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斩伐 zhǎn fá

    zhǎn

    1.征伐。诗经˙小雅˙雨无正:『其德降丧,饥馑斩伐。』2.诛杀。汉书˙卷九十˙酷吏传˙尹齐传:『武帝使督盗贼,斩伐不避贵势。』3.砍伐。荀子˙王制:『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饿喜,即令人工到彼砍伐。次日,回报此树锯解不开,斧砍不入,不能斩伐。』 【查看详细解释
  • 马放南山 mǎ fàng nán shān

    fàngnánshān

    南山,华山之南,本非牛马生长之地。马放南山指将马放牧于华山之南,使其自生自灭,不再乘用。语本书经˙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比喻不再征战用兵。精忠岳传˙第一回:『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六·魏相萧望之 【宋朝】 【文】 洪迈

    赵广汉之死由魏相,韩延寿之死由萧望之。魏、萧贤公卿也,忍以其私陷二材臣于死地乎?杨恽坐语言怨望,而廷尉当以大逆不道。以其时考之,乃于定国也。史称定国为延尉,民自以不冤,岂其然乎?宣帝治尚严,而三人者,又从而辅翼之,为可恨也?…

  • 强壮 qiáng zhuàng

    qiángzhuàng

    1.健壮有力。唐˙白居易˙六十拜河南尹诗:『幸遇芳菲日,犹当强健时。』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其时李傕、郭汜但到之处,劫掠百姓,老弱惕,强壮者充军。』2.语本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指壮年、中年。南朝陈˙徐陵˙让左仆射初表:『若思强壮,固无耆老。』[似]1.健壮、健旺、强大﹑强健﹑壮健[反]1.单薄、虚弱、瘦弱、衰老、衰弱、软弱﹑羸弱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 恶声 è shēng

    èshēng

    1.骂人的难听话。孟子˙公孙丑上:『恶声至,必反之。』史记˙卷八十˙乐毅传:『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2.不吉祥的声音。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3.不悦耳的声音。槌˙宙合:『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恶声美。』4.坏名声。史记˙卷六十九˙苏秦传:『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查看详细解释
  • 鸿渐之翼 hóng jiàn zhī yì

    鸿hóngjiànzhī

    鸿鹄凭借羽翼而高飞远行,因以之比喻大才;高才。 【查看详细解释
  • 确 què

    què

    确实、真实。如:『正确』、『千真万确』。宋史˙卷三四四˙李常传:『法无新民,便民者良;论无彼己,可久者确。』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途中听人传说有这一件事,不知道确不确,请他派人密查一查。』1.实在。如:『确有高见』。2.坚定、坚决。新唐书˙卷一三七˙郭子仪传:『进拜尚书令……子仪确让。』唐˙柳宗元˙与顾十郎文:『然者当其时而确固自守,蓄力秉志。』 【查看详细解释
  • 动静 dòng jìng

    dòngjìng

    1.运动与静止。易经˙艮卦˙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2.行为举止。庄子˙天下:『动静无过,未尝有罪。』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这两个便是你的孩儿,老夫看了这两个模样动静,敢不中去么。』3.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又:ㄉㄨㄥˋ˙ㄐ|ㄥ 【查看详细解释
  • 不时 bù shí

    shí

    1.非其时,不合时。论语˙乡党:『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楚辞˙宋玉˙九辩:『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2.随时﹑时时。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吾将不时更换,军又训练不熟:其必出二也。』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探春因家务冗杂,且不时赵姨娘与贾环来嘈聒,甚不方便。』3.忽然,非在预定时间内。如:『不时着陆』。水浒传˙第六回:『不时见一个人影来,喝道:「有暗算的人。」』[似]2.时时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四·二疏赞 【宋朝】 【文】 洪迈

    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无差忒,乃可传信后世。东坡先生作《二疏图赞》云:“孝宣中兴,以法驭人。杀盖、韩、杨、盖三良臣。先生怜之,振袂脱屣。使知区区,不足骄士。”其立意超卓如此。然以其时考之,元康三年二疏去位,后二年盖宽饶诛,又三年韩延寿诛,又三年杨恽诛。方二疏去时,三人皆亡恙。盖先生文如倾河,不复效常人寻阅质究也。…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念奴娇(寿萧守) 【宋朝】 【词】 赵汝恂

    萧守六月九日生。其时购得石曼卿书寿字碑,挂于厅壁,乃景祐五年六月九日书,月日恰同,用以为意。金塘瑞溢,爱琉璃十顷,风漪摇碧。玉女三千擎翠盖,簇拥芙蓉仙伯。鸾鹤回翔,龙蛇飞动,醉墨挥仙笔。磨崖书寿,分明知是今日。应为今日生申,银钩照坐,光满图书壁。竹马儿童传好语,小住湖山开国。玉玺成文,金莲赐对,剑履登玄石。丹砂九转,功成依旧头黑。

  • 行台 xíng tái

    xíngtái

    1.大吏出巡时所驻的地方。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只因省亲心急,不得到行台亲谢。』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其时城内早经预备,把个总督行台,做了钦差行辕。』亦作『行辕』。2.临时搭建的戏台。红楼梦˙第八十五回:『就在贾母正厅前,搭起行台。』3.职官名。指置于外州的尚书省。本专主军事,后始兼理民事,唐废。元有行御史台,监临诸省。或称为『行治』。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水调歌头 【宋朝】 【词】 夏元鼎

    (天台元漠子王枞,炷香问道,初意未降。后以子午寅申之说,破其胎息注想之迷,因与酬唱水调歌头于后)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自然时节,梦里也教知。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 新人 xīn rén

    xīnrén

    1.新婚的男女。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叫三对夫妻披挂起来,唤三起乐人、三顶花花轿儿,抬了三位新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其时卢生同了两个傧相,堂上赞拜礼毕,新人入房。』2.新钟爱的人。唐˙杜甫˙佳人诗:『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白居易˙新乐府˙母别子:『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哭。』3.新进人员。如:『这次公司招考进来的新人,素质不错?』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一·刺咳论 【文】 杨继洲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歧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

  • 国学名著《易传》

    《易传》 - 系辞传下·第九章 【先秦】 【文】 孔子后学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 田 tián

    tián

    1.土地。如:『稻田』﹑『梯田』﹑『瓜田李下』﹑『蔗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我执曹君,而分曹魏之田以赐宋人。』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2.可开采某些资源的地带。如:『煤田』﹑『盐田』。3.姓。如战国时魏有田子方。4.二一四部首之一。1.耕种。通『佃』。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2.打猎。通『畋』。如:『田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国语˙齐语:『田﹑狩﹑罼﹑弋,不听国政。』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咳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

  • 时事 shí shì

    shíshì

    1.当时的急事。周礼˙地官˙逐师:『巡其稼穑,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2.四时的贡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士起将归时事于宰旅,无他事矣。』3.当时的事情或事物。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这用时事,却使不得,两个人都该罚。』4.最近发生的国内外事件。如:『时事报导』、『时事分析』。文明小史˙第四十回:『母亲天天在家里,没有晓得外面的时事,如今外国人在那里要中国的地方,想出各种的法子来欺负中国。』[似]时势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