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弦 dìng xián

    dìngxián

    1.调定乐器上弦的松紧,以固定音高。2.定准。比喻打定主意。如:『你现在还不用问我的目标,我还没定弦呢!』 【查看详细解释
  • 平心静气 píng xīn jìng qì

    píngxīnjìng

    形容心情平和,态度冷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遇意外之横逆,平心静气,或有解时。』亦作『平心定气』、『平心易气』。[似]平心定气、态度冷静、心平气和[反]暴跳如雷、大发雷霆、意气用事 【查看详细解释
  • 打定主意 dǎ dìng zhǔ yì

    dìngzhǔ

    拿定了主张。如:『他早已打定主意要辞职,你想挽留他是不可能的。』[似]拿定主意 【查看详细解释
  • 扶危定倾 fú wēi dìng qīng

    wēidìngqīng

    匡救危急倾覆中的国势。周书˙卷十七˙梁御传:『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无方,方欲扶危定倾,匡复京洛。』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但我为扶危定倾起见,决不学京朝名流。』亦作『扶危翼倾』。 【查看详细解释
  • 拿定 ná dìng

    dìng

    坚持不变。如:『拿定主意』﹑『拿定方针』。 【查看详细解释
  • 搭扶定 dā fú dìng

    dìng

    凭靠物体伏趴。元˙刘庭信˙寨儿令˙搭扶定推磨杆曲:『搭扶定推磨杆,寻思了两三番。』亦作『搭伏定』。 【查看详细解释
  • 闪烁其词 shǎn shuò qí cí

    shǎnshuò

    说话吞吐遮掩,不直截了当说出实情。痛史˙第二十五回:『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似]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反]直言不讳 【查看详细解释
  • 陪都 péi dū

    péi

    首都以外,另建的第二国都。如我国抗战前定西安为陪都,抗战期中定重庆为陪都,抗战后又定北平为陪都。亦称为『陪京』。 【查看详细解释
  • 准定 zhǔn dìng

    zhǔndìng

    1.肯定、一定。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水浒传˙第十回:『天可怜见林!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2.拟订、准备好。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俩个相见暗喜,准定目下成事。』或作『准便』。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武韬·发启 【先秦】 【文】 姜子牙

    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

  • 国学名著《道德经》

    《道德经》 - 第二十八章 【先秦】 【文】 李耳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荣,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於朴。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朴散则為器,圣人用之,则為官长,故大智不割。…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文韬·文师 【先秦】 【文】 姜子牙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文王曰:“兆致是乎?” 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 文王乃斋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文王劳而问之曰:“子乐渔也?” 太公曰:“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之也。” 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 太公曰:“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文王曰:“愿闻其情。”太公曰…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 第三十七 【汉朝】 【文】 司马迁

    2003-3-7 郦生食其者,①陈留高阳人也。②好读书,家贫落魄,③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④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注①正义历异几三音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在圉县。”索隐案:高阳属陈留圉县。高阳,乡名也,故耆旧传云“食其,高阳乡人”。正义陈留风俗传云“高阳在雍兵西南”。括地志云“圉城在汴州雍丘县西南。食其墓在雍丘西南二十八里”。盖谓此也。 注③集解应劭曰:“落魄,志行衰恶之貌也。”晋灼曰:“落薄,落托,义同也。”索隐案:郑氏云“魄音薄”。应劭云“志行衰恶之貌也”。 注④正义……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汉纪六 【宋朝】 【文】 司马光

    【汉纪六】 起阏逢困敦,尽重光协洽,凡八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公元前一七七年) 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十二月,免丞相勃,遣就国。乙亥,以太尉灌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 夏,四月,城阳景王章薨。 初,赵王敖献美人于高祖,得幸,有娠。及贯高事发,美人亦坐系河内。美人母弟赵兼因辟阳侯审食其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美人已生子,恚,即自杀。吏奉其子诣上,上悔,名之曰长,令吕后母之,而……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曹”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曹」源出 , 曹是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 一 ; 古代曹姓的后裔,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受封于邾国 (今山东邹县 ) ,后被楚国所灭,其子孙或为朱氏,或为曹氏。 二 ;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文王第十三子叔振铎,受封于陶丘。后被宋国所灭,其国人以「曹」为氏。 三 ; 据《新唐书》,为少数民族「昭武九姓」(见「何」氏)之一。隋唐时期,西北突部落建有康居国,其支庶分出小国「曹」国,在今乌孜別克斯坦撤马尔罕东北部。其族人有入中原定居者,于汉族融合,用汉姓「曹」 家族名人 曹参…

  • 国学名著《西汉演义》

    《西汉演义》 - 第七十一回 【文】 甄伟

    蒯彻说韩信背汉却说韩信正与蒯彻计议,欲讨齐王印为假王以镇之,其心欲占齐地以为根本。忽有人报汉遣使命赍诏至,韩信率领大小诸将佐,远迎诏入城,行礼毕,左右开读诏曰:寡人用将军计,得楚十数大郡,势亦少振。而霸王久稽太公,志尚不悛,使我父子离间,方寸日乱。近又欲会兵成皋,与我鏖战,以决雌雄。但相拒日久,士马益困,遽与争衡,恐难取胜,非假两势之威,何以成万全之策,故差使星驰召将军急来相议,协力破楚,料将军…

  • 国学名著《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 卷下·疾病五章 【文】 郑樵

    粥衣生两耳,面色带乌尘。既竭天精位,肾也,看看丧汝身。黄点满天仓,乾焦色不扬。也应脾有疾,积久见身亡。面白皮肤薄,胸高气不舒。发焦髭宾赤,肺病定难除。青气浮光见,唇焦眼肉乾。木衰嫌面黑,尤忌鼻头酸。神乱及神凝,心君定可疑,脉红须见血,伤损更无时。

  • 国学名著《西汉演义》

    《西汉演义》 - 第二十四回 【文】 甄伟

    项羽杀婴屠咸阳却说张良见作歌之人,语言出众,堪荐举归附沛公,正欲请问姓名,只见人报鲁公酒醒,要寻沛公,张良急急转到帐前曰:“沛公力不胜酒,已告过大王,蒙分付着回灞上去,留张良在此谢酒,”羽大怒曰:“刘邦不辞而去,汝尚巧说!”范增听得羽发怒,急来见鲁公曰:“刘邦言虽柔和,实含奸诈,前献三计,明公统不见信,今观不辞而去,实是欺侮!放沛公回灞上,皆是张良之计,公不可听遮饰之词。”羽闻增言,愈加暴怒,分…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或谓公仲 【汉朝】 【文】 刘向

    或谓公仲曰:“今有一举而可以忠于主,便于国,利于身,愿公之行之也。今天下散而事秦,则韩最轻矣;天下合而离秦,则韩最弱矣;合离之相续,则韩最先弱矣。此君国长民之大患也。今公以韩先合于秦,天下随之,是韩以天下事秦,秦之德韩也厚矣。韩与天下朝秦,而独厚取德焉,公行之计,是其于主也至忠矣。天下不合秦,秦令而不听,秦必起兵以诛不服。秦久与天下结怨构难,而兵不决,韩息士民以待其亹,公行之计,是其于国也,大便也。昔者,周佼以西周善于秦,而封于梗阳;周启以东周善于秦,而封于平原。今公以韩善秦,韩之重于两周也无…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