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夸父逐日 kuā fù zhú rì

    kuāzhú

    上古神话故事。传说夸父威猛好胜,乃与太阳追赶竞走,总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黄河、渭水仍然不够,再往北边大泽去找水喝,却渴死在途中。他随身的手杖弃置在地上,后来长出了一片桃林。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后比喻不自量力或有雄心壮志但未竟大业。南朝宋˙释僧愍˙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邪?便当五道群品,无非是佛,斯则是何言欤!真谓夸父逐日,必渴死者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录 lù

    1.抄写﹑誊写。明˙张自烈˙正字通˙金部:『录,誊写曰录。』如:『誊录』。2.记载。如:『记录』﹑『登录』。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遂进军幸寿春,录诸将功,封赏各有差。』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3.采纳﹑采取。如:『录用』。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1.记载事物的书籍﹑簿册。如:『笔录』﹑『言行录』﹑『备忘录』。清˙黄宗羲˙陈定生先生墓志铭:『是时有百官图﹑邪党录﹑天鉴录﹑同志录﹑点将录,依之以 尽杀朝廷之士。』2.姓。如上古?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危”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危」源出: 一:以地为氏,《潜夫论》云:危氏,三苗之后。《舜典.传》云:三苗,国 名,缙云氏之后。按,上古三苗族原住在今河南省南部至洞庭湖,及江西省鄱阳湖一代。传说在古帝虞舜时被迁至三危,其后有危氏。 二: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后冒姓危氏。 家族名人 危应宗 明代光泽人。国变荒乱,家族中幼孤无依者,应宗皆收养之,曰:「 与其独饱,无宁同饥。今幸我存,若令若属失所乎 ?」梓里,故乡。 地望分布 河南上蔡县 江西抚州市…

  • 宇 yǔ

    1.屋檐。易经˙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之大壮。』2.房屋。如:『屋宇』。楚辞˙宋玉˙招魂:『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3.疆域、国境。左传˙昭公四年:『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文选˙枚乘˙七发:『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4.上下四方,为整个空间的总称。如:『宇宙』、『寰宇』。荀子˙富国:『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5.人的仪表、风度。如:『眉宇』、『气宇轩昂』。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神识沉敏,风宇条畅。』 【查看详细解释
  • 悉 xī

    全部。书经˙盘庚上:『王命众,悉至于庭。』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详尽、详细。汉˙贾谊˙说积贮:『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聊斋志异˙卷十一 ˙乐仲:『言女大归日﹑再醮日及生子年月,历历甚悉。』1.竭尽、用尽。战国策˙韩策一:『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新唐书˙卷一九三˙忠义传下˙庞坚传:『贼将阿史那承庆悉锐攻之,传城百里,树木皆刊。』2.知道。如:『得悉』、『洞悉』、『熟悉』﹑『敬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唐˙杜甫˙客夜诗:『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姓。如上古时代有悉诸。 【查看详细解释
  • 颇 pō

    1.略微。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太史公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秦世不文,颇有杂赋。』2.甚、很、非常。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清˙袁枚˙答靖海侯:『自知获戾,颇觉悚惶。』3.可。表疑问的语气。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既出,(桓)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洛阳伽蓝记˙卷三˙菩提寺:『上古以来,颇有此事否?』4.不可。通『叵』。敦煌变文˙降魔变文:『过去百千诸佛,皆曾止住其中,说法度 人,量尘沙而颇算。』姓。如明代有颇廷相。又:ㄆㄛ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韶”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有虞氏,以乐曲名为氏。上古舜为部落首领时,他的乐官作了一首名叫《韶》的曲子,优美动听《论语》中记载,孔子曾在齐国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舜臣乐官的后代子孙以其祖上所作曲名为姓,称韶姓。望族居于太原郡,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2、发源于粤北韶州,以地名为氏。现在广东省的曲江、乐昌、仁化、乳源、翁源、英德六县,自隋代以来,称为韶州,我国的韶氏便发源于这个地方。根据《寰宇记》所记载,韶州这个地方有韶石,早在4000多年以前,圣君虞舜曾在南巡时到过这里,登韶山奏韶乐,因此得名…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晦日寻崔戢、李封 【唐朝】 【诗】 杜甫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威凤高其翔,长鲸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童”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童」源出: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胥童,其后有童氏。又《元和姓纂》云,上古颛顼氏生考童,其后为童氏。此为神化传说附会之辞,不足为凭。 家族名人 童参 宋代瓯宁人,性淳朴,隐于耕。仁宗初年寿高一百零二岁,赐敕「慰劳」, 授承务郎。 童恢 字汉宗,东汉姑幕人。任不其令,耕织种收,皆有条章,执法廉平,一 境清静。官终丹阳太守。入《循吏传》。 童贯(1054~1126) 字道辅,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性巧媚,能言善道。为北宋宦官,与蔡京互相勾结,在西北监军,掌兵权二十年。徽…

  • 中国 zhōng guó

    zhōngguó

    1.中华民国的简称。见『中华民国』条。2.上古时代,汉族文化发源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其地为『中国』。后各朝 疆土渐广,凡所辖境,皆称为『中国』。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3.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3.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似]2.华夏、中原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sqgj

    【基本释义】橹(櫓)lǔ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摇橹过江。笔画数:16;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52512112511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盍”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 出自上古高辛氏,为黄帝的后裔。黄帝有曾孙,号高辛氏,有"八才子",号称"八元",与颛顼之子"八恺"齐名. 2、 出自任姓,氏商朝开国君王汤的佐相盍虺的后代。 3、 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国公子庆公,字公仲,因乱鲁而遭谴责。庆公死后,其子孙有由于避仇者,以其字为姓,称盍氏。 家族名人 盍志 [约元一二四一年前后在世](一作盍志学,亦作盖志学,或作阖志学,又作阚志学)字西村,盱眙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太宗十三年前后在世。官学士。…

  • 五帝 wǔ dì

    1.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传说,故说法不尽相同,较主要者为:(1)黄帝 、颛顼、帝喾、尧、舜。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2) 少咕颛顼、帝喾、尧、舜。2.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咕炎帝、少咕颛顼、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白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呸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查看详细解释
  • 易 yì

    1.简单﹑不困难。如:『容易』﹑『得来不易』。2.平和、和蔼。如:『平易近人』。诗经˙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1.交换。如:『交易』﹑『贸易』﹑『以物易物』。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如:『变易』﹑『易容』﹑『移风易俗』。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3.轻视﹑轻慢。左传˙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汉书˙卷八十六˙王嘉 传:『二千石益轻贱,吏民慢易之。』4.治理。孟子˙尽心上:『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1.易经的简称。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汉书˙卷八十八˙儒 林传˙丁宽传:『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2.姓。如春秋时代齐国有易牙。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融”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融姓起源于上古,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祝融为五行神之一的火正,后世尊为火神。祝融部族原居于中原,后迁江南,与少数民族杂居,其中有芈姓,后来建立楚国,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故史称“祝、融二姓同宗。” 家族名人 祝融:颛顼帝的孙子叫重黎,为高阳氏火正。 迁徙分布 (缺)融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传上古时火神祝融,他的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为姓,称为融氏。由于祝融部曾拓展新领地而南迁,因此自古以来,融姓的名门望族多半出在江西,而那里…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宓”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宓(Fú,Mì)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宓姓出自上古的伏(宓)羲氏,与伏姓的源流是一样的,是伏(宓)羲氏的后裔。宓姓始于远古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因宓(Fú 古音伏,今多读 Mì 音蜜)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其后子孙称宓姓。伏羲,古代的时候作宓羲,又作庖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他的后代有宓(伏)和包两个姓。所以说伏姓和宓姓实际上是一个姓。如汉代人伏生,也叫做宓生。 家族名人 宓 妃 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宓 生 汉代人,也叫做…

  • 拼音:

    部首:

    笔画:14画

    五笔:fitv

    【基本释义】嫠lí寡妇:嫠妇。嫠节(指封建社会寡妇的节操,夫死不再改嫁)。嫠不恤纬(喻忧国忘家)。笔画数:14;部首:女;笔顺编号:11234313413531
  • 采 cǎi

    cǎi

    1.摘取。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宋˙陆游˙春晚即事诗四首之四:『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2.择取。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3.搜集。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予以为古有太史,观民风,采民言。若 是者,则有得矣。』4.掘取。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往者豪强大家,得漳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1.有颜色的帛。汉书˙卷九十一˙货殖传:『文采千匹。』颜师古˙注:『帛之有色 者曰采。』2.色彩。礼记˙月令:『命妇官染采。』3.神色。如:『神采』、『兴高采烈』。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4.文彩。楚辞˙屈原˙九章˙怀沙:『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又:ㄘㄞˋ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qiú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fiye

    【基本释义】裘qiú皮衣:狐裘。集腋成裘。姓。笔画数:13;部首:衣;笔顺编号:1241344413534
  • 太上 tài shàng

    tàishàng

    1.最上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2.远古、上古。指三皇五帝之世。汉˙扬雄˙法言˙问道:『太上无法而治,法非所以为治。』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3.居上位的君主。指帝王。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文选˙王˙四子讲德论:『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4.太上皇的简称。见『太上皇』条。宋史˙一一○˙礼志十三:『帝诣德寿宫恭请太上、太后至延祥观烧香。』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七˙干淳奉亲:『俟太上升殿,皇帝起居拜舞如仪。』5.道教称至上至高的神。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三洞品格:『右是太上之道,行此真道,得为太上之真。』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