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智度论 dà zhì dù lùn

    zhìlùn

    佛教典籍。一百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注释本。古来传说作者为龙树。据说全书约合汉文千余卷,鸠摩罗什以秦人好简,故节译成百卷。书中引述资料丰富,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观派的重要著作。三论宗将它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为『四论』。或称为『大论』、『智度论』、『智论』。 【查看详细解释
  • 僧肇 sēng zhào

    sēngzhào

    人名。(公元384~414)晋京兆人(今陕西西安)。鸠摩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参预罗什译场,被称为『解空第一』。着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门论 shí èr mén lùn

    shíèrménlùn

    佛教典籍。鸠摩罗什译,一卷。内容分十二门解释大乘空观。中国佛教三论宗,将它和中论、百论合称『三论』。是三论宗主要依据的论典。在中国和日本颇受重视。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论宗 sān lùn zōng

    sānlùn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要以研习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百论而得名。源于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师徒讲习,至隋吉藏集大成,是中国佛教诸宗中最接近印度中观思想的一派,至唐代渐趋没落。 【查看详细解释
  • 世尊 shì zūn

    shìzūn

    佛陀的尊号之一。意为世间及出世间共同尊重的人。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若是相近雷音不远路,我们好整肃端严见世尊。』 【查看详细解释
  • 中观论 zhōng guān lùn

    zhōngguānlùn

    佛教典籍。龙树着。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颂。内容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为大乘佛教中观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汉译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译本。亦称为『中论』。 【查看详细解释
  • 寿者相 shòu zhě xiàng

    寿shòuzhěxiàng

    佛教上指众生死后,会在六道中投生的概念。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人相,无寿者相。』今多用以称老人的容貌。 【查看详细解释
  • 梦幻泡影 mèng huàn pào yǐng

    mènghuànpàoyǐng

    比喻空虚不真实。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似]镜花水月 【查看详细解释
  • 大品般若 dà pǐn bō rě

    pǐn

    佛教典籍。后秦鸠摩罗什译,二十七卷。或称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大品经』。 【查看详细解释
  • 大师 dà shī

    shī

    1.对和尚的尊称。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鸠摩罗什传:『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种少嗣。』2.如:『国画大师』、『国学大师』。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似]2.大家、专家 【查看详细解释
  • 如来 rú lái

    lái

    佛的另外一种称号。意谓像过去诸佛那样的来,那样的去。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亦称为『大仙』。 【查看详细解释
  • 成实论 chéng shí lùn

    chéngshílùn

    佛教典籍。二十卷(或十六卷)。印度诃利跋摩着,后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是从小乘空宗过渡至大乘空宗的作品。此论从传译以来,至唐初之间曾起广大的影响,成实师分布南北,可惜唐代以后无人研习,所以旧注也全都失传了。 【查看详细解释
  • 灭度 miè dù

    miè

    佛教用语。指灭烦恼﹑度苦海。亦指僧人死亡。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亦作『圆寂』。 【查看详细解释
  • 百论 bǎi lùn

    bǎilùn

    书名。提婆着,天亲释,鸠摩罗什译。梵本二十三品,品五偈,合有百偈,故称为『百论』。该书以空的哲理来批判异论,后成为三论宗所依据的三部主要论书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众生相 zhòng shēng xiàng

    zhòngshēngxiàng

    佛教指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能清楚的区分自身和外在现象的这种概念。后秦˙鸠摩罗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世尊!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何以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查看详细解释
  • 竺法护 zhú fǎ hù

    zhú

    人名。西晋高僧,生卒年不详。祖籍月支,世居敦煌。精通西域语。译有光赞般若经十卷、正法华经十卷等,凡一百五十四部。为鸠摩罗什之前最大的译经家。 【查看详细解释
  • 遗教经 yí jiào jīng

    jiàojīng

    佛教典籍。佛垂般涅盘教诫经的别称。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内容记载释尊入灭前对弟子最后说法的情形。该典籍在中国和日本颇为普及,并有许多不同的注本。或称为『佛临涅盘略诫经』、『佛遗教经』。 【查看详细解释
  • 胎生 tāi shēng

    tāishēng

    受精卵在母体中,靠母体补给的营养,经过适当发育而后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蜜经:『所有一切众生之韹若卵生、若胎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查看详细解释
  • 成实师 chéng shí shī

    chéngshíshī

    南北朝至唐初间弘扬成实论的法师。成实论是介于小乘空宗和大乘空宗的一部重要著作,后秦鸠摩罗什译出后,传播甚广。其中南朝僧导和北魏僧嵩分别发展成南方的寿春系和北方的彭城系。但隋唐以后,成实师已逐渐消失。 【查看详细解释
  • 金刚经 jīn gāng jīng

    jīngāngjīng

    佛教典籍。一卷。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六种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最流行。内容主要在阐明般若空义。在般若经典中,其流行程度仅次于般若心经。禅宗从五祖弘忍以来特别重视此经。本经除汉译本外,尚有梵文本和藏译本传世。中﹑日注疏数百种。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