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困 zuò kùn

    zuòkùn

    坐守一隅,苦无出路。清史稿˙卷二二二˙王杲传:『王杲以贡市绝,部众坐困,遂纠土默特、泰宁诸部,图大举犯辽、渖。』 【查看详细解释
  • 天龙八部 tiān lóng bā bù

    tiānlóng

    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干闼婆、紧那罗、摩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佛名经.卷二十九:『一切圣贤、天龙八部、法界众生。』或称为『八部众』。 【查看详细解释
  • 宋江阵 sòng jiāng zhèn

    sòngjiāngzhèn

    一种民俗武术表演的阵式。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组成,共一○八人。阵中备有盔甲、盾牌、短刀、双斧等兵器,以表演传统武术为主。或以为源出水浒传中宋江操练部众的阵式而得名。 【查看详细解释
  • 归附 guī fù

    guī

    归向依杭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有吐谷浑、两突厥、浑契苾、沙陀等,各率部众归杭』[反]背离 【查看详细解释
  • 法部 fǎ bù

    1.唐代梨园中专门演奏法曲的部门。唐˙王建˙霓裳词十首之八:『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2.清末改刑部为法部,专掌司法,民初改为司法部,犹今之司法行政部。3.道教指天神率领的部众。如:『法部仙灵』。 【查看详细解释
  • 盟旗制度 méng qí zhì dù

    méngzhì

    我国边疆特殊的政治制度。仿照满洲八旗制度,在蒙古人的居地,以旗不同颜色(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作为部勒部众的兵制,逐渐成为寓户籍于军籍的政制。 【查看详细解释
  • 药叉 yào chā

    yàochā

    佛教用语。八部众之一。梵语yaka的音译。佛教指会伤害人的鬼。大乘掌珍论˙卷上:『如世有一无智画师,画作可畏药叉鬼像,或女人像,眩目乱意,谓为实有。』亦作『夜叉』。 【查看详细解释
  • 部众 bù zhòng

    zhòng

    部属﹑随从。三国志˙卷六十三˙吴书˙吴范传:『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 【查看详细解释
  • 骆驿不绝 luò yì bù jué

    luò驿jué

    形容众多且前后相连不断。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或作『络绎不纪』、『络驿不绝』。 【查看详细解释
  • 鸟王 niǎo wáng

    niǎowáng

    相传凤凰为百鸟之王。或指印度神话中的巨鸟,即金翅鸟。为毘湿奴的乘具,在佛教中为八部众之一。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顾欢传:『鸟王兽长,往往是佛,无穷世界,圣人化兴。』金˙赵秉文˙鸿沟诗:『金翅鸟王分海立,却应莞尔笑英雄。』 【查看详细解释
  • 阿修罗 ā xiū luó

    āxiūluó

    佛教六道之一,也是八部众之一。为梵语Asura的音译,意为非天。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恶神,常与忉利天交战。在佛教中认为虽属天界,但无天人的德行,性情谄诈,所以称非天,有的佛教部派将之从天道分出,独立为一类。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有欲令阿修罗与天同趣,是故说言:「汝先是天。」』或称为『不洒』、『非天』、『修罗』、『阿须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 【查看详细解释
  • 夜叉 yè chā

    chā

    1.佛教用语。梵语yaka的音译。佛教谓一种捷疾勇健会伤害人的鬼。为八部众之一。杂宝藏经˙卷八:『龙王夫妇及诸眷属生敬信心,尽受五戒,并夜叉众亦受五戒。』亦作『药叉』。2.比喻容貌丑陋或性情凶暴的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谁道俺的残生命,又撞着这狼夜叉。』3.妻子。为旧社会中对妻子的谑称。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 【查看详细解释
  • 信 xìn

    xìn

    1.诚实不欺。如:『讲信修睦』。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书札、书简。如:『书信』、『平信』、『挂号信』。3.消息、音频。如:『音信』、『凶信』、『口信』。4.使者、送信件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5.符契、凭证。如:『印信』。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大人有所召呼,则刻木为信,虽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6.姓。如宋代有信世昌。1.听从、不怀疑。如:『相信』、『深信不疑』、『不可置信』。2.敬仰、崇奉。如:『信奉』、『信教』。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至于光武之世,笃信斯术。』3.知晓、知道。宋˙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词:『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聊斋志异˙卷七˙青蛾:『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4.连宿两晚。如:『信宿』。左传˙襄公十八年:『信于城下而还。』杜预˙注:『信,再宿也。』1.确实、的确、果真。孟子˙公孙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2.随意、任凭。如:『信口开河』、『信手拈来』。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又:ㄕㄣ2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仇”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九姓 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候(一说为九吾氏)。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为九侯,取代夏时的部落。商朝末年,纣王杀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不少人加入人字为仇姓。 出自子姓,仇牧之后 仇姓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之后。据《元和姓纂》载,仇牧为在蒙泽(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北)被杀的宋缗公报仇而讨伐南宫万。南宫万在自家宅门外与仇牧展开一场恶斗,仇牧被南宫万摔死。仇牧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仇为姓,称仇氏。此支仇氏望出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子姓仇氏后有改为裘氏、求氏者,故子姓仇氏、裘氏、求氏系…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万俟”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鲜卑族拓跋氏,北魏有十大贵族,“万俟”(Mòqí音莫奇)为其中之一。万俟本来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北魏朝是由道武帝拓拔珪创建,拓拔珪原是鲜卑君主的后代,在战乱中长大,他成年后,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占地称王,扩展势力。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拔氏进入中原,后来就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北魏君位传六王后,由献文帝拓拔弘继承,他的三弟之后,就是万俟氏的始祖。据《魏书》记载,头一个以“万俟”为姓的是万俟丑奴,是山西高平人。 家族名人 万俟普:北齐太平人,官朔州刺史。仁厚爱民,雄果有勇,官至太尉…

  • 国学名著《十六国春秋别传》

    《十六国春秋别传》 - 南凉录 【文】 崔鸿

    秃发乌孤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八世祖疋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孤子寿阗立,寿阗卒,孙树机能立。壮果多谋略。泰始中杀秦州剌史胡烈于万斛堆败凉州剌史苏榆于金山,又杀凉州剌史杨欣于丹岭,尽有凉州之地。武帝为之旰食。能死,从弟务凡代立。凡死,孙推斤立。斤死,子思复鞬立,部众转盛,遂据凉土,鞬卒,子乌孤袭位,养民务农修结邻好。吕光封乌孤广武郡公、益州牧、左贤王。太初元年正月,改元,自称大将军、大单于、…

  • 国学名著《西夏书事》

    《西夏书事》 - 卷三十八 【文】 吴广成

    乾道八年、夏乾三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使人武功大夫嵬恧执忠、宣德郎刘昭,昭后官翰林学士,进枢密直学士、户部侍郎。三月,使贺金万春节。金主赐燕,宋使工部尚书莫以国忌不肯簪花听乐,金使趣之,坚执不赴。于是,夏使武功大夫党得敬、宣德郎田公懿位次与高丽使抗。夏四月,遣使贺金尊号。金主受群臣尊号。仁孝遣殿前马步军太尉讹罗绍甫、枢密直学士吕子温、匦匣使芭里直信往贺。秋七月,请金复兰州、保安榷场。金主谓…

  • 国学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 - 列传·南匈奴列传 【南北朝】 【文】 范晔

    前书直言匈奴传不言南北今称南者明其为北生义也以南单于向化尤深故举其顺者以冠之东观记称匈奴南单于列传范晔因去其单于二字 南匈奴B374落尸逐鞮单于比者,呼韩邪单于之孙,乌珠留若鞮单于之子也。自呼韩邪后,诸子以次立,至比季父孝单于舆时,以比为右薁鞬日逐王,部领南边及乌桓。 建武初,彭宠反畔于渔阳,单于与共连兵,因复权立卢芳,使入居五原。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至六年,始令归德侯刘飒使匈奴,匈奴亦遣使来献,汉复令中郎将韩统报命,赂遗金币,以通旧好。而单于骄踞,自比冒顿,对使者辞语悖慢,帝待之如初。…

  • 国学名著《三国志》

    《三国志》 - 吴范刘惇赵达传 【魏晋】 【文】 陈寿

    吴范字文则,全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暴”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殷王朝时期诸侯暴公,属于以国名为氏。 从历史文献上考证,以暴为姓,大约是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殷朝时期。 据史籍《风俗通》的记载,当时有殷商王朝有许多各据一方的诸侯,其中有一位叫暴公的,据于今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其国即为暴国(今河南修武)。其后裔子孙有暴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暴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作bào(ㄅㄠˋ)。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王族大夫封地,以国名为氏。 西周时期,有王族姬幸被封于暴邑(今河南郑州),建立了暴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