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师”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以官名为姓。据《姓谱》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如上古师延,商代师涓等。周朝也有师尹之官,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 2、以技艺为氏。据《元和姓纂》载,两周及春秋战国时代,擅长乐技的人被称为师。晋国有师旷,鲁国有师乙,郑国有师理、师触、师躅、师惠,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相传晋国乐师师旷,字子野。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善于辨音,又善于弹琴。晋平公时造了一套用来奏乐的铜钟(编钟),很多乐工听后都认为音律很准,惟独师况不以为然。他的判断,最后终于被一…

  • 染指 rǎn zhǐ

    rǎnzhǐ

    春秋时,郑灵公故意不让大夫子公(公子宋)食鼋鱼美食。子公大怒,伸指于鼎中沾点汤,尝了一下鼋鱼的味道即走。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后用以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唐˙皮日休˙酒中十咏诗十首之四:『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论秦蜀:『夫鼎足之说始于蒯通。然通之说韩信,于此犹有汉之一足。当三国时而为是说,则献帝无复染指之望矣。』[似]问鼎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论语》

    《论语》 - 卫灵公篇 【先秦】 【文】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

  • 丸 wán

    wán

    1.形状小而圆的物体。如:『弹丸』、『药丸』。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抱朴子˙内篇˙至理:『今医家通明肾气之丸,内补五络之散。』2.卵。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3.量词。计算小而圆物体的单位。乐府诗集˙卷三十六˙相和歌辞十一˙古辞˙善哉行:『仙人王乔,奉药一丸。』新唐书˙卷五十七˙艺文志一:『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搓揉成球形。晋书˙卷八十二˙陈寿传:『有疾,使婢丸药。』 【查看详细解释
  • 董狐之笔 dǒng hú zhī bǐ

    dǒngzhī

    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qiè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pwav

    【基本释义】窃(竊)qiè偷盗:偷窃。窃取。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窃位。窃夺。私自,暗中:窃笑。窃听。谦辞,指自己:窃谓。窃以为可行。盗偷笔画数:9;部首:穴;笔顺编号:445341553
  • 拼音: héng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tqdh

    【基本释义】衡héng秤杆,泛指秤: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称量: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衡。衡情度理。平,对等:平衡。均衡。指北斗星:衡汉(北斗星和银河)。古同“横”,纵横。笔画数:16;部首:行;笔顺编号:3323525121134112
  • 拼音: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NKUV

    【基本释义】1.宠爱:~爱。~昵。 2.受宠爱:~臣。~妾。 3.受宠爱的人。
  • 拼音: làn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ijtl

    【基本释义】滥(濫)làn流水漫溢:泛滥。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用职权。宁缺勿滥。滥伐。浮泛不合实际:陈词滥调。滥竽充数(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有时亦表示自谦)。笔画数:13;部首:氵;笔顺编号:4412231425221
  • 国学名著《扬子法言》

    《扬子法言》 - 五百卷第八 【文】 扬雄

    或问:“五百岁而圣人出,有诸?”曰:“尧、舜、禹,君臣也而并;文、武、周公,父子也而处。汤、孔子数百岁而生。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圣人有以拟天地而参诸身乎!或问:“圣人有诎乎?”曰:“有。”曰:“焉诎乎?”曰:“仲尼于南子,所不欲见也;阳虎,所不欲敬也。见所不见,敬所不敬,不诎如何?”曰:“卫灵公问陈,则何以不诎?”曰:“诎身,将以信道也。如诎道而信身,虽天下不为也。”圣人重其道而轻其禄…

  • 拼音: zhū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yftj

    【基本释义】诸(諸)zhū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犹“之”:“能事诸乎?”。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姓。笔画数:10;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132511
  • 拼音: móu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yafs

    【基本释义】谋(謀)móu计划,计策,主意:计谋。出谋划策。设法寻求:谋求。图谋。谋面。谋篇。谋生。谋幸福。商议:谋议。谋划。不谋而合。姓。笔画数:11;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2111234
  • 拼音: rěn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vynu

    【基本释义】忍rěn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忍耐。忍痛。忍受。容忍。忍俊不禁(忍不住笑)。狠心,残酷:忍心。残忍。笔画数:7;部首:心;笔顺编号:5344544
  • 国学名著《庄子》

    《庄子》 - 德充符 【先秦】 【文】 庄子及门徒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 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 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 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 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

  • 国学名著《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 保傅第四十八 【文】 戴德

    殷为天子,三十馀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馀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惟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有司参夙兴端冕,见之南郊,见之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时,教固以行矣。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於是为置三…

  • 国学名著《论语》

    《论语》 - 宪问篇 【先秦】 【文】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

  • 拼音: zhūn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yybg

    【基本释义】谆(諄)zhūn恳切,诚恳:谆复(反复地说)。谆嘱。谆谆。佐,辅助。笔画数:10;部首:讠;笔顺编号:4541251521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三十六 陈□世家 第六 【汉朝】 【文】 司马迁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①夏后之时,或失或续。②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③得妫满,封之于陈,④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注①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 注②索隐按:夏代犹封虞思?虞遂是也。 注③索隐遏父为周陶正。遏父,遂之后。陶正,官名。生满。 注④索隐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

  • 拼音: hài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pdhk

    【基本释义】害hài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发生疾病:害眼。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杀死:杀害。遇害。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利益笔画数:10;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112251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四十二 郑世家 第十二 【汉朝】 【文】 司马迁

    2003-3-5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①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②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③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闲,人便思之。为司徒一岁,幽王以?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于是桓公问太史伯④曰:“王 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⑤虢、郐之君贪而好利,⑥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