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酬鲁望醉中戏赠 【唐朝】 【诗】 皮日休

    秦吴风俗昔难同,唯有才情事事通。刚恋水云归不得,前身应是太湖公。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石版歌 【唐朝】 【诗】 李咸用

    云根劈裂雷斧痕,龙泉切璞青皮皴。直方挺质贞且真,当庭卓立凝顽神。春雨流膏成立文,主人性静看长新。明月夜来回短影,何如照冷太湖滨。

  • 削发披缁 xuē fà pī zī

    xuē

    剃去头发,披上缁衣出家为僧或为尼。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另觅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缁去了。』[似]落发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陈侍御新居 【唐朝】 【诗】 黄滔

    幕客开新第,词人遍有诗。山怜九仙近,石买太湖奇。树势想高日,地形夸得时。自然成避俗,休与白云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姚端秀才游毗陵 【唐朝】 【诗】 李中

    毗陵嘉景太湖边,才子经游称少年。风弄青帘沽酒市,月明红袖采莲船。若耶罨画应相似,越岫吴峰尽接连。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题崔驸马林亭 【唐朝】 【诗】 无可

    宫花野药半相和,藤蔓参差惜不科。纤草连门留径细,高楼出树见山多。洞中避暑青苔满,池上吟诗白鸟过。更买太湖千片石,叠成云顶绿嵾峨。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访陆处士羽 【唐朝】 【诗】 皎然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古别离 【唐朝】 【诗】 皎然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谁识缄怨者,持此伤怀抱。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云离离兮北断,鸿眇眇兮南多。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春风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

  • 包山 bāo shān

    bāoshān

    山名。位于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山下有洞庭丕为地脉。或称为『洞庭西山』。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寄松江陆龟蒙处士 【唐朝】 【诗】 齐己

    万卷功何用,徒称处士休。闲欹太湖石,醉听洞庭秋。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中间欲相访,寻便阻戈矛。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鱼腹丹书 【唐朝】 【诗】 佚名

    九登龙门山,三饮太湖水。毕竟不成龙,命负张胡子。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太湖石 【唐朝】 【诗】 王贞白

    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一片至坚操,那忧岁月侵。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渔父 【唐朝】 【诗】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 一己 yī jǐ

    自己本身。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缥缈峰:『尽欲活群生,不唯私一己。』 【查看详细解释
  • 五湖 wǔ hú

    湖泊名:(1)太湖。国语˙越语下:『战于五湖。 【查看详细解释
  • 吴淞江 wú sōng jiāng

    sōngjiāng

    河川名。位于江苏省境,源出太湖,经上海,合黄浦江入海,江口称为『吴淞口』,扼长江咽喉,为江防要地,是苏州至上海的水运要道。或称为『苏州河』。 【查看详细解释
  • 吴县 wú xiàn

    xiàn

    县名。在江苏省上海市西。旧为吴县、元和、长洲三县及太湖、靖湖两厅。因境内有姑苏山、姑苏台,故旧称为『姑苏』。 【查看详细解释
  • 吴兴县 wú xīng xiàn

    xīngxiàn

    县名。在浙江省境之北,位太湖西南。旧为乌程、归安二县。地产蚕丝,为全国之冠。今大陆地区已废去此县,新设湖州市。 【查看详细解释
  • 囡 nān

    nān

    吴语。指小女孩,或泛指小孩子。如:『小囡囡』。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太湖渔户:『渔家日住湖中,自无不肌粗面黑。间有生女莹白者,名曰白囡。』 【查看详细解释
  • 奇形怪状 qí xíng guài zhuàng

    xíngguàizhuàng

    奇怪不寻常的形状。唐˙吴融˙太湖石歌:『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镜花缘˙第二十回:『两旁围着许多怪鸟,也有三首六足的,也有四翼双尾的,奇形怪状,不一而足。』或作『奇形异状』。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