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宋朝】 【词】 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青玉案 【宋朝】 【词】 蒋璨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欲过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长忆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未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青玉案 【宋朝】 【词】 姚述尧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君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长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黄耳传书 huáng ěr chuán shū

    huángěrchuánshū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南乡子(答和惠计院) 【宋朝】 【词】 吴潜

    黄耳讯初收。为说鸥汀与鹭洲。争问主人归近远,飕飕。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今日是今明日古,休休。转首鄞江总别愁。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友封体 【唐朝】 【诗】 元稹

    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微风暗度香囊转,胧月斜穿隔子明。桦烛焰高黄耳吠,柳堤风静紫骝声。频频闻动中门锁,桃叶知嗔未敢迎。

  • 国学名著《易传》

    《易传》 - 象传下·鼎 【先秦】 【文】 孔子后学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鼎耳革,失其义也。覆公饣束,信如何也。鼎黄耳,中以为实也。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 白颠 bái diān

    báidiān

    1.额头上有白毛。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2.白头。亦指老人。晋书˙卷五十一˙束传:『丹墀步纨裤之童,东野遗白颠之叟。』宋˙王之道˙和刘与可诗:『远信占黄耳,清游任白颠。』 【查看详细解释
  • 铉 xuàn

    xuàn

    横贯鼎耳用以扛鼎的棍形工具。说文解字:『铉,所以举鼎也。』易经˙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孔颖达˙正义:『铉,所以贯鼎而举之。』 【查看详细解释
  • 黄犬音 huáng quǎn yīn

    huángquǎnyīn

    比喻书信或消息。见『黄耳传书』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驿长不遇梅花使。』 【查看详细解释
  • 黄耳传书 huáng ěr chuán shū

    huángěrchuánshū

    南朝梁陆机藉爱犬黄耳代传家信。典出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后遂以比喻传递消息。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水调歌头(奉别诸同官) 【宋朝】 【词】 吴潜

    便作阳关别,烟雨暗孤汀。浮屠三宿桑下,犹自不忘情。何况情钟我辈,聚散匆匆草草,真个是云萍。上下四方客,后会渺难凭。愿诸公,皆衮衮,喜通津。老夫从此归隐,耕钓了馀生。若见江南苍鴚,更遇江东黄耳,莫惜寄音声。强阁儿女泪,有酒且频倾。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念奴娇(癸卯亲老生辰寄武昌) 【宋朝】 【词】 李弥逊

    楚天木落,际平芜千里,寒霜凝碧。鄂渚波横何处是,当日孙郎赤壁。黄耳音稀,白云望远,又见春消息。嘉辰长记,谢池梅蕊初摘。遥想黄鹤楼高,兰阶丝管沸,传觞如织。倦客心驰归路绕,不及南飞双翼。固著斑衣,重翻锦字,寄远供新拍。明年欢侍,寿期应献千百。

  • 国学名著《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 - 七虞 【文】 萧良有

    西山精卫,东海麻姑。楚英信佛,秦政坑儒。曹公多智,颜子非愚。伍员覆楚,勾践灭吴。君谟龙片,王肃酪奴。蔡衡辨凤,义府题乌。苏秦刺股,李绩焚须。介诚狂直,端不糊涂。关西孔子,江左夷吾。赵抃携鹤,张翰思鲈。李佳国士,聂悯田夫。善讴王豹,直笔董狐。赵鼎倔强,朱穆专愚。张侯化石,孟守还珠。毛遂脱颖,终军弃繻。佐卿化鹤,次仲为乌。韦述杞梓,卢植楷模。士衡黄耳,子寿飞奴。直笔吴竞,公议袁枢。陈胜辍锸,介子弃觚…

  • 拼音: xuàn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qyxy

    【基本释义】铉(鉉)xuàn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笔画数:10;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41554
  • 耳 ěr

    ěr

    1.人及动物的听觉器官与平衡器官。可分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2.凡器物两旁附有以便于提携的把手均称为『耳』。易经˙鼎卦˙六五:『鼎,黄耳 金铉。』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有雉登鼎耳雊,武丁惧。』3.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4.姓。如明代有耳元明。5.二一四部首之一。闻﹑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 其耳而未之目邪?』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景王皇后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1.位于句末,表决定的意思。相当于『矣』﹑『了』。史记˙卷一一○˙匈奴传:『 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2.位于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当于『而已』﹑『罢了』。论语˙阳货:『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周易》

    《周易》 - 鼎(卦五十) 【先秦】 【文】 周文王

    鼎倾覆损坏的启示 【原文】 (巽下离上)鼎①:元吉,亨。 初六:鼎颠趾(2),利出否民得妾以其子,无咎。 九二:鼎有实(4),我仇有疾(5),不我能即(6)。吉。 九三:鼎耳革(7),其行塞(8)。雉膏不食(9),方雨亏悔。终吉。 九四:鼎折足。覆公粟(10),其形渥(11)。凶。 六五:鼎黄耳金铉(12)利贞。 上九:鼎玉铉(13)。大吉,元不利。【注释】 (1)鼎是本卦的标题。鼎为饮食器具。全卦的内容同饮食以及与饮食有 关的事相关。“鼎”为卦中多见词。(2)颠趾:翻倒后足向上。(3)出:除 ……

  • 国学名著《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 - 鲁肃 【文】 司马彪

    曹公征荆州,孙权大惧,鲁肃欲劝权拒曹公,乃激说权曰:“彼曹公者,实严敌也,新并袁绍,兵马甚精,乘战胜之威,伐丧乱之国,克可必也。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将军家诣邺;不然,将危。”权大怒,欲斩肃,肃因曰:“今事已急,即有他图,何不遣兵助刘备,而欲斩我乎?”权然之,即遣周瑜助备。

  • 拼音: qiǎn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khgp

    【基本释义】遣qiǎn派,送,打发:派遣。遣送。差(ch乮 )遣。调(di刼 )遣。遣返(遣送回到原来的地方)。遣散(s刵 )。遣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排解,发泄:遣闷。消遣。遣兴(x宯g )。遣怀。笔画数:13;部首:辶;笔顺编号:2512125151454
  • 遣 qiǎn

    qiǎn

    1.差使、派发。如:『差遣』、『先遣部队』、『调兵遣将』。墨子˙非儒下:『乃遣子贡之齐,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2.释放、放走。如:『遣散』。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辄平遣囚徒,除王莽 苛政,复汉官名。』3.放逐、贬谪。汉˙王符˙潜夫论˙贤难:『及太子问疾,帝令吮痈,有难之色,帝 不悦而遣太子。』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4.排解、消除。如:『消遣』、『排遣』。唐˙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始知贤主人,赠此遣愁寂。』红楼梦˙第五回:『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5.使、令。元˙翁森˙四时读书乐诗:『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