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 yì

    1.相当于『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论语˙公冶长:『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唐˙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2.相当于『又』。左传˙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诗三首之一:『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3.只是、不过。战国策˙齐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唐˙杜甫˙蒹葭诗:『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4.已经。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唐˙杜甫˙独立诗:『草露亦多湿,蛛丝亦未收。』虽然。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宋˙欧阳修˙玉楼春˙蝶飞芳草花飞路词:『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位于句首或句中,无义。书经˙盘庚上:『予亦拙谋,作乃逸。』诗经˙召南˙草虫:『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查看详细解释
  • 细 xì

    1.微小。如:『细沙』、『细盐』。书经˙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唐˙杜甫˙水槛遣心诗二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2.纤小﹑柔弱。如:『细线』、『细竹』。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唐˙杜甫˙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3.精致﹑精美。如:『细瓷』、『细布』。4.周密。如:『胆大心细』。5.琐碎﹑不重要的。如:『细节』﹑『细故』。唐˙裴守真˙请重耕织表:『烦徭细 役,并出其中。』1.慢慢的。如:『细嚼慢咽』。2.深入的、详尽的。如:『细看』、『细究』、『精打细算』。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dài

    部首:

    笔画:17画

    五笔:walo

    【基本释义】黛dài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黛色。黛眉。粉黛。黛绿。黛蓝。黛紫。笔画数:17;部首:黑;笔顺编号:32154254312114444
  • 并 bìng

    bìng

    1.合。通『并』。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此之后,转相攻伐,吴并于越,晋分为三鲁,灭于楚,郑兼于韩。』2.兼有。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喜惧参并,悲惭哽结。』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1.一齐。通『并』。战国策˙燕策二:『(蚌﹑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文选˙左思˙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2.用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带有反驳的意味。通『并』。如:『你以为他笨,我并不认为如此。』而且。通『并』。如:『我支持这项决定,并加以倡导。』又:ㄅ|ㄥ 【查看详细解释
  • 为 wéi

    wéi

    1.创制。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2.行、作。如:『为善最乐』、『事在人为』。3.治理。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商君书˙农 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4.建立﹑设置。商君书˙君臣:『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唐˙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5.担任。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6.变成。如:『指鹿为马』。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王服所犯,遂自婆国除,地入于汉,为广陵郡。』7.是。如:『失败为成功之母』、『十寸为一尺』。论语˙微子:『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唐˙杜甫˙垂老别诗:『何乡为乐土,安敢尚 盘桓?』8.使。易经˙井卦˙象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左传˙昭公二十年:『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1.被。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唐˙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2.与﹑同。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1.则。论语˙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2.若﹑如果。韩非子˙内储说下:『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3.抑﹑或。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诗五首之三:『岂薪槱之未弘,为网罗之目尚简?』1.用于句中的宾语倒装。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 秋之为听。』荀子˙礼论:『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 。』2.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诘的意思。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楚辞˙屈原˙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3.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的意思。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予所用天下为!』4.表示程度或范围的广大,无义。如:『大为高兴』﹑『甚为重要』。姓。如汉代有为昆。又:ㄨㄟˋ3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履道新居二十韵 【唐朝】 【诗】 白居易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篱菊黄金合,窗筠绿玉稠。疑连紫阳洞,似到白蘋洲。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果穿闻鸟啄,萍破见鱼游。地与尘相远,人将境共幽。泛潭菱点镜,沉浦月生钩。厨晓烟孤起,庭寒雨半收。老饥初爱粥,瘦冷早披裘。洛下招新隐,秦中忘旧游。辞章留凤阁,班籍寄龙楼。病惬官曹静,闲惭

  • 拼音: tiè tiě tiē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mhhk

    【基本释义】帖tiè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帖tiě便条:字帖儿。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帖tiē妥适:妥帖。安帖。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姓。笔画数:8;部首:巾;笔顺编号:25221251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萎蕤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女萎、葳蕤、萎 、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 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蜂蜜,同煎汤。睡前温服,一天服一次。此方名“甘露汤”。 小便淋。用萎蕤一两、芭蕉根四两、滑石二钱,水煎,分三次服。 小便涩,发热口干。用萎蕤五两,煎水服。 后虚肿。用萎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附方 李明珍说: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我常用来治虚…

  • 别创一格 bié chuàng yí gé

    biéchuàng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查看详细解释
  • 兵未血刃 bīng wèi xuě rèn

    bīngwèixuěrèn

    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查看详细解释
  • 残膏剩馥 cán gāo shèng fù

    cángāoshèng

    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查看详细解释
  • 刿目鉥心 guì mù xù xīn

    guìxīn

    犹言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查看详细解释
  • 天末凉风 tiān mò liáng fēng

    tiānliángfēng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查看详细解释
  • 卓午 zhuó wǔ

    zhuó

    正午。唐˙李白˙戏赠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清˙金俞迈˙咏木棉事诗:『锄花偏喜日卓午,曦驭炎炎似火轮。』 【查看详细解释
  • 兵车行 bīng chē xíng

    bīngchēxíng

    诗名。唐杜甫所作。七言乐府。为杜甫描述安史战乱的代表诗作。 【查看详细解释
  • 别裁伪体 bié cái wèi tǐ

    biécáiwèi

    唐代杜甫作诗的主张。语出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六:『别裁伪体貌风雅。』指诗的创作当如风雅一般的反映现实生活,而要避开齐梁以来偏重形式的颓风。 【查看详细解释
  • 哀江头 āi jiāng tóu

    āijiāngtóu

    诗名。唐杜甫所作。七言乐府。诗中描写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时事。安史乱后,杜甫见曲江残破,感叹昔盛今衰,遂作此诗以致哀惋。 【查看详细解释
  • 天末凉风 tiān mò liáng fēng

    tiānliángfēng

    杜甫因秋风起,而思念流放远方的李白。语本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后比喻因触景生情,而思念故人。 【查看详细解释
  • 寒事 hán shì

    hánshì

    1.准备御寒过冬的事。唐˙杜甫˙小园诗:『问俗营寒事,将诗待物华。』2.寒天的景色。唐˙杜甫˙村雨诗:『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 【查看详细解释
  • 春树暮云 chūn shù mù yún

    chūnshùyún

    春天的树,日暮的云。语本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在渭北看到春树,便忆起在江南的李白见到的是暮云。后以春树暮云为思念远方友人之辞。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