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郛 shuō fú

    shuō

    书名。明陶宗仪编,一百卷,仿曾慥类说体例,于诸书皆略存大概,或原书已亡,而于类书中钞合其文,以备一种。古籍之不传于今者,时可取征于此书。 【查看详细解释
  • 变例 biàn lì

    biàn

    1.原则以外的例外。如:『编辑一部辞书的变例最好不要太多,否则会紊乱原有的体例的。』2.演变的规则。如:『语音儿化有许多变例。』[反]1. 【查看详细解释
  • 辞典 cí diǎn

    diǎn

    一种工具书。依据词汇体系及一定的编辑体例搜集词、词组、短语等资料,并加以解释,以备查索、参考的工具书。可分普通及专业两种,前者如『国语辞典』,后者如『计算机辞典』。亦作『词典』。 【查看详细解释
  • 辞源 cí yuán

    yuán

    书名。民国四年(公元1915)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综合性辞典。陆尔奎、方毅等主编,十二集,分正、续编。探求字与词的来源,故称为『辞源』。体例以单字为纲,逐字编列以其字冠首的复辞。各条多引古书作证。 【查看详细解释
  • 体制 tǐ zhì

    zhì

    1.一定的规则、制度。文明小史˙第三十七回:『据学生的愚见,钦差既然要争那保送咨送的体制,就该合参谋部说明才是。』2.文体的体裁、格式。诗经˙周颂谱:『然鲁颂之文尤类小雅,比于商颂,体制又异。』[似]1.体系 2.体例查看详细解释
  • 体格 tǐ gé

    1.身体的发育情形和健康状况。如:『体格检查』、『体格强壮』。2.诗文的体例格调。如:『此诗体格高逸。』3.体态。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似]1.体魄 【查看详细解释
  • 体系 tǐ xì

    由许多要素构成,具有一定条理组合成的整体。如:『哲学体系』、『中庸的理论体系』。[似]编制、体例、系统 【查看详细解释
  • 鹤林玉露 hè lín yù lù

    lín

    书名。宋罗大经撰,十六卷。其体例在诗话语录之间,大多引当代理学诸儒之言,并推重陆九渊。内容大旨多因事议论,不以记事为主,且忽略于考证。 【查看详细解释
  • 碑文 bēi wén

    bēiwén

    刻在石碑上的文词。其体本以叙事为主,后杂之以议论,甚至有托物寓意之文出现,体例甚多。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李长吉新撰白玉楼记,天帝召汝写碑文!』[似]碑志 【查看详细解释
  • 新诗 xīn shī

    xīnshī

    1.新作的诗。晋˙张华˙答何劭诗三首之一:『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娱。』唐˙杜甫˙解闷诗十二首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2.一种五四运动后流行的白话诗体。其特色除以白话为主外,也不遵守平仄、协韵,完奴同于古时作诗的体例规则,较为自由、活泼。亦称为『白话诗』、『现代诗』。 【查看详细解释
  • 通雅 tōng yǎ

    tōng

    1.才识广博,品格雅正。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等传˙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长文通雅,义格终始。』2.书名。明方以智撰,五十二卷。辨证词语训涣取材于先秦诸子、史籍、方志、小说,考证古音古义,论及方言俗语。分门别韹加以训释。引文都注明出于何书,体例严谨,可供研究古汉语,探讨词源的参考。 【查看详细解释
  • 骈字类编 pián zì lèi biān

    piánlèibiān

    书名。清康熙五十八年张廷玉等奉敕编,雍正四年成书,二百四十卷。专收二个字的合成语词,分天地﹑时令﹑山水﹑居处﹑珍宝﹑数目﹑方?﹑采邑﹑器物﹑草木﹑禽兽﹑虫鱼等十二门,又补遗人事一门共十三门,按类编次。材料编排以经﹑史﹑子﹑集为次,引诗文注题目,引书注篇名,体例完善。可供检索词藻﹑典故之用。 【查看详细解释
  • 通志 tōng zhì

    tōngzhì

    1.各省的志书称为『通志』。如江苏通志、湖南通志等,以别于县志而言。2.通达其意。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传:『其后乡亲劝令应命,谧为释劝论以通志焉 。』3.书名。宋郑樵撰,二百卷。仿通史的体例,起自三皇,终于隋代,以详述历代的文物制度著称。采摭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至今资为考镜。后人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查看详细解释
  • 高僧传 gāo sēng zhuàn

    gāosēngzhuàn

    书名。南朝梁慧皎撰,十四卷。记载从东汉到梁初的高僧行谊,凡二百五十七人,附见者两百余人。本书为类传体,分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十门。但因时地所限,人物多偏在江左。此后,唐道宣着续高僧传,宋赞宁着宋高僧传,明如惺着明高僧传,大致都依这部高僧传的体例。 【查看详细解释
  • 传奇 chuán qí

    chuán

    1.唐朝裴铏着小说,以传奇为名,后人则泛称唐人文言小说及模仿其体例的作品为『传奇』。2.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常取材自唐人传奇,故泛称此类敷演故事的作品为『传奇』。3.明、清时代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称为『传奇』,以别于北方杂剧,每本大致为四十出,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为著名作品。4.离奇而超乎寻常。如:『传奇人物』﹑『传奇故事』。 【查看详细解释
  • 说文通训定声 shuō wén tōng xùn dìng shēng

    shuōwéntōngxùndìngshēng

    书名。清朱骏声撰,十八卷,附录说雅十九篇,古今韵准一卷。朱氏根据说文九千多字,又增杭千多字,从中分析形声声符一千一百三十七,分古韵为十八部。变更说文体例,按其所分古韵十八部及形声声符排比系联。先就字形构造考明本义,次以古书中通用之义分列为转注、假借、别义等项,兼载声训、古韵。为清代文字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注 shuō wén jiè,jiě,xiè zì zhù

    shuōwénjiè,jiě

    书名。清段玉裁撰,为清代研究说文重要著作之一。段氏首先根据说文体例和宋以前群书所引说文辞句校补其讹脱,以求恢复其原貌。再用古书上所用字义,以阐明说文的说解和一字多义的由来。创通条例,系联音韵和训诂,对汉字研究贡献卓著。此书引证浩博,考订精确,惟改动原文,增删篆文,不免有武断之处。后盂书音均表五篇,依诗经用韵和谐声,分古韵为六魏七部,为古音学重要著作。说文解字注中每篆下所注古韵部,大都依此而定。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nǎng

    部首:

    笔画:21画

    五笔:jyke

    【基本释义】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曩日。曩年。曩时。曩者(从前)。曩昔。笔画数:21;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41251251112213534
  • 拼音: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wgqj

    【基本释义】例lì可以做依据的事物:例证。例题。举例。例句。例如。规定:例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例。凡例。条例。破例。发凡起例。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例会。例假。例行公事。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事例。病例。案例。笔画数:8;部首:亻;笔顺编号:32135422
  • 纪 jì

    1.丝的头绪﹑条理。礼记˙礼器:『纪散而众乱。』淮南子˙泰族:『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2.法度﹑准则。如:『纪律』﹑『风纪』﹑『纲纪』﹑『违法乱纪』。文选˙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3.本纪的简称。为史书纪传体体例之一,专记古帝王的行迹。如:『五帝纪』﹑『始皇纪』。4.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今以百年为一世纪。唐˙李商隐˙马嵬诗:『如何四纪为天 子,不及卢家有莫愁。』5.如:『寒武纪』﹑『侏罗纪』。6.姓。如汉代有纪信,清代有纪盷。1.治理﹑综理。如:『经纪』。国语˙晋语:『礼以纪政。』2.记载﹑记录。通『记』。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记﹑纪二字在『记载』一义上相通。如『记录』亦作『纪录』。但在统绪﹑统理﹑准则等方面词义,一律用『纪』。如『本纪』不作『本记』,『纲纪』不作『纲记』,『经纪』不作『经记』。反之,在当记载下来的文章意义上,一律用『记』,如『日记』不作『日纪』﹑『游记』不作『游纪』。今法律统一用字规定『记录』用于动词,如:『我将他演讲内容记录下来。』;『纪录』用于名词,如:『会议纪录』。(又音)ㄐ|ˇ 【查看详细解释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