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吉 cóng jí

    cóng

    居丧中,因事而暂易吉服,或居丧毕,脱去丧服,换上吉服。见明˙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十五˙顾命。后人居丧,当与人行庆贺之礼时,多书『从吉』二字于简帖上。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孟陋传:『亲族迭谓之曰:「少孤!谁无父母?谁有父母?圣人制礼,令贤者俯就,不肖企及。若使毁性无嗣,更为不孝也。」陋感此言,然后从吉。』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 - 列传·儒林列传上 【南北朝】 【文】 范晔

    刘昆 洼丹 任安 杨政 张兴 戴憑 孙期 欧阳歙 牟长 宋登 张驯 尹敏 周防 孔僖 杨伦 昔王葬、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之徒,继踵而集。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 建武五年,乃…

  • 国学名著《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 卷二 【文】 颜师古

    尚书孔安国古文尚书序云。先君孔子生于周末。覩史籍之烦文。惧览者之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览者谓习读之人。犹言学者尔。盖思后之读史籍者以其烦文。不能专一。将生异说。故删定之。凡此数句。文对旨明。甚为易晓。然后之学者辄改之字居者字上。云览之者不一。虽大意不失。而颠倒本文。语更凡浅。又不属对。亦为妄矣。今有晋宋时书不被改者往往而在。皆云览者之不一。又云。以所闻伏生之书。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五帝本纪赞 【汉朝】 【文】 司马迁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 古文家 gǔ wén jiā

    wénjiā

    1.古文经学家。见『今古学派』条。2.善作古文的人。如:『韩愈是唐代有名的古文家。』 【查看详细解释
  • 奇字 jī,qí zì

    ,

    王莽六书之一。据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改变而成。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孔壁古文 kǒng bì gǔ wén

    kǒngwén

    汉鲁恭王坏孔子宅壁,于壁中得古文经传。因其用古文写成,有别于汉通行的隶书,故后世称为『孔壁古文』。见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鲁恭王刘余传。 【查看详细解释
  • 科斗书 kē dǒu shū

    dǒushū

    周代的古文字。见『蝌蚪文』条。汉˙孔安国˙书经序˙孔颖达˙正义:『科斗书,古文也。所谓苍颉本体,周所用之。以今所不识,是为古人所为,故名。古文形多头麤尾细状,腹团圆似水虫之科斗,故曰科斗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shàng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imkf

    【基本释义】尚shàng还(h俰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尊崇,注重:尚武。尚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时尚。矜夸,自负:自尚其功。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庶几,差不多: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姓。笔画数:8;部首:小;笔顺编号:24325251
  • 桐城派 tóng chéng pài

    tóngchéngpài

    清代古文运动中的正宗流派。为方苞所开创,继有刘大櫆、姚鼐等加以阐发。因其代表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为『桐城派』。主张古文应严整简洁,并须学习左传、史记、先秦、两汉的散文,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考据、辞章并重,要求语言雅洁,笔法清朗,作品以典雅、凝炼见称。 【查看详细解释
  • 姚鼐 yáo nài

    yáonài

    人名。(公元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清安徽省桐城人。曾主讲紫阳、钟山各书院多年,学者称为『惜抱先生』。性恬淡不慕荣利,论学主集义理、考证、词章之长,不拘于汉、宋门户,精研经学,尤以古文名世,所为文高简深古,所选古文辞类纂,义例甚严,于清惟取方苞、刘大櫆二家,习古文者奉为圭臬,而有桐城派之称。着有惜抱轩文集等书。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论衡》

    《论衡》 - 卷二十八·正说篇 【汉朝】 【文】 王充

    儒者说《五经》,多失其实。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仕,汲汲竟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故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五经》并失其实。《尚书》、《春秋》事较易,略正题目粗粗之说,以照篇中微妙之文。 说《尚书》者,或以为本百两篇,后遭秦燔《诗》、《书》,遗在者二十九篇。夫言秦燔《诗》、《书》,是也;言本百两篇者,妄也。盖《尚书》本百篇,孔子以授也。遭秦用李斯之议,燔烧《五经》,济南伏生抱百篇藏於山中。孝景皇帝时,始存《尚书》。伏…

  • 仪礼 yí lǐ

    书名。十三经之一。汉儒称为『礼经』,或单称『礼』。汉代已残阙,当时所传有三本:戴德本、戴圣本、刘向别录本。今通行本为郑玄注、贾公彦疏之刘向别录本,十七篇。论述冠、婚、射、丧、饮、祭等礼之仪节。其经文亦有今古文之别,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为今文,鲁恭王得自孔宅者为古文,五十六篇,其十七篇与今文同,而字多异,十七篇外,则为逸礼。郑玄注参用今古文二本。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或称为『礼经』、『士礼』。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hàn qià

    部首:

    笔画:14画

    五笔:iakd

    【基本释义】【说文解字】 古文漢如此。按古文從或、從大。或者、今之國字也。
  • 八大家 bā dà jiā

    jiā

    1.唐宋古文八大家。见『唐宋古文八大家』条。2.清代骈文八大家。即袁枚、邵荀慈、刘星、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八人,皆长于骈文,吴鼒选为骈文八大家。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体书 shí tǐ shū

    shíshū

    十种书体。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章草、行书、八分、飞白、草书等。见唐˙张怀瓘˙书断˙卷一˙列传。一说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飞白、倒薤、散隶、悬针、鸟书、垂露为十体,见宣和书谱˙卷二˙唐元度。 【查看详细解释
  • 古文八大家 gǔ wén bā dà jiā

    wénjiā

    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八人提倡古文运动,遂被后人合称为『古文八大家』。 【查看详细解释
  • 古文旧书 gǔ wén jiù shū

    wénjiùshū

    先秦古文所写的典籍,有别于今文。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 【查看详细解释
  • 古文运动 gǔ wén yùn dòng

    wényùndòng

    唐韩愈、柳宗元等,反对唐初骈俪的文风,力主文以载道之说,欲以先秦、两汉的散文代替骈文,宋欧阳修等继之,遂使古文成为文章正宗,是为古文运动。 【查看详细解释
  • 唐宋古文八大家 táng sòng gǔ wén bā dà jiā

    tángsòngwénjiā

    唐宋两代八位古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明茅坤曾编有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名始着。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