不迁怒,不贰过。』礼记˙曲礼上:『御同于长者,虽贰不辞。 』孔颖达˙正义:『贰,谓重也。』3.怀疑、不信任。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唐˙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任而勿贰,然后可责人之成功。』4.辅助。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秦兼天下,则置丞相,而贰之以御史大夫。』元史˙卷八十五˙百官志一:『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5.另作打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得志于诸侯而诸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2 【查看详细解释
  • 辞 cí

    1.辩讼的话。说文解字:『辞,说也』。周礼˙秋官˙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2.叙述﹑说明的语言文字。通『词』。如:『言辞』﹑『措辞』。易经˙系辞下:『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3.口实﹑话柄。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朝廷固无辞以罪之也。』4.文体名。起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屈原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汉人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为楚辞,后人因称此类赋体文学为『辞赋』或『辞』。1.告知。周礼˙夏官˙太仆:『王不视朝,则辞于三公及孤卿。』郑玄˙注:『辞,谓以王不视朝之意告之。』2.推却、不接受。如:「推辞」、「辞谢」、「赴汤蹈火,在所不辞。」3.告别。如:「告辞」、「辞行」。战国策˙赵策三:「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4.责备。左传˙昭公九年:「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使詹桓伯辞于晋。」杜预˙注:「辞,责让也。」5.解雇﹑解聘。见『辞退』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五·圣人污 【宋朝】 【文】 洪迈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赵岐注云:“三人之智足以识圣人。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于其所好,阿私所爱而空誉之。”详其文意,足以识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盖以“下”字训“污”也,其义明甚。而老苏先生乃作一句读,故作《三子知圣人污论》,谓:“三子之智,不足以及圣人高深幽绝之境,徒得其下焉耳。”此说窃谓不然,夫谓“夫子贤于尧、舜,自生民以来未有”,可谓大矣,犹以为污下何哉?程伊川云:“有若等自能知夫子之道,假使污下,必不为阿好而言。”其说正与赵氏…

  • 拼音: kǎi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qmnn

    【基本释义】铠(鎧)kǎi〔铠甲〕古代的战衣,可以保护身体。简作“铠”,如“铁铠”,“首铠”。(鎧)笔画数:11;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252515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常”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常」源出 ; 一 ;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武王克商后,文王子于康国,世称康叔,武庚叛乱被平定后,康叔又被转封于卫国。后来,康叔又分封其子于常邑,其后逐为常氏。 二﹕因避讳而改,《世本》载春秋时楚国公族恒惠公之后有恒氏,一度改为常氏。来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恒」和「常」义相同。 三﹕又据《路史》云,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亦有常氏。 神话中黄帝大臣常先与常曦之后。 家族名人 嫦娥 后羿的妻子。相传因偷吃不死之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仙女。汉人为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淮南…

  • 拼音: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fpgu

    【基本释义】壹yī“一”的大写。笔画数:12;部首:士;笔顺编号:121451251431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九 书四 【宋朝】 【文】 李昉

    杂编 程邈已下 邯郸淳已下 姜诩已下 王羲之 王? 潞州卢 桓玄 褚遂良 兰亭真迹 王方庆 二王真迹 八体 李都 东都乞儿 卢弘宣 岭南 兔程邈已下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小异李斯,见师一时。陈留蔡邕,后汉人,左中郎将。善篆,采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杜陵陈遵,后汉人,不知官。善篆隶,每书,一坐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坐”。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师宜官,后汉,……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慕容”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慕容氏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qu…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