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蕃 tǔ fān

    fān

    我国唐代时西方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康藏高原。其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并有冶铁、毛织等手工业。信奉佛教。为唐代西方的主要外患。文成、金城二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联姻,促进了唐、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查看详细解释
  • 哈喇 kā lā

    1.毛织物。为呢绒的最上品,产于俄国。老残游记˙第四回:『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2.我国少数民族佤族的别称。见『佤族』条。又:ㄏㄚ˙ㄌㄚ16. 【查看详细解释
  • 哈尼族 hā ní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元江与澜沧江之间。人口约一百万,是古代南迁的羌人后裔。说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经济以农业为主。崇拜多神和祖先,能歌善舞。 【查看详细解释
  • 哈萨克族 hā sà kè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一百一十万,大部分聚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部分分布在青海、甘肃西境。操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恰普恰克语支,以阿拉伯文字书写。以游牧为生,信仰回教。 【查看详细解释
  • 嘉戎 jiā róng

    jiāróng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属西部族系。现居四川极西地带的靖化、懋功,亦即大小金川流域一带。操嘉戎语,多信仰喇嘛教。人口不过二千人,以耕牧为生。或称为『甲龙』。 【查看详细解释
  • 回鹘 huí hú

    huí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见『回纥』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土司 tǔ sī

    1.职官名。元、明以来,在西北、西南等蛮苗地区设置由少数民族的首领充任世袭的官职。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凡土司之官九级,自从三品至从七品,皆无岁禄。』2.一种面包。见『吐司』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土族 tǔ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十九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河湟流域。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信仰西藏佛教。以农业、牧业为生。家庭行一夫一妻制,流行早婚。 【查看详细解释
  • 大戎 dà róng

    róng

    1.大的兵车。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句下裴骃˙集解:『元戎,大戎,谓兵车也。』或称为『元戎』。2.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戎人的一支。春秋时约分布于今山西省太原附近,晋文公重耳的母亲即来自该族。 【查看详细解释
  • 奚儿 xī ér

    ér

    胡人,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唐˙杜甫˙悲青坂诗:『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查看详细解释
  • 女直 nǚ zhí

    zhí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见『女真』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崩龙族 bēng lóng zú

    bēnglóng

    我国少数民族一。属西南孟吉族群。自称『路马尔』。散居于云南极西边区,人口约六千左右,以种山﹑牧羊﹑猎兽为生计。 【查看详细解释
  • 巴斯克人 bā sī kè rén

    rén

    欧洲庇里牛斯山西部的民族,分布于法国与西班牙国境。具有活泼、冒险的民族性,亦是最努力保存传统习俗、服饰的民族。所用语言为西南欧洲拉丁化前诸语中唯一幸存的语言,与世界其他语言并无亲属关系。 【查看详细解释
  • 布依族 bù yī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约两百五十万,属百越的一支。操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北部方言略同。大多通汉语,使用汉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主要从事农业,擅种稻。蜡染工艺著称。史籍或称为『仲家』、『夷家』等。 【查看详细解释
  • 布莱雅特蒙古 bù lái yǎ tè méng gǔ

    láiméng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简称为『布略』。属北部蒙古族系。居地在兴安省西部,人口不足一万,以游牧与狩猎为主要生计。或作『布里亚特蒙古』。 【查看详细解释
  • 彝 yí

    1.古代盛酒的器具或宗庙常用的祭器。尔雅˙释器:『彝、卣、罍,器也。』郭璞˙注:『皆盛酒尊,彝其总名。』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功铭鼎彝,义彰典策。』2.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3.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多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查看详细解释
  • 德昂族 dé áng zú

    áng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型态分散,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地区。人口约一万五千。为云南古代濮人后裔。以务农为生。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信仰以小乘佛教为主。 【查看详细解释
  • 怒子 nù zǐ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属西南罗缅族系,自称为『阿怒』﹑『米拉』。居于云南省怒江流域之碧江﹑福贡﹑贡山﹑兰坪等县。人口约一万五千左右,以农耕为主要生计,兼事渔猎。旧称为『怒夷』『野夷』。或作『潞子』。 【查看详细解释
  • 悬棺葬 xuán guān zàng

    xuánguānzàng

    古代一种盛行于我国西南方少数民族的特殊丧葬形式。分布遍及四川、云南、贵州、江西、福建等十三省。特点为将棺材放置在陡峭的山崖中,棺材的一半或全部暴露在崖外,有如悬挂在半空中,故称为『悬棺葬』。 【查看详细解释
  • 手鼓 shǒu gǔ

    shǒu

    乐器名。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呈扁圆形,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流行于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常用做舞蹈的伴奏乐器。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