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色 cí sè

    言语态度。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辞色壮烈,众皆慨叹。』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瑁遂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瑁等辞色甚是谄佞。』 【查看详细解释
  • 假以辞色 jiǎ yǐ cí sè

    jiǎ

    在言辞和态度方面表示友好。西游记˙第四十六回:『这就难了!不比馆子里跑堂的,还可以去上馆子,假以辞色,问他底细,这厨子虽上他馆子,也看不见的,怎样打听呢?』聊斋志异˙卷七˙仙人岛:『明珰与小生有拯命之德,愿少假以辞色。』亦作『假以颜色』。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满江红(次潼川漕刘殿院韵) 【宋朝】 【词】 京镗

    外省抡才,诏书下、芝泥犹湿。应料得、出奇锦绣,争辉金碧。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远鹏方息。有宗工、此地独持衡,将专席。岁月晚,霜风急。嗟老子,为行客。念昔陪班缀,今亲辞色。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别。也不须、因赋大刀头,归心折。

  • 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shēng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查看详细解释
  • 德隆望尊 dé lóng wàng zūn

    lóngwàngzūn

    犹言德高望重。同“德隆望重”。 【查看详细解释
  • 假以辞色 jiǎ yǐ cí sè

    jiǎ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查看详细解释
  • 假以颜色 jiǎ yǐ yán sè

    jiǎyán

    在态度和言辞上表示友好。如:『他为人倨傲,个性乖僻,对别人从不假以颜色。』亦作『假以辞色』。 【查看详细解释
  • 形于言色 xíng yú yán sè

    xíngyán

    内在的思想表现于言辞及神情上。魏书˙卷十九˙景穆十二王传中˙任城王云传:『每怀郁怏,形于言色,遂纵酒欢娱,不亲政事。』晋书˙卷八十五˙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亦作『形于辞色。』 【查看详细解释
  • 形于辞色 xíng yú cí sè

    xíng

    内在的思想表现于言辞及神情上。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翼雅有大志,欲以灭胡平蜀为己任,言论慷慨,形于辞色。』亦作『形于言色』。 【查看详细解释
  • 德隆望尊 dé lóng wàng zūn

    lóngwàngzūn

    德行高,声望大。多用以称颂年高德劭,且有声望的人。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亦作『德高望重』。 【查看详细解释
  • 忿詈 fèn lì

    忿fèn

    因愤怒而骂。宋书˙卷五十三˙庾登之传:『炳之为人强急而不耐烦,宾客干诉非理者,忿詈形于辞色。』 【查看详细解释
  • 慨叹 kǎi tàn

    kǎitàn

    感慨叹息。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大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唐˙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诗:『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查看详细解释
  • 谄佞 chǎn nìng

    chǎnnìng

    奉承讨好。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张承业见其谄佞,深疾恶之。』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瑁遂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瑁等辞色甚是谄佞。』 【查看详细解释
  • 辞色俱厉 cí sè jù lì

    言辞和神色都非常严厉。大宋宣和遗事˙利集:『顷之,使者辞色俱厉,不拜而退。』 【查看详细解释
  • 隐听 yǐn tīng

    yǐntīng

    隐身而听。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纪五˙文帝元嘉十六年:『帝隐听,闻之,乃出见斤等,辞色严厉,群臣不敢复言,唯唯而已。』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念奴娇(移节岭表,宋子渊置酒后堂饯别,出词付二姬歌以侑觞,席间和) 【宋朝】 【词】 管鉴

    两鬟娇小,向尊前、未省修蛾攒碧。唱得主人英妙句,气压三江七泽。病怯遐征,老添离抱,我是愁堆积。故园归梦,等闲吹堕南国。况是耐久交情,经年方幸,接从容辞色。告别匆匆聊共醉,惜此分阴如璧。锦瑟华堂,明朝回望,暮霭迷空隙。相思何处,风林月挂纤魄。

  • 目光如炬 mù guāng rú jù

    guāng

    1.形容人怒视。周书˙卷十二˙齐炀王宪传:『宪辞色不挠,固自陈说。帝使于智对宪。宪目光如炬,与智相质。』南史˙卷十五˙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2.形容目光有神。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颏,目光如炬,肩臂摇动,像个活的一般。』3.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似]2.目光如电 [反]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查看详细解释
  • 下脚 xià jiǎo

    xiàjiǎo

    1.放下脚。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贡初横脚马上,侃言讫,贡敛容下脚,辞色甚顺。』2.动手,开始做一件事。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是我想大丈夫仗本事干功名,一下脚就讲究花钱,塌了锐气了。』3.嫖客送给妓院仆人的赏钱。海上花列传˙第八回:『遂取那一卷洋钱,交与黄二姐,开销下脚等项。』负曝闲谈˙第十三回:『单幼仁在腰里摸出了四块下脚,同着殷必佑走出了弄堂。』4.原料经过制造过程后,所剩余下来的渣滓、废料。亦称为『下脚料』。 【查看详细解释
  • 不耐烦 bù nài fán

    nàifán

    1.急躁而无耐心的样子。宋书˙卷五十三˙庾登之传:『炳之为人,强急而不耐烦,宾客干诉非理者,忿詈形于辞色。』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亦作『不奈烦』。2.不舒服。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迎春身上不耐烦,不吃饭。』3.没完没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郑蕊珠负极叫喊:「救人!」怎当得上边人拿住徐达,你长我短,嚷得一个不耐烦。』4.十分﹑不得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大家多说道:「好一个所在!只该聚饮一回。」公子见说,兴高得不耐烦。』5.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西游记˙第十五回:『行者道:「菩萨此时已到南海,不耐烦矣。」』亦作『不耐心烦』。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折狱龟鉴》

    《折狱龟鉴》 - 察贼 【文】 郑克

    223、赵广汉知情(孙沔一事附)汉赵广汉,为京兆尹。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行劫,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出汉书本传。旧集不载。按:此广耳目以察贼者也。孙沔副枢知徐州时,淮阳军有强盗数人,捕之急,过徐境。沔即知之。方宴客,淮阳檄至,召吏谕曰:“淮阳贼几人,易衣冠,舍某处。”少顷,皆捕至庭下。见孙威敏公遗事录。与广汉类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