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实击虚 bì shí jī xū

    shí

    避开坚强的而攻击虚弱的。语本孙子˙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比喻攻敌须乘虚而入。明˙刘基˙赠交棋相子先序:『避实击虚,投间抵隙,兼弱取乱之道,无所不备。』亦作『避实就虚』﹑『就虚避实』。[似]避重就轻 【查看详细解释
  • 避实就虚 bì shí jiù xū

    shíjiù

    比喻攻敌须乘虚而入。见『避实击虚』条。淮南子˙要略:『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清史稿˙卷二三七˙洪承畴传:『若闻我师西进,必且避实就虚,合力内犯。』 【查看详细解释
  • 就虚避实 jiù xū bì shí

    jiùshí

    比喻攻敌能乘虚而入。见『避实击虚』条。清史稿˙卷四七五˙洪秀全传:『又能取远势,声东击西,就虚避实。』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乾坤大略》

    《乾坤大略》 - 兵起先知所向 【文】 王余佑

    兵之未起,其说甚长,不必详也。已起矣,贵进取,贵疾速。进取则势张,疾速则机得,呼吸间耳,成败判焉!此不可不知所向也。而所向又以敌之强弱为准:敌弱,或可直冲其腹;敌强,断宜旁翦其支,此定理也。翦其支者云何?曰:避实而击虚也,乘势而趋利也。避实击虚,则敌骇不及图,如自天而下。乘势趋利,则我义声先大振,而远近向风。不观唐太宗之趋咸阳乎?进乃胜矣。不观黥布之归长沙乎?退乃败矣。微乎!其不可以一瞬失也。霸…

  • 避强击弱 bì qiáng jī ruò

    qiángruò

    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王朴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周世宗时,拾遗王朴献《平边策》,略云:“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唯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其西,备西则挠其东。彼奔走以救弊,则奔走之间,我可窥其虚实。避实击虚,所向无前,则江北诸州举矣。既得江北,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南亦不难下也。江南下,而桂、广、岷、蜀,可飞书召之矣。吴、蜀既平,幽必望风而至,唯并为必死之寇,必须强兵力攻,然不足为边患也。”世宗奇之,未及试,其后宋兴,卒如其策。…

  • 避实击虚 bì shí jī xū

    shí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查看详细解释
  • 避实就虚 bì shí jiù xū

    shíjiù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查看详细解释
  • 就虚避实 jiù xū bì shí

    jiùshí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查看详细解释
  • 兵无常势 bīng wú cháng shì

    bīngchángshì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nkup

    【基本释义】避bì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躲就笔画数:16;部首:辶;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454
  • 击其不意 jī qí bù yì

    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查看详细解释
  • 避重就轻 bì zhòng jiù qīng

    zhòngjiùqīng

    避开艰难繁重的工作或责任,而选择轻松容易的。或指避开主要的问题,而只谈些无关紧要的事。红楼梦˙第一○二回:『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文明小史˙第六回:『禀帖上,又说柳知府许多坏话。说他如何疲软,等到闹出事来,还替他们遮掩,无非避重就轻,为自己开脱处分地步。』[似]避实虚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 虚实篇 【秦朝】 【文】 孙武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

  • 国学名著《反经》

    《反经》 - 天时 【唐朝】 【文】 赵蕤

    孙子曰:“二曰天时。天时者,阴阳、寒暑,时节制也。”《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吾人也。”太公曰:“天文三人,主占风气,知天心去就。”故《经》曰:“能知三生,临刃勿惊,从孤击虚,一女当五丈夫。”故行军必背太阴、向太阳,察五纬之光芒,观二曜之薄蚀,必当以太白为主,辰星为候。合宿,有必斗之期;格出,明不战之势。避以日耗,背以月刑。以王击囚,以生击死,是知用天之道,顺天行诛,非一日也。 若细雨沐军,临机必有捷;回风相触,道还而无功。云类群羊,必走之道;气如惊鹿,必败之势。黑云出垒,赤气临军,六…

  • 拼音: shí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pudu

    【基本释义】实(實)shí充满:实心。充实。虚实。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结实。富足:殷实。富实。真名虚笔画数:8;部首:宀;笔顺编号:44544134
  • 国学名著《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 - 前集·卷六 【文】 曾公亮,丁度

    下营法军志曰:止则为营,行则为阵。言营、阵同制也。法云:阵中容阵,谓队伍布列,有广狭之制。欲其回转离合,无相夺伦。营中有营,谓部分次序,有疏密之法。欲其左右救援,不相奸乱。卒有外寇侵轶,皆坚壁全备,莫得而动也。苟非规模素定,其孰能与于此乎?故司马宣王观武侯营垒处所而叹曰:天下奇才!美其法制精妙也。昔卫青出塞,以武刚自环(盖今之车营也);充国屯田,则校联不绝(盖今之木栅营也)。其来尚矣。今采诸家之…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92 【宋朝】 【文】 司马光

    【后周纪三】 起阏逢摄提格五月,尽柔兆执徐二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甲寅,公元九五四年) 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丙子,帝至晋阳城下,旗帜环城四十里。杨?疑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贰于周,召与计事,欲图之。处谦知之,不往。?使胡骑数十守其城门,处谦杀之,因闭门拒?。?奔归契丹。契丹主怒其无功,囚之。处谦举城来降。丁丑,置静塞军于代州,以郑处谦为节度使。 契丹数千骑屯忻、代之间,为北汉之援,庚辰,遣符彦卿等将步骑万馀击之……

  • 国学名著《盐铁论》

    《盐铁论》 - 卷九 【文】 桓宽

    繇役第四十九大夫曰:“屠者解分中理,可横以手而离也;至其抽筋凿骨,非行金斧不能决。圣主循性而化,有不从者,亦将举兵而征之,是以汤诛葛伯,文王诛犬夷。及后戎、狄猾夏,中国不宁,周宣王、仲山甫式遏寇虐。诗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自古明王不能无征伐而服不义,不能无城垒而御强暴也。”文学曰:“舜执干戚而有苗服,文王底德而怀四夷。诗云:‘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 国学名著《伤寒论》

    《伤寒论》 - 平脉法 【汉朝】 【文】 张仲景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畜,支饮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