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ái

    部首:

    笔画:17画

    五笔:

    【基本释义】騃sì〔??(b?)騃〕(兽)快跑的样子。笔画数:17;部首:馬;笔顺编号:12112544445431134
  • 文选 wén xuǎn

    wénxuǎn

    1.从古今文人作品中,挑选出文章来汇集成册。如:『古今文选』。2.书名。南朝梁萧统编,三十卷,三十八韹七百余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选录自先秦至南朝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亦仅略选综缉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开始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唐朝李善为之注释,并析为六十卷,注文搜集资料颇多,极具价值。唐开元年间,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为之合注,然不及善注。宋人取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称为『六臣注文选』。因萧统谥昭明,故后世亦习称为『昭明文选』。 【查看详细解释
  • 巧 qiǎo

    qiǎo

    1.高妙、灵活、聪慧。如:『灵巧』、『巧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美好。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3.技艺精妙。如:『巧手』、『巧工』。汉˙王充˙论衡˙自纪:『大简必有大好,良工必有不巧。』唐˙秦韬玉˙贫女诗:『敢将十指夸偏巧,不把双眉斗画长。』4.虚伪不实。如:『花言巧语』。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精妙的技能、才艺。如:『乞巧』。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1.恰好。如:『凑巧』、『碰巧』、『巧遇』。2.狡诈、虚伪。如:『巧辩』、『巧立名目』。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巧造语言,凿空构立。』 【查看详细解释
  • 大都 dà dū

    1.古代王畿外围,王之诸子的食邑。后亦泛指大的都邑。周礼˙地官˙戴师:『以大都之田任疆地。』郑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2.大概。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3.大多数。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4.在今北京城内,为元朝国都。忽必烈至元四年于中都(燕京)之东北建新城,九年改称为『大都』。又:ㄉㄚˋㄉㄡ16.[似]多数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6画

    五笔:xnn

    【基本释义】纪(紀)jì记载:纪年。纪元。纪行(x妌g )。纪实。纪念。纪传(zhu刵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记年代的方式:一纪(古代指十二年)。世纪(一百年)。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法度:纪律。违法乱纪。散丝的头绪:丝缕有纪。纪(紀)jǐ姓。笔画数:6;部首:纟;笔顺编号:551515
  • 拼音: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wtvg

    【基本释义】倭wō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为倭:倭奴。倭寇。倭刀。an old name for Japan倭wēi古同“逶”,逶迤。an old name for Japan笔画数:10;部首:亻;笔顺编号:3231234531
  • 拼音: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thgd

    【基本释义】牍(牘)dú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古代乐器名。笔画数:12;部首:片;笔顺编号:321512544134
  • 拼音: táo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

    【基本释义】梼(檮)chóu刚木,木材坚硕的树:梼树。青梼。古同“筹”,数码。梼(檮)táo〔梼杌〕a.古代传说中的恶兽;b.古代传说中的恶人;c.中国春秋时楚国的史书。〔梼昧〕愚昧无知。(檮)梼(檮)dào棺。笔画数:11;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113124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能”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王族熊姓。周成王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叫熊绎的,因为有功,以子男爵受封,这就是楚国的开始。熊绎的儿子名叫熊挚,本来应该被立为楚国的君主,但是由于他有残疾,不能立为王,于是就把他封在夔(今天的湖北省姊归县东),为附庸国,称为夔子。鲁僖公二十六年,楚国以夔国不祭祀祖先为理由,灭掉了夔国。这一国的人本来姓熊姓,为了避免被株连,于是去掉四点,改为能姓。得姓始祖:熊挚(见上)。二、迁徙分布(缺)能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周朝时候,朝廷里有一个大臣叫作熊绎被分封到楚地…

  • 彻 chè

    chè

    1.贯通﹑通透。如:『响彻云霄』﹑『寒风彻骨』。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汉˙王充˙论衡˙纪妖:『音中宫商之声,声彻于天。』2.去除。通『撤』。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淮南子˙主术:『史书其过,宰彻其膳。』3.毁坏。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彻我墙屋。』郑玄˙笺:『彻毁我墙屋。』4.剥取。诗经˙豳风˙鸱鸮:『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毛亨˙传:『彻,剥也。』5.耕治。诗经˙大雅˙公刘:『度其隰原,彻田为粮。』6.遵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毛亨˙传:『彻,道也。』郑玄˙笺:『言王不循天之政教。』7.毕尽﹑停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元˙马致远˙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套˙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1.周代的田赋制度。为十取一的税法。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 【查看详细解释
  • 春秋 chūn qiū

    chūnqiū

    1.泛指四时。诗经˙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2.年龄。如:『春秋正富』。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4.编年史的通称。古时列国史记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称为『春秋』。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吴氏春秋、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之类。5.(公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凡历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称此时代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770~前476)为春秋时代。[似]2.年龄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quán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qwgg

    【基本释义】铨(銓)quán衡量轻重:铨衡。古代称量才授官,选拔官吏: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铨选。铨录(选择录用)。笔画数:11;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41121
  • 纪 jì

    1.丝的头绪﹑条理。礼记˙礼器:『纪散而众乱。』淮南子˙泰族:『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2.法度﹑准则。如:『纪律』﹑『风纪』﹑『纲纪』﹑『违法乱纪』。文选˙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3.本纪的简称。为史书纪传体体例之一,专记古帝王的行迹。如:『五帝纪』﹑『始皇纪』。4.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今以百年为一世纪。唐˙李商隐˙马嵬诗:『如何四纪为天 子,不及卢家有莫愁。』5.如:『寒武纪』﹑『侏罗纪』。6.姓。如汉代有纪信,清代有纪盷。1.治理﹑综理。如:『经纪』。国语˙晋语:『礼以纪政。』2.记载﹑记录。通『记』。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记﹑纪二字在『记载』一义上相通。如『记录』亦作『纪录』。但在统绪﹑统理﹑准则等方面词义,一律用『纪』。如『本纪』不作『本记』,『纲纪』不作『纲记』,『经纪』不作『经记』。反之,在当记载下来的文章意义上,一律用『记』,如『日记』不作『日纪』﹑『游记』不作『游纪』。今法律统一用字规定『记录』用于动词,如:『我将他演讲内容记录下来。』;『纪录』用于名词,如:『会议纪录』。(又音)ㄐ|ˇ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chéng shèng

    部首:丿

    笔画:10画

    五笔:tuxv

    【基本释义】乘chéng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mì)。乘数。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姓。乘shèng ㄕㄥˋ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笔画数:10;部首:丿;笔顺编号:3122113534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董”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董」源出; 出自姬姓, 以职为姓. 据《姓氏急就篇》云:周朝大夫辛, 有二子, 派往晋国为太史, 董督(管理)晋国的史书典册. 故以「董」为氏。 董狐即为其后. 又据《通志.氏族略》云: 相传古帝虞舜时有董父, 为董氏之祖. 此为神话传说. 家族名人 董狐 春秋时晋国史官,生卒年不详。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不听,反欲杀之,赵盾于是逃亡国外。其后族人赵穿弒灵公,盾还晋国,而不讨穿。董狐乃书曰:赵盾弒其君。孔子因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仲舒 (前179~前104)…

  • 顾 gù

    1.回首、回头看。说文解字:『顾,还视也。』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2.看、张望。如:『环顾』、『相顾一笑』、『左顾右盼』。孟子˙离娄下:『乞其 余,不足,又顾而之他。』3.拜访、探望。如:『三顾茅庐』。宋˙王安石˙示耿天骘诗:『望公时顾我,于此畅幽悁。』4.关注、照应。如:『顾此失彼』、『奋不顾身』。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红楼梦˙第一○八回:『为着我们家连连的出些不好事,所以我也顾不来。』1.反而。战国策˙秦策一:『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岂、难道。汉书˙卷三十七˙季布传:『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顾不美乎?』宋˙陆游、邵武县兴造记:『非君之才有余,顾能若是哉?』1.不过、但是。战国策˙燕策三:『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2.乃。表示转折以承上文的关系。战国策˙赵策一:『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姓。如清代有顾炎武。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lrwy

    【基本释义】轶(軼)yì超过:轶伦(超过同辈)。轶才(出众的才能)。轶材(不平凡的人才)。散失:轶事。轶闻。古同“溢”,充满而流出。笔画数:9;部首:车;笔顺编号:152131134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沃”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源出子姓,商王沃丁的后人,以祖名为氏。起源于商代,殷商的第六世帝王名沃丁,是太甲的儿子。相传,太甲曾因不理朝政而被大臣伊尹放逐曲沃,三年后,他悔悟改过,又被接回复位,励精图治,国日强盛。太甲死后,沃丁即位,在位19年,商朝更加强大。沃丁死后,其后世子孙有的就用他的名字“沃”作为自己的姓氏。殷人之后建立宋国,宋与商则为一音之转。 2、周代宋国是君微子启之后,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沃氏先祖以沃州(今地不详)地名为姓。沃姓望族居今山西省太原市曲沃一带。 家族名人 沃墅:明代温县知…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唐朝】 【诗】 杜牧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随兄旦夕去,敛手整衣裳。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今年我江外,今日生一阳。忆尔不可见,祝尔倾一觞。阳德比君子,初生甚微茫。排阴出九地,万物随开张。一似小儿学,日就复月将。勤勤不自已,二十能文章。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尧汤。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

  •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劝学篇·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 【文】 曾国藩

    四位老弟左右:二月初十日,黄仙垣来京,接到家信,备悉一切,欣慰之至。朱啸山亦于是日到,现与家心斋同居。伊兄代伊觅得房子,距余寓甚近,不过一箭远耳。郭筠仙现尚未到,余已为凭本胡同关帝庙房,使渠在庙中住,在余家伙食。冯树堂正月初六日来余家,抉会试后再行上学,因小儿春间怕冷故也。树堂于二月十三日考国子监学正,题而耻恶衣恶食者二句,不以天下奉一人策,共五百人入场,树堂写作俱佳,应可以得。陈岱云于初六日移…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