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醉春风 【唐朝】 【诗】 薛逢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旧野花愁杀人。犍为县里古城上,开是好花飞是尘。戏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声千万。时节先从暖处开,北枝未发南枝晚。江城太守须髯苍,忽然置酒开华堂。歌儿舞女亦随后,暂醉始知天地长。顷年曾作东周掾,同舍寻春屡开宴。斗门亭上柳如丝,洛水桥边月如练。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坐客争吟云碧句,美人醉赠珊瑚钗。日往月来何草草,今年又校三年老。槽中骏马不能骑,惆怅落花开满道。为报时人知不知,

  • 巨鹿之战 jù lù zhī zhàn

    鹿zhīzhàn

    秦朝末年,起义群雄击溃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秦将章邯率兵攻赵,以重兵围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楚怀王派宋义、项羽救赵。宋停兵不进,项杀宋取得军权,渡漳水后,只带三天干粮,以示必死之决心。经九次决战,终大败秦军。战后,项羽因英勇破敌,成为诸侯联军的统帅。 【查看详细解释
  • 来去 lái qù

    lái

    1.往返。晋˙鸠罗摩什˙十喻诗:『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唐˙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2.去。唐˙岑参˙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诗:『苍生望已久,来去不应迟。』3.上下、左右。指距离与差别甚小。水浒传˙第一一○回:『正应方腊二字,占据江南八郡,又比辽国差多少来去?』醒世恒言˙卷十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仔细看时,正比庙中所塑二郎神模样,不差分毫来去。』4.交际往来。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自从小年夫妻,都无一个亲戚来去,只有夫 妻二人。』5.来由、道理。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这小鬼头倒说的有个来去。』[似]1.往复、往来、往还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秦”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秦」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正》所载,周朝周公旦之子伯禽受封鲁国,裔孙以公族大夫者食采于秦邑(今河南省范县北),以邑名「秦」为氏。 二;出自「嬴」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嬴姓之后,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于秦,陇西秦亭是也。至始皇灭六国,子婴归汉,子孙以国为氏。 三;古代大秦(罗马帝国)商人秦论。公元226年由海道抵达吴国,曾谒见孙权,谈及大秦的风土人俗,后归本国。 家族名人 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 秦琼(?-628) 字叔宝,隋代历城人,事唐太宗…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卫使客事魏 【汉朝】 【文】 刘向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诺。”乃见魏王曰:“臣闻秦出兵,未知其所之。秦、魏交而不修之日久矣。愿王博事秦,无有佗计。”魏王曰:“诺。” 客趋出,至郎门而反曰:“臣恐王事秦之晚。”王曰:“何也?”先生曰:”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今王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奚以知之?” “卫客曰:事王三年不得见。臣以是知王缓也。”魏王趋见卫客。…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嗟哉董生行 【唐朝】 【诗】 韩愈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日来征租更索钱。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或水而渔。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无时期。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 【汉朝】 【文】 刘向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非必听实也。故先王听谚言于市,愿公之听臣言也。公求中立于秦,而弗能得也,善公孙郝以难甘茂,劝齐兵以劝止魏,楚、赵皆公之仇也。臣恐国之以此为患也,愿公之复求中立于秦也。”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以公孙郝为党于公而弗之听,甘茂不善于公而弗为公言,公何不因行愿以与秦王语?行愿之为秦王臣也公,臣请为公谓秦王曰:‘齐、魏合与离,于秦孰利?齐、魏别与合,于秦孰强?’秦王必曰:‘齐、魏离,则秦重;合,则秦轻。齐、魏别,则秦强;合,则秦弱。’臣即曰:‘今王听公孙郝以韩、秦之兵应齐…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或谓韩公仲 【汉朝】 【文】 刘向

    或谓韩公仲曰:“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为之,则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则主卑而身危。今秦、魏之和成,而非公适束之,则韩必谋矣。若韩随魏以善秦,是为魏从也,则韩轻矣,主卑矣。秦已善韩,必将欲置其所爱信者,令用事于韩以完之,是公危矣。今公与安成君为秦、魏之和,成固为福,不成亦为福。秦、魏之和成,而公适束之,是韩为秦、魏之门户也,是韩重而主尊矣。安成君东重于魏,而西贵于秦,操右契而为公责德于秦、魏之主,裂地而为诸侯…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韩公仲相 【汉朝】 【文】 刘向

    韩公仲相。齐、楚之交善秦。秦、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王使景鲤之秦,鲤与于秦、魏之遇。楚王怒景鲤,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鲤。 为谓楚王曰:“臣贺鲤之与于遇也。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必重楚。故鲤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今鲤不与遇,魏之绝齐于楚明矣。齐、楚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鲤,以视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魏于齐。”王曰:“诺。”因不罪而益其列。…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秦并赵北向迎燕 【汉朝】 【文】 刘向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使者过赵,赵王系之。使者曰:“秦、赵为一,而天下服矣。兹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

  • 古道热肠 gǔ dào rè cháng

    dàocháng

    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热肠:热心肠。指待人真诚、热情。 【查看详细解释
  • 秦欢晋爱 qín huān jìn ài

    qínhuānjìnài

    秦、晋:春秋时的秦国和晋国。当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姻,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欢晋爱”或称“秦晋之缘”。形容双方关系十分和美、亲近。亦作“秦晋之缘”。 【查看详细解释
  • 娱心悦目 yú xīn yuè mù

    xīnyuè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查看详细解释
  • 博学篇 bó xué piān

    xuépiān

    书名。出于秦太史令胡毋敬之手,是秦并吞六国后为统一文字所作的字书,保留通行的文字,而省改各地方的异文。字体为秦代小篆。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查看详细解释
  • 回复 huí fù

    huí

    1.回旋反复。唐˙柳宗元˙梦归赋:『若有鉥予以往路兮,驭儗儗以回复。』2.回答、答复。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钱庄上掌柜进去,回复了秦凤梧,秦凤梧正惊得呆了。』3.恢复。如:『回复国籍。』[似]复兴、恢复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三国攻秦反 【汉朝】 【文】 刘向

    三国攻秦反,西周恐魏之藉道也。为西周谓魏王曰:“楚、宋不利秦之德三国也,彼且攻王之聚以利秦。”魏王惧,令军设舍速东。…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张仪告公仲 【汉朝】 【文】 刘向

    张仪告公仲,令以饥故,赏韩王以近河外。魏王惧,问张子。张子曰:“秦欲救齐,韩欲攻南阳,秦、韩合而欲攻南阳,无异也。且以遇卜王,王不遇秦,韩之卜也决矣。”魏王遂尚遇秦,信韩、广魏、救赵,尺楚人,遽于萆下。伐齐之事遂败。…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或谓山阳君 【汉朝】 【文】 刘向

    或谓山阳君曰:“秦封君以山阳,齐封君以莒。齐、秦非重韩则贤君之行也。今楚攻齐取莒,上及不交齐,次弗纳于君,是棘齐、秦之威而轻韩也。”山阳君因使之楚。…

  • 有个地洞钻了下去 yǒu gē dì dòng zuān lē xià qù

    yǒudòngzuānxià

    形容因羞愧而希望有个藏身之处躲起来。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秦凤梧下午方才出来,见了湘兰,疾忙跳上马车,湘兰紧紧跟着,跟了他在大马路一带绕了一个圈子,秦凤梧这时最好有个地洞钻了下去。』 【查看详细解释
  • 泰山刻石 tài shān kè shí

    tàishānshí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为歌颂秦德而刻的石碑。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时又刻诏书于背面,相传为李斯所书。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