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李将军赴定州 【唐朝】 【诗】 郎士元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边情 【唐朝】 【诗】 杨凭

    新种如今屡请和,玉关边上幸无他。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毛馀几多。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魏令公孙衍请和于秦 【汉朝】 【文】 刘向

    魏令公孙衍请和于秦,綦母恢教之语曰:“无多割。曰,和成,固有秦重和,以与王遇;和不成,则后必莫能以魏合于秦者矣。”…

  • 委国 wěi guó

    wěiguó

    将国家委托他人治理。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传:『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查看详细解释
  • 屈膝 qū xī

    1.下跪。比喻屈服、投降。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下:『交臂受事,屈膝请和。』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吾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2.窗户的环钮。唐˙李贺˙宫娃歌:『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似]1.屈服 【查看详细解释
  • 会稽之耻 guì jī zhī chǐ

    guìzhīchǐ

    春秋时吴王夫差发兵围越都会稽,越王句践称臣请和,夫差乃罢兵而归,是为『会稽之耻』。见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 【查看详细解释
  • 臣妾 chén qiè

    chénqiè

    称服贱役的男女。孝经˙孝治章:『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传:『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查看详细解释
  • 请和 qǐng hé

    qǐng

    请求重修旧好。如:『他既诚心请和,你又何必为难他呢?』 【查看详细解释
  • 丰臣秀吉 fēng chén xiù jí

    fēngchénxiù

    人名。(公元1536~1598)日本名将﹑政治家。初为织田信长的部将,屡树战功,累官至太政大臣。明万历间,遣兵侵朝鲜,与明师交战,旋因内乱,请和。神宗封为日本国王,兵犹不退,至秀吉死,战事乃已。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水调歌头(送竹隐知郢州) 【宋朝】 【词】 戴复古

    雕鹗上云汉,虎豹守天关。一官游戏,笑向古郢试朱轓。天下封疆几郡,尽得公为太守,奉诏仰天宽。万物一吐气,千里贺平安。雪楼高,三百尺,玉栏干。政成无事,时复把酒对江山。问讯莫愁安在,见说风流宋玉,犹有屋三间。请和阳春曲,留与世人看。

  • 国学名著《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 - 陈瑀 【文】 司马彪

    初平三年,扬州刺史陈祎死,袁术使瑀领扬州牧。后术为曹公所败于封邱,南人叛瑀,瑀拒之。术走阴陵,好辞以下瑀,瑀不知权,而又怯,不即攻术,术于淮北集兵向寿春,瑀惧,使其弟公瑀请和于术,术执之而进,瑀走归下邳。

  • 也先 yě xiān

    xiān

    人名。(公元1407~1454)明蒙古瓦剌部人。继其父脱欢为蒙古丞相,称太师,专擅国政,屡犯明朝边境;土木堡之役,击败明兵,俘虏英宗,更进逼京师,后败于于谦,始请和并送英宗归,后杀其可汗脱脱不花,自称大元天圣可汗。恃强骄恣荒于酒色,为其部下所婆或称为『额森』。 【查看详细解释
  • 割地 gē dì

    1.分封田邑。礼记˙月令:『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后汉书˙卷十三˙隗嚣传:『傥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2.将领土割让给他国。战国策˙秦策一:『燕赵恶齐秦之合,必割地以交于王矣。』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不如割地请和,两家且各罢兵。』3.割据。汉书˙卷三十二˙张耳陈余传:『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 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 和战 【明朝】 【文】 刘基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败。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秦峣下军,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宝啖秦将。」秦将果叛,欲连和。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五国伐秦 【汉朝】 【文】 刘向

    五国伐秦。魏欲和,使惠施之楚。楚将入之秦而使行和。杜赫谓昭阳曰:“凡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来,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无听惠施,而阴使人以请听秦。”昭子曰:“善。”因谓惠施曰:“凡为攻秦者魏也,今子从楚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子归,吾将使人因魏而和。” 惠子反,魏王不说。杜赫谓昭阳曰:“魏为子先战,折兵之半,谒病不听,请和不得,魏折而人齐、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秦,是楚孤也。不如速和。”昭子曰:“善。”因令人调和于魏。…

  • 和 hé

    1.各数相加的总数。如:『总和』﹑『二加三的和是五。』2.适中﹑恰到好处﹑刚柔并济的常道。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庸:『和者,天下之达道也。』3.和平﹑停战。如:『讲和』﹑『议和』。孙子˙行军:『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战国策˙赵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4.日本的别名。如:『大和民族』。5.姓。如汉代有和武、晋代有和峤。1.敦睦﹑调谐。如:『和好如初』。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 』2.连同。如:『和衣而眠』。1.温顺的﹑安详的。如:『和蔼』﹑『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南朝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风神雅淡,识量宽和。』唐˙张说˙岳阳早霁南楼诗:『心阻意徒驰,神和生自足。』2.温暖的。如:『和煦』﹑『风和日丽』。唐˙白居易˙首夏病间诗:『清和好时节,微风吹夹衣。』对﹑向。如:『你和尊长讲话的态度要恭敬。』红楼梦˙第八回:『好几处都有,都称赞得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与﹑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ㄏㄨㄛㄏㄜˋㄏㄨㄛˋㄏㄢˋㄏㄨˊ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行由·第八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不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

  • 国学名著《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 行军篇 【秦朝】 【文】 孙武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

  • 国学名著《反经》

    《反经》 - 料敌 【唐朝】 【文】 赵蕤

    夫两国治戎,交和而舍,不以冥冥决事,必先探于敌情。故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战。”又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因形而作胜于众,用兵之要也。 若欲先知敌将,当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当之。观敌之来,一起一坐,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者,将必有智,勿与轻战(凡敌上气黄白润泽者,将有威德。或军上气发,渐渐如云,变作山形,将有深谋。或敌有气外黑中赤在前者,将精悍,皆不可击。凡气上与天连,军中将贤良。凡气如龙如虎在杀中,或如火烟之形,或如火光之状,或如山林,或如尘埃,…

  • 国学名著《西夏书事》

    《西夏书事》 - 卷二十六 【文】 吴广成

    元丰五年、夏大安八年春正月,辽人为国请和。辽燕京留守司委涿州牒雄州云:“夏国来称,南朝兵起无名,不测事端,请全两国之欢,言寻旧好。”神宗报以“夏国主受宋封爵,昨边臣言秉常见为母党囚辱,比令移问事端,同恶不报,继引兵数万侵犯我边,义当征讨。今以屡遭败衄,遣使诡情陈露,意在间贰,想彼必已悉察。”辽得此移,遂不复言。割地求成于西蕃董毡。初,董毡遣兵从王师西讨,神宗以其协济军威,事功可纪,由长乐郡公进封…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