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首 chū shǒu

    chūshǒu

    1.举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水浒传˙第二回:『银子并书都拿去了,望华阴县里来出首。』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从前李子梁在江苏任上,也遇着这种稀奇案件,是一个剃发匠出首的。』2.自首。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我踏门进去,奸夫走脱,小人将妻子寇,今来出首。』 【查看详细解释
  • 合议庭 hé yì tíng

    tíng

    法律上指有三人以上之推事出庭共同审理诉讼案件,称为『合议庭』。一、二审法院的合议庭,都由三位法官组成,以庭长为审判长,庭员一人为受命推事,另一庭员为陪席推事;三审法院的合议庭则由五位法官组成,包括一位审判长和四位推事。 【查看详细解释
  • 庭 tíng

    tíng

    1.厅堂、正房。说文解字:『庭,宫中也。』段玉裁˙注:『宫者,室也。室之中曰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2.院子、大厅台阶前的空地。如:『庭院』。文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媒』3.泛称宽阔的地方。如:『大庭广众』。4.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如:『法庭』、『开庭』、『民事庭』。5.额头。如:『天庭饱满』、『庭阙不张』。 【查看详细解释
  • 同案 tóng àn

    tóngàn

    1.科举时代同年考中,姓名同列一榜者。儒林外史˙第三回:『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2.同桌。北史˙卷五十一˙齐宗室诸王传上˙赵郡王琛传:『神武令常山王与同卧起,日夜喻之。并敕左右,不许进水,虽绝清漱,午辄不肯食,由是神武食必呼与同案。 』3.同一案件。如:『同案处理』。 【查看详细解释
  • 告状 gào zhuàng

    gàozhuàng

    1.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传˙秦王翰传:『遂留闻召,恐发,踰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2.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红楼梦˙第十五回:『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3.向某人的尊长或上级投诉某人的罪行。如:『他受到欺负,却因惧怕报复而不敢告状。』[似]2.起诉 【查看详细解释
  • 案子 àn zi

    ànzi

    1.粗大的桌子,多设于铺肆中。唐˙郑光业˙纪中表试案诗:『新糊案子,其白如银。』2.有关诉讼的事件、案件。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话说老残复行坐下,等黄人瑞吃几口烟,好把这惊天动地的案子说给他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八回:『又问你一共犯过多少案子了?』 【查看详细解释
  • 法律意见书 fǎ lǜ yì jiàn shū

    jiànshū

    一种提供承审法官对于特定法律问题,表示意见与作法的文书。主要可分两种形式:一、法官在判决前可就案件中的某些法律问题,向有关单位请教,作为判决时的参考。二、当事人或其律师,向承审法官就有关法律上的争议,提出法律见解文书。此种法律意见书主要是美国法律程序下的一种产物。 【查看详细解释
  • 南山铁案 nán shān tiě àn

    nánshāntiěàn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查看详细解释
  • 同谋 tóng móu

    tóngmóu

    1.共同计谋。后汉书˙卷七十˙荀彧传:『何知贡不与吕布同谋,而轻欲见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你这个狼心狗行的奴才!家主有何负你?直得便与船家同谋,觅这假尸诬陷人命?』2.共同参与计谋的人。如:『警方正在侦察这次绑票案件的同谋。』宋书˙卷一˙武帝 本纪:『事未发数日,高祖遣同谋周安穆报之,使为内应。』[似]共谋、合谋、协谋 【查看详细解释
  • 一笑了事 yī xiào le shì

    xiàoleshì

    笑一笑就算了事,指不予重视。同“一笑了之”。 【查看详细解释
  • 文案 wén àn

    wénàn

    1.公文、案件。南史˙卷十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武帝诸子传:『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2.旧时官署草拟文书或管理档案的僚属。老残游记˙第三回:『原来这人系江苏人,号绍殷,充当抚院内文案差使。』文明小史˙第十七回:『这胡中立乃是江西人氏,近年在上海制造局充当文案。』[似]案牍 【查看详细解释
  • 事主 shì zhǔ

    shìzhǔ

    1.侍奉君主。汉˙祢衡˙鹦鹉赋:『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唐˙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五首之四:『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2.主持事务者。晋书˙卷八十五˙何无忌传:『天下自有强弱,虽强易弱,正患事主难得耳!』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元史˙卷十九˙成宗本纪二:『诏强盗奸伤事主者,首从悉诛。』[似]2.本家儿、正事主 当事人 【查看详细解释
  • 升堂 shēng táng

    shēngtáng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2.旧称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知县升堂,众人把上项事,说了一遍。』3.比喻学问技艺已稍入门。文选˙孔融˙荐祢衡表:『初涉艺文,升堂睹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 【查看详细解释
  • 审判 shěn pàn

    shěnpàn

    1.审讯并加以判断。如:『法官正在审判一椿寄案件。』、『最后的审判』。2.书名。捷克作家卡夫卡所写的小说。公元一九二六年出版,叙述主角约瑟夫无故被捕,又无端被释,随即又遭传讯。他为求获判无罪,四处奔走,寻求答案;甚至找上法院画匠特多里,但特氏却告诉他无人曾经真正被宣判无罪。最后,遭穿着制服的陌生人逮捕杀害。此书探讨人的存在问题,存在主义色彩浓厚。 【查看详细解释
  • 审问 shěn wèn

    shěnwèn

    1.法官或警察机关审理案件时,对与案情有关的当事人作详细的查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休宁县李知县提一干人犯到官,当堂审问时,你推我,我推你。』儒林外史˙第十二回:『那官落下轿子,要将他审问,夜役喝着叫他跪。』亦作『审讯』。2.详细查问。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元来我嫂嫂门前等,他是个妇女人家,无烛从来不夜行,我出门去审问个分明。』[似]1.过堂、鞫讯、鞫问、讯问 【查看详细解释
  • 刑房 xíng fáng

    xíngfáng

    1.旧时掌理刑事案件的官署,为衙署中六房之一。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原来这书办,为本衙门刑房的一掌案的老吏。』2.掌管刑事的官吏。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三回:『合那刑房张瑞风明铺夜盖的皮缠,敢是那刑房不进去,就合那禁子们鬼混,通身不成道理。』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我有一个舍亲在县里当刑房,今早是舍亲小生日,我在那里祝寿。』3.用刑的房子。如:『私设刑房』。 【查看详细解释
  • 审 shěn

    shěn

    1.知道、明白、清楚。同『谂』、『审』。史记˙卷二十三˙礼书:『君子审礼,则不可欺以诈伪。』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臣困邓艾于祁山,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2.推究、分析。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3.侦讯诉讼案件。如:『审判』、『审讯』。4.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契丹遣使为言,卿宜审处其事。』周密、详细。聊斋志异˙卷一˙贾儿:『审顾之,四肢皆如人,但尾垂后部。』姓。如汉代有审食其。 【查看详细解释
  • 公案 gōng àn

    gōngàn

    1.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快把公案打扫的干净,大人敢待来也。』亦作『书案』。2.人事争执的案件。文明小史˙第十六回:『他们拆姘头拆不好,所以请了包打听的伙计来,替他们判断这件公案。』3.宋人话本分类之一。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4.以古代禅师开悟的故事、非逻辑的言行,作为参禅时思惟的内容。这类的故事或言行,称为『公案』。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zhèng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yghg

    【基本释义】证(證)zhèng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121
  • 拼音: shěn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pjhj

    【基本释义】审(審)shěn详细,周密:审慎。审视。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讯问案件:审理。审判。审讯。公审。知道:不审近况如何?一定地,果然:审如其言。笔画数:8;部首:宀;笔顺编号:44525112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