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骁骑 xiāo qí

    xiāo

    1.古时武官的名号。汉书˙卷五十四˙李广传:『吴楚反时,为骁骑都尉。』2.勇武的骑兵。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亦作『枭骑』。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豹韬·敌武 【先秦】 【文】 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卒遇敌人,甚众且武,武车骁骑,绕我左右,吾三军皆震,走不可止,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败兵’。善者以胜,不善者以亡。” 武王曰:“为之奈何?”太公曰:“伏我材士强弩,武车骁骑,为之左右,常去前后三里,敌人逐我,发我车骑,冲其左右,如此,则敌人扰乱,吾走者自止。” 武王曰:“敌人与我,车骑相当,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整治精锐,吾陈不敢当,为之奈何?” 太公曰:“先我材士强弩,伏于左右,车骑坚阵而处,敌人过我伏兵,积弩射其左右,车骑锐兵,疾击其军、或…

  • 拼音: xiāo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catq

    【基本释义】骁(驍)xiāo好马。勇健:骁勇。骁将(ji刵g )。骁悍。骁健。笔画数:9;部首:马;笔顺编号:551153135
  • 鼻端生火 bí duān shēng huǒ

    duānshēnghuǒ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查看详细解释
  • 摧锋陷阵 cuī fēng xiàn zhèn

    cuīfēngxiànzhèn

    摧:击溃;锋:锋芒,引伸为精锐;陷:攻入。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 【查看详细解释
  • 风驱电击 fēng qū diàn jī

    fēngdiàn

    形容迅速出击。同“风驰电击”。 【查看详细解释
  • 劲士 jìng shì

    jìngshì

    1.正直的人。荀子˙儒效:『行法至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2.有勇力的人。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劲士风集,骁骑如云。』 【查看详细解释
  • 包衣 bāo yī

    bāo

    奴隶﹑奴仆。译自满州语。清末入关前,凡所获各部落俘虏,均编为包衣,分属八旗。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隶属内务府,充骁骑﹑护军﹑前锋等营兵卒。属下五旗则分隶王府,为私家的世仆。 【查看详细解释
  • 三箭定天山 sān jiàn dìng tiān shān

    sānjiàndìngtiānshān

    唐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人前来挑战,仁贵发三箭射崎人,威慑敌营,使之俯首请降。见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 【查看详细解释
  • 巧佞 qiǎo nìng

    qiǎonìng

    巧言奸佞。槌˙立政:『谄谗饰过之说胜,则巧佞者用。』宋书˙卷六十五˙杜骥传:『以军功为骁骑将军,封邵阳县男,食邑三百户。寻坐巧佞夺爵。』 【查看详细解释
  • 枭骑 xiāo jì

    xiāo

    勇武的骑兵。汉˙无名氏˙战城南诗:『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亦作『骁骑』。 【查看详细解释
  • 津渡 jīn dù

    jīn

    1.渡口。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有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合疏捕山间虏,通转道津渡。』唐˙孟浩然˙夜泊宣城界诗:『湖平津渡阔,风止客帆收。』2.渡河。三国志˙卷十五˙魏书˙贾逵传:『从至黎阳,津渡者乱行,逵斩之,乃整。』 【查看详细解释
  • 诱兵 yòu bīng

    yòubīng

    战争时假装败退,以引诱敌人深入自己阵营的兵马。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 【查看详细解释
  • 转道 zhuǎn dào

    zhuǎndào

    1.如:『前面道路正整修中,我们只好转道而行。』2.运粮的道路。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有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合,疏捕山间虏,通转道津度。』 【查看详细解释
  • 骁 xiāo

    xiāo

    良马。说文解字:『骁,良马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料武艺﹑品骁腾。』勇武刚健。如:『骁勇』、『骁悍』。史记˙卷一○八˙韩长孺传:『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虎韬·疾战 【先秦】 【文】 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陈,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武王曰:“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敌人员众,其将可走。”…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犬韬·武锋 【先秦】 【文】 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骁骑,驰陈选锋,见可则击之。如何则可击?” 太公曰:“夫欲击者,当审察敌人十四变,变见则击之,敌人必败。”武王曰:“十四变可得闻乎?” 太公曰:“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形未得可击,奔走可击,不戒可击,疲劳可击,将离士卒可击,涉长路可击,济水可击,不暇可击,阻难狭路可击,乱行可击,心怖可击。”…

  • 国学名著《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 斥战 【明朝】 【文】 刘基

    凡行兵之法,斥候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一甲,人持一白旗,远则军行前后左右,接续候望。若见贼兵,以次转近,告白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 汉宣帝时,先零诸羌叛,犯边塞,攻城邑,杀长吏。时后将军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预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

  • 国学名著《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 - 两晋 【文】 陈傅良

    晋自文王建国,阴谋倾魏,置二卫(中卫、后卫)、三部司马(前驱、由基、强弩),以中领军领之。武帝代魏,遂分左右各一将军(左卫虎贲,羊琇为将军;右卫虎贲,赵序为将军。),命中虎贲,骁骑、游击别领。又置虎贲、羽林、上骑、异力四部,并命为五督(皆领于骁骑)。又有左、右、前、后四军,四护军领之。凡二卫、左、右、前、后、骁骑七军,皆中军将军羊祜统之(祜罢改北军中侯,永嘉中改中领军。)。其后更制殿中典兵以宠陈…

  • 国学名著《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 - 隋 【文】 陈傅良

    隋高祖继周统,其兵制大抵仍周、齐府兵之旧,而特加润饰焉。自今考之,其十二卫之制,则曰翊卫、曰骁骑卫、曰武卫、曰屯卫、曰御卫、曰侯卫,各分左右。而置将军以统诸府之兵,故当时之兵互相统摄而权不分。诸府之兵,有郎将、副郎将、坊主、团主之属以相统治;其外又有骠骑、车骑之军,折冲、果毅之军。虽增易不常(唐兵制云:骠骑、车骑二府皆有将军,后更骠骑曰鹰扬郎将,车骑曰副郎将,别置折冲、果毅。),而要其大概,则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