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卫之女 zhèng wèi zhī nǚ

    zhèngwèizhī

    春秋战国时代,郑、卫两国风俗淫荡,故称美艳、豪放的女子为『郑卫之女』。秦˙李斯˙谏逐客书:『郑卫之女,不充后宫。』 【查看详细解释
  •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zhèngwèizhīyīn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亦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似]濮上之音、靡靡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骏良 jùn liáng

    jùnliáng

    良马。亦可用以比喻贤才。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 【查看详细解释
  • 郑卫之声 zhèng wèi zhī shēng

    zhèngwèizhīshēng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下˙赞曰:『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子云所谓「先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亦作『郑卫之曲』、『郑卫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郑卫之曲 zhèng wèi zhī qǔ

    zhèngwèizhī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汉˙荀悦˙前汉纪˙卷十九˙宣帝纪三:『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亦作『郑卫之声』、『郑卫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zhèngwèizhīyīn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miáo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

    【基本释义】媌miáo眉目美好:“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泽,正蛾眉。”妓女。笔画数:11;部首:女;笔顺编号:53112225121
  • 伐性之斧 fá xìng zhī fǔ

    xìngzhī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查看详细解释
  • 郑卫桑间 zhèng wèi sāng jiān

    zhèngwèisāngjiān

    语本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指春秋战国时代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儒家斥为淫声,靡靡之乐。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查看详细解释
  • 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

    zhīyīn

    颓废﹑色情﹑低级趣味的音乐。聊斋志异˙卷四˙罗剎海市:『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亦作『糜糜之音』﹑『靡靡之乐』。[似]濮上之音﹑郑卫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濮上之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shàngzhīyīn

    相传春秋时,卫灵公到晋国访问,途中夜宿于濮水之上,半夜听到琴声,就命令乐师师涓记下。到晋国,见晋平公,就使师涓弹奏,师旷听到,手按琴弦说:『此亡国之音,为纣王乐师师延所作,当武王伐纣时,师延向东逃逸,至濮水,自投江水而死,所以凡听到此乐者,国家必定衰败。』见史记˙卷二十四˙乐书˙张守节˙正义。后以此比喻淫荡亡国之音。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高堂隆传:『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亦作『桑间之音』。[似]靡靡之音、郑卫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营卫 yíng wèi

    yíngwèi

    1.护卫。三国志˙卷十六˙魏书˙任峻传:『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进。』2.军营。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夫关中,王业根本在焉。豪桀之在关中者,与籍于营卫不殊。』3.中医上指气血的作用。有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之说,当指动脉静脉血。或作『荣卫』。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括水调歌 【宋朝】 【词】 林正大

    (范文正《听真上人琴歌》:银河耿耿霜棱棱,西窗月色寒如冰。江上一扣朱丝绳,万籁不起秋光凝。伏羲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嗟嗟不及郑卫儿,北里南邻竟歌舞。竟歌舞,何时休。师襄堂上心悠悠。击浮金,戛鸣玉,老龙秋啼沧海底,幼猿暮啸寒山曲。陇头瑟瑟咽流泉,洞庭萧萧落寒木。此声感物何大灵,十二衔珠下仙鹄。为予再奏南风诗,神人和畅瞬无为。为予试弹广陵散,鬼物方哀晋方乱。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兴亡哀

  • 讽一劝百 fěng yī quàn bǎi

    fěngquànbǎi

    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 【唐朝】 【诗】 司空曙

    新琴传凤凰,晴景称高张。白玉连徽净,朱丝系爪长。轻埃随拂拭,杂籁满铿锵。暗想山泉合,如亲兰蕙芳。正声消郑卫,古状掩笙簧。远识贤人意,清风愿激扬。

  • 劝百讽一 quàn bǎi fěng yī

    quànbǎifěng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邓鲂、张彻落第 【唐朝】 【诗】 白居易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弹琴李处士 【唐朝】 【诗】 李山甫

    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世上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更沾襟。致身不似笙竽巧,悦耳宁如郑卫淫。三尺焦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沈沈。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题笙 【唐朝】 【诗】 罗邺

    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滟滟金。缑岭独能征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好将宫徵陪歌扇,莫遣新声郑卫侵。

  • 抑止 yì zhǐ

    zhǐ

    压制遏止。汉˙扬雄˙长杨赋:『抑止丝竹晏衍之乐,憎闻郑卫幼眇之声。』隋书˙卷七十˙裴仁基传:『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敝,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每抑止之,众咸怨怒。』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